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面对死亡时,人的自我才会诞生——六月读《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有感1

(11齐帆齐微课)(日更50)

我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曾经在微信圈里经常发布个人的生活感受、工作场景描述,渐渐微信圈里人多又杂,工作信息发布的要求使得那块个人情感自留地背负了更多的责任,从此觉得无趣,不再随性发布个人感悟。

但是,那颗想分享的心情从来都有,为什么我那么喜欢和人分享我的心情、我的生活呢?

2016年起,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走进各个学习圈子,充实自己,乐此不疲。一个培训接着一个培训,从公费到自费,从省城到上海,从两三天到一周,从一期到多期,为何我会乐忠于于其他的学习呢?

也是这一年开始,我有意识地多写个人感悟,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的脑海总会浮现一副画面,年迈的我坐在摇椅里回望自己平凡的一生,因为这么多的文字记录,得以细细品味,生命中的喜乐、感动时时充溢心间。

文字记录,以证明我曾来过。为何我那么担心自己虚度一生,担心人走了,从此了无痕迹?

我时常会想:

“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到?”

“每一个今天似乎做着昨日的事情,但又完全不同,每个今天都是唯一,不会再有第二个今天。”

“今天永远是我最年轻的时刻。”

一种害怕——“时光的流逝,我没有好好把握住”总是萦绕我心头。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让我遇上“存在主义”这个词,立刻对它发生兴趣。

忙碌的五月捧起欧文亚隆这本厚厚的名著,直到六月还没有看完,书本一开篇就吸引了我,它似乎可以解答许多心中的疑问,可以让我更多地了解自己。

“只有愿意并准备好死亡的人,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滋味。”

“只有在面对死亡时,人的自我才会诞生。

“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死界限相对精确,然而在心理上,生命与死亡彼此交融。”

“我们在出生时就开始死亡;终点从起点就已开始。”

死亡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对于死亡的毕生思考会使生命更为充实丰富,而不是使其贫瘠枯竭。尽管肉体的死亡会毁掉人,但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人。

书中提到海德格尔认为:世上有两种基本的存在模式,(1)忘失的存在状态,(2)念兹在兹的存在状态。

当人活在忘失的存在状态时,也就是活在事物的世界里,沉浸于日常琐事,此时的人降低了层次,专注于无所事事的闲聊,迷失在他者之中,任有日常世界摆布,只关心事物应该的样子。

另一种念兹在兹的存在状态中,人着眼于事物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它应该的样子,并为之感到新奇,以这种模式存在,意味着对生存的持续意识。

在这个模式中仍会保持对生存的注意,不仅注意到生存的脆弱性,也会注意到个体对自身生命存在所负有的责任,由于人只有在这种本体模式中才会触及自我的创建,此人也只有在这个模式中才能掌握改变自己的力量。

人通常活在第一种状态中,忘失是存在的日常模式,海德格尔称之为不真诚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人意识不到是他创造了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世界,他们倾向于逃避,沉沦和麻木,他们通过随波逐流来回避选择

然而,当人进入第二种存在模式,就能真诚的存在,在这种状态中,人变得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自我意识,不仅仅意识到自己是经验的自我(已经建构的),同时也是先验的自我(正在建构的),能够包容自己的可能性与局限,能够面对绝对的自由与虚无,因此感到焦虑。

死亡的观念不是宣判我们将以恐惧和暗淡的悲观主义方式存在,而是像催化剂一样,将我们拉入更真诚的生活方式中,增加我们在活着时的乐趣。

当你险些失去时,每件事物都变得更有意义”。

死亡觉察的增加,作为积极经验,导致对生命更加珍惜并且对自己生活的优先事项进行了建设性的重新评估。

当我们对生命的短暂和宝贵有强烈的感受,对人生百味有更多的感受,对当下的环境有高度的知觉和情绪反应时,一种活在当下的能力,享受每一个逝去的瞬间,对人生有高度的觉察——觉察生活和生命,享受当下,以免日后错失

一个人能真正生活的只有当下,人不可能比当下活得更久,当下一直伴随着你。永恒的时态是当下,而非未来

是不是我所有的“努力”也是因为惧怕消失,惧怕虚无,惧怕失去,惧怕错过,惧怕死亡而引起的一种深深的焦虑。

它让我变得更在意时间的流逝,更在意生命的质量,更在意如何让自己好受些,也更强化了我能做些什么,我能证明什么,所有的践行又增强了那份暗藏心底,不动声色却在悄悄使劲的焦虑感。

(齐帆齐第五期28天写作成长营,第11篇,打卡主题二:六月读的书,1663字,累计16185)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有在面对死亡时,人的自我才会诞生——六月读《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有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