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从自身的微革命开始——读教育时报编著的《教师专业成长力》

      教育时报编著的《教师专业成长力》一本书,是“河南教师读书会”赠送给年度优秀会员的“礼物”。本书讲述的全是河南名师的成长历程。每一个老师的成长故事真实而动人,他们成功的背后都付出了艰辛的汗水。每一位名师都对阅读和写作、课堂的研究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一个个成功的故事感染了我,提升了我的思想,一个个成功的案例正如精神的大餐激励我前行。

一、阅读写作:搭建专业成长的天梯

学习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之根。提升学习力,以学习的力量实现快进;“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何以“自强”?学习——保持学习状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老师的专业学习更多在听课现场,在教研活动现场,因此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提出“现场学习力: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一说。良好的现场学习力包括了专注力、捕捉力和转化力。

首先学习,要“读”占鳌头。文史哲都要读,我们要成为“杂家”;教育经典要常啃,我们要做“专家”;儿童文学也须多接触,我们还要努力做孩子的“亲家”。

党玲芬给教师推荐三种自己常用的读书方法 :一是顺水推舟法。一个精彩的作者,他会告诉你最好的书是什么;比如读魏书生的书,书里经常会提起一个人,那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然后,就去找苏霍姆林斯基的书。 二是相反读书法。一本书里越是批判谁,我们偏去读谁,长此以往,自己的批判性阅读能力便增强了,也发现了世界是多元的、千姿百态的。三是内化读书法。从一个主题生发开去,顺藤摸瓜,开辟出自己的阅读疆域。四是同伴交流促读写。最精彩的聊天应该是激烈争论,各自持自己的观点,这些聊天记录很珍贵。聊完后,要进行整理,提炼一个观点,拉起一条线,串起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北宋哲学家程巅说,“外物之味, 久则可厌;读书之味,瓜久愈深。”小说洗礼灵魂,寻求生存价值;诗词净化心灵,体悟人生况味;历史丰富知识,试看社会百态;哲学追问理想,摒除流俗思辨;心理常完善自我,理解宽容他人;童书补充缺失,引领学生成长:;禅佛净化心灵,灵魂自由翱翔。

阅读本身对人的影响是长远的潜移默化的,不是为了读几本书或者背了几本书就可以显现出来的,需要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好比盖房子打地基,或许一时还看不出来房子的样子,但是地基打好了,后面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地基打不好,后面盖楼用的砖瓦再漂亮、昂贵都没有用

读书是修行,说的是功夫。耐心与坚持是读书成长的最好陪伴。书读多了,肚子里才有货。在需要表达时就不会感到“囊中羞涩”,也不会感到语言干瘪,缺少灵性。正如徐文祥给教师阅读写作的建议:

第一,大量读写。 让读写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时间只要挤,肯定是有的。最重要的是及时记下来头脑中瞬间的思考,捕捉到那些灵感,把要说给别人听的欲望变成文字。

第二,坚持读写。持之以恒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能够坚持,这是不容易的。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教师的成长,不是一个短期内的目标,要树立一种观念或认识,成长是自己的事情,是一辈子的事情, 水远设有停止的时候。而且任何时候都不迟。

阅读和写作,是教师成长的一呼一吸,像呼吸一样自然。写作是一种“再阅读”。读书时最愉快的感觉,是突然发现作者表达的某个思想我也有,但是他表达的非常好,引发我进一步思考,这是一种自我发现,是你本来已经有的东西被唤醒了,是最愉快,是最大的收获。如果你把阅读时被唤醒的东西表达出来,这就是写作了。

写作是一种更高级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坚持写作是为了促使自己多读多学、深人思考、充实和提升自己。如果用认知心理学的现点来看,阅读是信息的输人,写作是信息的输出,阅读与写作的中转环节则是信息的监码与转装。没有阅读与写作,教师专业的意识,习惯和技能无法快速地自我修炼,更无法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实现教师的终生可持续发展。

常作印老师对照自己,大致测算了一下:写作1000字的文章,常常要阅读两万以上的相关材料;至少20份的输人才能换得1份的输出。写作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经常写作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常常是自己准备把思考形成文字时,才发现脑子里位的某一方面的素材很少,于是停下来,狂搜与主题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先网上一阵搜索,继而在书柜里一阵翻阅,更多的是跑到各大书店去找书,然后再有重点地反复研读。

写作需要长期坚持,成长力教师其实就走有坚持力的教师。买书是为了读书,读书的目的是更好地教书。买书是兴趣,读书是志趣,教书是乐趣,写作是妙趣。持级教师管建刚曾说:“一个有坚持力的人, 基础再差起点再低、只要他认准了道、一条道走到黑,就能走到别人望不进远方。”当你一直坚持读书、写作、未来的你定会精彩起来,因坚持走下去、你会发现未知而强大的自己。

