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21孩子学习很努力,但效果很差

孩子学习很努力,但效果很差,试着从学习方法、学习状态进行调整。

一 课本上的知识是否已经理解——掌握

只有牢固掌握了教科上的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从课外辅导材料吸取营养,从而巩固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

二 巩固知识这一方向是否存在问题——复习

    考试的基础是从课本演变出来,是课本知识相互交叉融合而成的。课本单独的知识点掌握了,是否能够连点成线,扩线为面?复习的时候,试着让孩子先不要看书、看笔记,通过回想来复习学过的内容。

三 运用知识的能力——刷题

    运用基础课本知识解题的能力,技巧从熟悉到熟练,再举一反三靠得是刷题。刷题的方式,整理题目资料大致分为简单、适中、难题,循序渐进地做,每一档次的题目需要孩子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同时又不能彻底让孩子绝望。努力就能上一层台阶,利于保持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针对孩子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先从简单的题型着手,保持孩子学习的信心和进取心。

四 学习很努力——营养过剩

       课堂知识、课外作业、辅导班课程,是否已经充满了孩子的学习时间。当孩子没有很好地掌握课堂内容,没有彻底消化,又追加额外的作业,对于孩子来说负担过重,再好的营养,如果不能及时消化,对身体都没有价值。因此,在辅导学业规划,适当消减孩子学习内容,先全力以赴对付课本知识,完全消化后再进行高一阶段的训练。

五 从学业之外助力

       学习很努力,说明学习主动性很强;效果不好,是不是学习状态过于疲劳。每天作业、功课、刷题已经是孩子唯一的生活方式,试着从中脱离一段时间,让孩子到户外活动一下。如:跑步、游泳、骑车、逛逛菜场、超市,让孩子的大脑放松一些。孩子学习很努力,可能已经完全陷入了漫漫的学业征途,是时候跳处来以避免死读书的境界。

父母、家庭是孩子的依靠,给他带来安全感,经常遭受恐吓的孩子会很怯懦、自卑、没有自信。

当孩子讲不听的时候,怎么办?

当父母讲的孩子都不听,父母首先想到的是使用自己的权威来震慑孩子,好让他们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这样的方式通常会陷入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双方矛盾激化。

出现孩子不听话的状况,是父母和孩子双方的责任,也是在测量双方的耐心。父母担心外人看来孩子没有教养,父母没有教孩子。首先要解决问题是,父母先放下自己的情绪,重新思考孩子不听的原因;如果父母情绪没有改变,问题就在父母。

孩子讲不听的行为很多,总结其中一部分:

1 叫他不要边吃边玩,讲不听

2 叫他坐好吃饭,讲不听

3 叫他不可以打人,讲不听

4 叫他不要尖叫,讲不听

5 叫他收拾自己的玩具,讲不听

6 叫他不可以在沙发/桌子/椅子上跳,讲不听

满足孩子的需求,再来要求,不能在什么地方跳

7 叫他不要乱跑乱撞,讲不听

8 叫他不要把手放到嘴巴里,讲不听

9 叫他天冷穿外套,讲不听

10 叫他不要乱/仍丢东西,讲不听

11 叫他不要用衣服擦嘴,讲不听

12 叫他不要东摸西摸,讲不听

满足孩子的需求,再来要求;不能只告诉他不可以,要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用事例讲出其中的危害。

父母不是爱生气,而是因为讲不听而生气,生气可以但不能带着情绪来教育孩子,分析孩子讲不听的原因:

1 孩子没有具体的目标不知道该怎么做

父母在教的过程中,应该把事情落实到具体时间、地点,让孩子知道要怎么做

2 孩子正在做自己的事情

孩子听到了父母的话,但孩子正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并不关心父母的要求,同时会觉得父母太哆嗦。

解决的方法是,父母先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想要他们做的事情上。

3 测试父母的底线/结果

他本意并非想招来父母的斥责和打骂,而是想弄清楚某一件事情能带来什么后果。

这是孩子在探索外界的奥秘,在挑战自己的能力,并一定是错的,只是运用的方式不恰当,需要父母了解其中原因。

4 沟通不畅

孩子也想交流,但使用的方法:耍性子,耍赖,生气,情绪不是沟通的良好方式。需要父母静下心来耐在性子,而不是断然拒绝。遭到拒绝的孩子,会认为沟通失败,从而不再愿意与父母交流,父母说的话就再也不听了。

5 父母认为孩子小、孩子弱

父母常用语“你还小,是个小孩子。”“你太小,你能力不够!”,并伴随命令的语气。

孩子并不认为自己小、自己弱,他们内心不认可这种不平等的关系,需要得到父母的尊重和平等对待,不接受父母用命令的方式对自己说话。

6 孩子讨厌什么事情都要听父母

从早到晚,吃喝拉撒睡,每一件事情,每一时刻都要听爸爸妈妈的话,让孩子讨厌。

所以,父母可以给孩子一定的权限,一定的选择权,或者说,父母确定范围/规则,孩子在这些限定之内,可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父母总认为孩子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好,所以所有事情都不自觉地为孩子做,凡事都要给出自己的指令。实际上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他们讨厌处处受到限制。况且,总是遵循父母的指令,会让他们失去自理能力,培养依赖性。孩子的成长和独立,就是从父母的怀抱中一点一点的挣扎出来,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7 孩子靠不听父母的指令来认同自己

也就是靠反抗父母的意愿来显示自己的存在,获得存在感。这说明,孩子在平时遭受的否定太多,缺乏自信,以此来证明自己。

父母是否经常说“你真笨!”,“这个不会都不会!”,“这个都弄不好,你能干什么?”

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也需要父母留出成长的空间。

8 父母给出的标准太高,超过了孩子的能力范围

所说的标准可以是成绩、整理所有的玩具、归类所有的书籍、或者吃掉一碗饭。当孩子认为自己无法完成时,自然就不会接受父母的建议。所要做的是降低、减少目标的含量,给出具备的步骤,一碗饭吃不完,先吃半碗;成绩先提到10分/20分;整理一部分玩具,一部分书本。降低要求,让孩子有成就感,而不是对抗拒某件事情。

9 孩子在比较自己的事情和父母事情,哪一个更重要

父母平心静气地说明事情重要性的依据,孩子也有权利解释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流,而是互相伤害,同时也让孩子学会讲话的逻辑性。

孩子不听话,有自己的思维逻辑;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了求同存异,打骂、斥责的观念并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接纳双方的情绪,放下姿态、眼睛平视、调整情绪,秉承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取得孩子的认同,或许能有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1-21孩子学习很努力,但效果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