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规则并不等于结论

今天和小A聊到关于去年她晋升答辩的些许思考,跟前几天和外国朋友的交谈相结合得几点触动。

小A目前供职于某国际五百强公司的研发部门,去年有请我帮她过一次模拟答辩,以及对于措辞和高管视角的信息互换。

如今的语气中更多的是放松和对过去的反思,虽然最终落选候选人但没有了当时的愤怒和不满,更多的是对在国际大厂如何去证明自己的价值的思考。

在当时的时间线发生了个小插曲,按照当时他们内部晋升规则的几点考核基准(不作展开),总之意思是她都满足且还做得超出团队预期但最终落选了。

因为她从高中开始在欧洲生活而后到美国研学,结识欧美圈子的朋友也在潜心做深入的学术研究,在当时我们的共有认知是对比了几个候选人的年限、经验、工作成就,七成概率可以往上走。

这里我就很敬佩外国人的耿直,在Email收到结果的同时合伙人也找到了小A。

直接开门见山,音译后大致是你的综合评定都满足晋升,答辩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有个under table……以综合素质做考量,但最终优先晋升满足地域和年龄要求的优先……

很多伙伴看到这里怕是会口吐莲花,然后做出个结论**对**不友善,让我们来抵制**……

我也不难联想前天交流后谈到关于欧美非裔眼中的我们。

有向我问一个这样的问题:

“我们看到中国人打喷嚏的时候有个很神奇的认知:JUST SHUT UP,DO NOTHING.这个禁忌是真实存在的吗?”

可当我问她们认知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这样反应,发现她们并说不太清楚,只知道身边的伙伴都是如此反应。

想不想在一家公司对于一些话题讳莫如深但在外界看来NOTHING BIG,然后被一句傻逼怼掉之后还一脸郁闷的事是不是常有……

和朋友达成了共识的部分,和不同立场身份国度的人交流,你可以保留自己的喜好厌恶,但个人觉得不要因为不喜欢一件事而排斥事实或是对其视而不见,不去做探索。

我们惯性思维已经说我们要么把一件事做成,要么就不做,一件事倘若做不成难道就没有意义了吗?

意义究竟是被结果赋予?还是我们自己?

就像今年刷了一些的经济 历史 心理 社会的读物,不是在于我有多喜欢多爱学习,我个懒癌晚期,能瘫就绝不多动。

但我会去了解即使是一些自己兴趣并不大的事物,过程中慢慢发现了自己过去认知的局限性,无知程度越高(坐实了文盲一枚)。

我的记性经常把名字和朝代时间线记错,所以过去很抗拒读历史真的怕被人嘲笑。

但是当我关注到政权和民众的关系甚至当官僚体制下民众谣言对于上层的抉择影响以此对历史造成的巨大变革对我就挺有吸引力。每本书每个人看都会有不同视角的解读和理解,光是这个过程就很有意思了。

过段时间我也会把近期的一些读物做个整理然后分享给大家种草。

很开心的是过程中也让更多的人通过尝试看到一些不同的思想,而自己也能坚持一些事,最后时间会将回报呈现在自己身上。

今年在疫情的多变的节点下,小A仍通过自己的坚持拿下了转型的项目,将对于晋升的打野升级的执念放开,她发现更享受通过客户、同事和高层交谈置换来的信息,通过研发的实现把客户没想到的先想到并实现出来。

当我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只见对我微微一笑。

“不知道诶,或许就是单纯喜欢吧”

最后以放松心态,随机应变祝你答辩顺利。

留一个反思给伙伴们:为什么留学生混迹的仍是华人或是亚裔的圈子?这对国际视角拓展是优势吗?

虽然学习的学术系统性和知识更迭的前沿性会有一定帮助,可又如果避免海外产物的水土不服呢。

当初马云老师的厉害之处就是其不光有全球化的商业敏锐度,同时还兼具了国际互通了解和不同人沟通收集事实并区分观点,同时学习了gcd和中华文化的发展渊源,在了解各方的利益需求后并给出解决方案适应于本土,同时其格局和对于在对的时间放权也为了之后阿里组织自生长提供了重要的土壤。

(除了创始人和核心合伙人基因,还有很多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因素),这期间任缺其一,都可能不会出现如今的巨无霸。

一个组织中能够清晰了解个体优势弱势,并承认短板来以正确的方式找到适合的人补全,但最难的往往是求同存异。

你可能感兴趣的:(潜规则并不等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