二、教:磨炼实践力,以行动的力量实现精进

  教,是我们专业发展之本。所有的学习、研究、交流莫不围绕着教、服务于教。我们每一天都要“教”,都在“教”,理应追求“今天要比昨天教得更好”。

在谈永康看来“教”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教得合格。 “老革命”也常遇到新问题,因此,把学生教合格是第一要务。第二重境界——教得有效。审视我们的教学,便能发现工作中每个问题的解决,几乎都要考虑成本与成效。如果教好一种知识、教好一个学生,要以牺牲大量时间或其他同学的利益为代价,我们就有必要换方法与策略。第三重境界——教得快乐。我们教书,既是为稻粱谋,又是过一种有质量的精神生活。要实现从生存到生活、生命的转变,让自己的劳动带来乐趣,就必须让教更有质量、更充满创造活力。

追求智慧密集型的劳动,让勤于反思成为习惯。教师的劳动分为三种:一种是体力密集型,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有体力但想得不充分,老师辛苦学生受累;二种是技术密集型,方法多手段多,但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和手段自己并没有想过,因而也缺乏方法的统帅和各种方法的内在融合,有的人批评这样的教师为“思路不清方法多,方向不明干劲足”;三是智慧密集型,总在不断地疑,又总在不断地悟,在疑中改进,在悟中创造,聪明地干活,成功而有效地工作。

“忙”字左“心”右“亡”,什么意思呢?心死了,心丢了,不动脑子,缺心眼了,人就忙了。从体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向智慧密集型转型,如何转型?就是不要让心丢了,不要让心死了,要动脑子,要作研究了。

曾经听首都师范大学孟繁华教授作报告,他有过这样的比喻:过去你烧开水,只要90以上就达到要求了,这个时候你尽可以用普通的铁锅来烧水,谁更勤劳谁就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开水,比的是勤劳,比的是体力;现在要求变了,要你烧120以上的开水了,可以说你再勤劳也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了,这时你可能需要新的工具和方法了,比如高压锅。

看一看学生的变化、社会的变化、教育要求的变化,你难道没有意识到是需要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手段的时候了吗?新的方法和手段需要我们动脑子去发现。可以说,现在赢得成功是要看谁更会动脑子的。

因此,对我们老师来说,今天的“教”必须更加强调以下四点:投入,真诚真情地置身于课堂改革现场,而非消极讨论、原地等待甚至不闻不问;行动,有规划、有步骤地为学而教;解释,在行动中让理念落地,获得创造性体验并能清晰言说;评估,将实践与理念对照,与学生兴趣和绩效对照,进行新一轮改进行动。

三、做:发展研究力,以研究的力量实现突破

做是我们专业发展之源。学了,理念有了,教了,实践有了,做就是教与学的结合点。做是一种建设,是改进教与学、提升教与学;改进的途径、提升的方法就是一个词——研究。

一线教师的教育研究就是运用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力量,让自己的教育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美好。常用路径:教学现象问题化→教学问题专题化→教学专题课题化。需要动脑子发现“教育假设”----“教堂设计”----“教师教的行为”----“学生学的行为”----“学生学的效果”的关系,认识期中的联系,建立了这样的联系,意味着我们在课堂教学研究中获得了教与学的相关经验。

到底什么是经验?我们怎么获得行动和实践的经验?美国教育家杜威说:“一个孩子仅仅把手指伸进火焰,这还不是经验;当这个行动和他遭受到的疼痛联系起来的时候,这才是经验。从此以后,他知道手指伸进火焰意味着烫伤。”也就是说,仅仅有“手伸进火里”的行动和“手被烫伤”这些经历,还算不上联系,由此知道了“手伸进火里,手会被烫伤”,并用这样的经验指导未来的行动----“以后不再把手伸进火里,以免烫伤”,这样的行动才具有经验人价值。可以说,只是投入行动,没有对行动和行动结果之间的关系动脑子,这样的劳动就只是体力型劳动。在劳动中致力发现行动和行动效果的关联,并用来改善未来的初中,这样的劳动就有可能转化为智慧型劳动。

动脑子获得经验可以说是经验之思。获得经验是重要的,但为什么要运用这些经验、如何统帅自己的经验更为重要。我把统帅自己经验的价值思考看成教育哲学之思。就我看来,教育哲学之思就是对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终极的价值追问。

熟知并非真知。比如,天天和学生打交道,不妨问一问:什么是学生?学生应学什么?教师应教什么?

对这些问题进行追问,我找到了这样的答案:学生是在学校里,在成人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价值和尊严的人;学生到学校来是学“生”的,不是学“考”的;教育是“育人”的,不是“育分”的。想清楚这些问题,我们便找到了教什么和学什么、怎么教和怎么学的内在依据,从此不再做随风飘零的浮萍,开始脚下有根、心中有魂的教师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从自身的微革命开始——读教育时报编著的《教师专业成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