坚持学习分享第439天 发脾气背后的根源之愧疚、悲伤(第四课下)

一、悲伤是接受失去的过程

在完全接纳后悔的时候也许会有悲伤,因为悲伤才是真正地在哀悼失去。

.悲伤是接纳失去的过程。

·允许悲伤流动,是通往彻底接纳的途径。(接纳自己,也接纳别人)

.悲伤是生命能量。(春去秋来,生老病死是生命正常的现象)

愿意为了自己或他人的苦难而感到悲伤,是为慈悲。慈悲是一种好的品质,所以悲伤也不是一样不好的情感。

二、在做父母的过程中有一些悲伤(伤感、失落

1.时间逝去,自己老去的悲伤

2.孩子变得越来越独立,不受自己控制

3.孩子和自己渐渐分离,不再是一体的,不再依赖自己

4.父母不是全能的,不能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

5.父母不能一辈子陪同孩子,保护孩子

通常我们都能看到孩子长大的喜悦,却忽视了父母失去的悲伤。“这有什么好伤心的?”“不要哭”之类的话会堵住这种情感的流动。不去关注这种情感,可能会转化成焦虑、愤怒、恐惧等。

眼泪不往外流,流到心里就变成肿瘤。流动不出来的悲伤情绪会损害身体。

“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得肿瘤的几率比女人大很多。

大哭一场之后,我们的身体就会接受了失去。

三,关于悲伤的六大误区  可疏不可堵

跟悲伤讲道理× 01.恐惧不讲道理,最好也不要跟悲伤讲道理。接纳我们有伤心这种情绪。

用新的东西替代就好X 02.哀悼失去需要有个过程,眼泪需要流出来,悲伤需要发生。

悲伤的时候一个人度过X 03.不要强行隐藏悲伤。

“时间会疗愈一切”× 04.能疗愈一切的不是时间,而是真实、完整、自由的情感表达。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坚强”X 05.流泪不是软弱。你在流泪,但也很坚强。

忙起来,别去想,就会忘了X 06.会对最亲近的人爆发出来、也伤害身体。

我在哭,但我依然坚强。


第一阶段课程总结:

(一)做不发脾气的父母

1.觉察生气前的情绪

羞耻、焦虑、恐惧、愧疚、悲伤

电影《头脑特工队》适合于六岁以上的孩子一起观看,帮助孩子学习认识自己的情绪。

2.情绪引发的身体感受:身体部位、颜色、形状、重量等

3.情绪背后的信念

4.了解信念来源

可能来自于你成长过程中的某些事情

5.解决方案

(1)让情绪流动:跺脚、喊叫、痛哭等

(2)挑战信念:我到底在想什么?

(3)改写故事

(二)信念和情绪的关系

两者之间就像水和水桶的关系

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却不去关照他的情绪,是不可能的;只知道喊叫哭闹,不去挑战自己的想法,也很难改变。所以当我们想要改变自己的时候,信念、情绪两个都要解决。

(三)改写你的故事

例1

旧的故事(第一人称的角度):“我小的时候有一次不小心拿了别人的东西,别人骂我是小偷。我感到很羞耻,我就觉得自己很不好,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很紧张。我儿子千万不能也变成我这样。”害怕的事情总是会发生

新的故事(第三人称,就像看着别人经历这个故事):“有一个女孩,很可爱,很天真,她看到了一种好吃的东西,就拿起来吃了。他不知道那是谁的。可是有一个人因为不了解她,误会了她,伤了她的心。她很难过,但是她现在知道了这件事的真相,可以接纳这种情绪,知道这件事情是个意外,并不是她不好。她不需要为这件事否定自己。”

例2

你过去有什么样的故事?

你的故事可以改写吗?

当你改写了你的故事之后,你对孩子的期望有没有什么改变?你跟孩子之间的相处会有什么改变吗?

Tips:更多从自身的角度去检视,我为什么发脾气呢?首先看到自己的情绪,才有沟通的基础。对自己的情绪要有非常好的觉察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坚持学习分享第439天 发脾气背后的根源之愧疚、悲伤(第四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