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脑》读书笔记

图片发自App

这本书,是英国著名实验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作品。在YouTube上,怀斯曼的心理学视频点击量超过1.5亿次。我们中国读者认识他,主要是通过他的另一本畅销书《怪诞心理学》。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在每天听本书中收听解读版。

在《夜脑》这本书里,怀斯曼依托大量科学实验,讨论了很多跟睡眠和梦境有关的问题。比如,如何利用睡眠提高记忆力,如何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和避免噩梦,如何通过操控梦境治疗心理疾病,等等。但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值得介绍的,是我们的大脑会在睡眠时自动学习这个观点。过去我们认为,人的大脑和身体在白天工作,在晚上休息。但这本书指出,人的大脑是24小时连续运转的。睡觉时,大脑会将我们在白天的所思、所感和所为自动分析、归类并储存,从而形成我们的认知结构。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好大脑的这一特性,就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第一部分

过去我们认为,睡觉的时候,人的身体和大脑都在休息。但快速眼动期的发现证明,即使是在睡觉的时候,大脑也会出现周期性的活跃。

根据快速眼动期,科学家把睡眠分成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叫入睡期,是睡眠的开始,你躺在床上,感觉昏昏欲睡。这时,你的脑电波频率开始变慢,呼吸也开始放慢。

在睡眠的第二阶段浅睡期,你的大脑活动逐渐放慢,心率会变慢,体温也会降低,全身的肌肉开始放松,有的人会开始打呼噜。

前面这两个阶段合在一起,叫作浅层睡眠,大概会持续20分钟。如果你最近比较累或者睡觉姿势不对,那么在浅层睡眠阶段,你可能会遇到一种情况。你会感觉自己正在下落,然后身体突然一抖,自己就惊醒了。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人在睡觉的时候,肌肉会放松。大脑在接收到肌肉放松的信号后,会产生误判,认为身体处于坠落状态。因为在坠落状态下,身体也是放松的。这个时候,大脑向身体发出信号,让肌肉痉挛,以恢复身体的直立状态。

在经历了20分钟的浅层睡眠之后,你的身体慢慢放松,做好了深度睡眠的准备工作。接下来,你将进入睡眠的第三和第四阶段。

睡眠的第三阶段熟睡期和第四阶段沉睡期,合称“深层睡眠”,大概持续30分钟。这个时候,你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离,除非有人喊你名字,或者有很大的噪音,否则你不会被叫醒。

从躺下准备睡觉开始算起,你在50分钟内,经历了睡眠的四个阶段。与快速眼动期相对,科学家把前四个阶段合称为“非快速眼动期”。在非快速眼动期,你的身体平静、放松,大脑会产生一些零碎的想法,但是不会产生有完整情节的梦,所以很多艺术家运用这个阶段来获得灵感。比如,著名画家达利就喜欢在睡觉的时候平躺,在地上放一个玻璃杯,再把勺子的一端放在玻璃杯边缘上,用手指夹着另一端。当进入睡眠第一阶段的时候,他的手指会自然放松、释放勺子。勺子撞击玻璃杯发出的声响把他弄醒,他就立刻潦草地描绘出脑海中出现的奇怪影像。

在非快速眼动期结束之后,你的大脑和身体又活动起来。你的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眼球也开始左右快速移动,进入持续20到30分钟的快速眼动期,也就是睡眠的第五个阶段。

当你进入快速眼动期、做完第一个梦之后,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就完成了,时间大约是90分钟。之后,你又会回到非快速眼动期,整晚的睡眠就这样以90分钟为周期重复循环。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睡眠方法会建议你以90分钟为一个单位睡觉。

第二部分

睡觉是为了让身体和精神处于最佳状态。所以,判断自己睡得好不好,不能以外界为标准,而是要遵从自己的生物钟。

一天中什么时间小睡最合适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如果你早上6点起床,那么你的完美小睡时间就是下午一点半。起床时间每晚半小时,小睡时间就延后15分钟,以此类推。

夜晚的睡眠同样非常重要。本书作者认为,我们的大脑在睡觉的时候会自动学习。其实,在夜晚学习这件事上,睡眠起到的作用是存储性的。他说的自动学习,是说你在睡觉的时候,你的大脑会把你在白天的所思、所感和所为自动分析、归类并储存,从而形成你的认知结构。所以说,如果你希望提高大脑的学习水平,可以试着延长晚上睡觉的时间,增加一个睡眠周期。

第三部分

要想晚上睡好觉,我们在白天就要开始做准备。实验证明,在白天进行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具体来说,每周至少需要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者90分钟的剧烈运动。相对剧烈的运动适合安排在入睡前6小时。瑜伽或者简单的拉伸可以在睡前进行。

定闹钟的时间也很有讲究。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概90分钟,所以你可以以90为单位,看看自己需要睡几个周期,计算出一个合理的起床时间。比如,你晚上10点睡觉,一晚上要睡6个周期,那么把闹钟设在7点,在周期快要结束的时候起床,就不会太困难。

上床睡觉前的最后一个步骤,是保证周围的环境适合睡觉。研究发现,当我们的眼睛接触到光线时,大脑就会减少产生具有睡眠诱导性的褪黑激素。因此,在你睡觉前,最好把家里的灯都关上。除此之外,你还要避开手机、电脑屏幕的光,因为这种色彩偏向光谱蓝端的灯光,会让你保持清醒,难以入睡。如果实在忍不住想要玩手机,记得把屏幕调得暗一点。如果觉得窗户外面的光很亮,可以拉上深色窗帘,或者戴一个深色眼罩。

声音对睡眠也很重要。如果你住在火车站、机场这种人流量很大的地方,或者窗户正对着马路,可以在准备入睡时播放一些海浪声这样的白噪音,它们能盖过这些交通噪音并帮助你入眠。

到这一步,准备工作就全部做完了,你躺在舒服的床上,准备睡觉。从躺在床上,到最后睡着,每个人花的时间不一样。为了帮助你判断自己花在入睡上的时间合不合理,作者提出了一个“入睡效率”的概念,给出了一套测量方法。你可以自己测着试一试。整个测量过程持续5天。在这5天里,你在白天的时候不要小睡,晚上还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入睡时间。要在你打算第二天起床的6小时前上床准备睡觉。比如,你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那就等到半夜一点再躺到床上。上床之后,请家人注意记录一下,你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在夜里睡了多久。测量结束以后,你把自己的平均睡眠时间除以平均在床上耗费的时间,最后得出你的“入睡效率”。比如,如果你的平均睡眠时间是5小时,但在床上的时间是6小时,那么你的入睡效率就是0.83。如果算出来你的入睡效率低于0.9,那在下个测量周期,就延后15分钟再上床。如果你的入睡效率大于0.9,那么在下个测量周期,就提前15分钟上床入睡。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你每晚的睡眠时间在7到8小时左右,并且入睡效率维持在0.9以上。如果你想快速入睡,告诉你一个非常有用的小技巧,那就是躺在床上假装打哈欠。

你可能感兴趣的:(《夜脑》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