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网图侵删

春去春来, 花开花谢,花瓣漫天飞舞,满地落英缤纷。

每当看到这暮春的景象就会想起曹雪芹的那首《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面对一地落花,触景生情,便想起了古人的诗词佳句。

与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相比,我更喜欢龚自珍的这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句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是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同时,这句话也隐喻了诗人虽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命运。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

这首诗虽只有短短二十八字,却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堪称定庵诗的压卷之作。

网图侵删

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

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

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

这哪里是落花的葬词?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歌!

诗人借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抒发了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两句诗也包含了这样的哲理:“落红”似乎成了无用之物,但从另一角度看,它能化泥护花,仍有价值和作用。

这句话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着异曲同工的意境。

世间万物,繁衍生息,周而复始,生老病死,不可逆天而行,一切皆有自然规律。

人生何偿不是如此,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大材大用,小材小用,不是无用,就怕未用,人人都有自身的价值,人人都会发出闪烁的光茫。

它包含着世上的万事万物均具有两面性,“有用”和“无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关键在于观察者的视角,在于自身的价值和功用。

网图侵删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公鸡和母鸡在垃圾堆里刨来刨去。突然,母鸡发现一块闪着光芒的宝石。

母鸡说:“亲爱的,快过来看!我刨出了一块宝石。”

公鸡走过去看了一眼,淡淡地说:“这块宝石的确很漂亮,它一定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如果我们的主人得到它,肯定会高兴地不得了。它虽然光彩夺目,价值连城,可是,在我们眼里,却一文不值,还不如一粒小米来的实惠!”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们能说公鸡有眼无珠呢?显然不能,因为对于公鸡来说,珍珠虽然精致,却于他无用,他需要的是米粒。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亦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俗话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东西的好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也许某种东西对你来说不重要,但对某些人来说却把它视若珍宝。这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东西存在的价值也不尽相同。

比如,我家先生平时喜欢打乒乓球,对球拍的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遇到心仪的球拍就如获至宝一样,喜欢至极,呵护有加。

对先生来说,这球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因为能给他带来快乐,带来健康。

但于我而言,我会对它不屑一顾,因为它的存在对我来说毫无意义,在我这里体现不出它的价值。

我们能说它没有自身的价值吗?不能。

网图侵删

正所谓各花入各眼,就比如说桃花吧,喜爱者称为宜家宜室,不爱者弃之逐水飘零。

由此可见,有用和无用需要根据主体自身特点来定,否则,有用就等于无用。仔细想来,公鸡的选择何其明智,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有用与无用不是绝对的,两者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公鸡眼中无用的珍珠对宝石工人来说是珍贵的有用;没有文化的人眼中无用的手稿对书店老板来说却是罕见的有用。

从这个角度看,对于有用和无用,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也有不同的标准。

马可·奥勒留说,我们看到的一切都只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都只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有用?亦或无用?追根溯源,抛开现象看本质,你才能找到答案。这个答案就是:有用还是无用,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网图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