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带你引爆商业的价值

近几年,都可以在大街小巷看到穿着汉服的人,而路人也早已司空见惯了。但是早在前几年,如果在大街上看到穿着汉服的人,路人都会交头接耳,感觉非常新奇。那些穿着汉服的人却不在意世人的眼光,只顾大摇大摆地行走在大街上。因为他们在宣扬一种文化,中国的文化。也因为这样,在我们的身边悄悄地掀起了一股国潮的风。

有的人可能会说了,穿汉服就是国潮的象征了吗?别急,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国潮。在《国潮》这本书中,作者指出了两点,其一,国潮不等于国货。其二,国潮可以不是国货。也就是说,国潮也可以是“洋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但是如果一个用桂花点缀的巧克力乳酪蛋糕,它的原料和工艺都是西方的,咱们就不能因为它撒了桂花就算它是“中国美食”了。

因为作为一种消费品,它必须具有清晰的中国符号,而这也是国潮所要具备的第一个要素。

《国潮》这本书的作者张内咸有多重身份,是集青年导演、编剧、图书作者为一身的多面人才,也是走在潮流前端的年轻人。

作者指出,国潮除了要具有清晰的中国符号这个要素之外,还要具备另外两点:更新观点和面对市场。

更新观点的“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为想法、看法、意见、主张,也就是说观点就是一种思想形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汉代以前,古人是席地而坐的,然而长期席地而坐肯定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所以在明清时期,桌椅板凳便基本取代了席地而坐的方式,这个就叫做观点的更新。而这个“桌椅板凳”其实相当于一种媒介,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媒介就是观点。

也正因为媒介是观点,所以,任何媒介都有它的时代性的,其自传递属性本非永恒地保持着。比如,如果本身的观点落后,无论使用多么先进、新颖的移动APP来发送,都没法起到媒介的作用,因为媒介不是“物”。

所以说,更新观点是激活大众传播的关键钥匙,也是赋予符号以意义的必经之路。

具备了以上的两个要素之后,那就是要面对市场了。把产品投入到市场是检验潮流与不潮流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引爆流行文化最核心和不可或缺的一个必要条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20世纪初期,中国动画能够迅猛发展,其实并不是因为中国美术有多火热,而是因为当时那些美术片掀起了流行潮之后,美术本身才受到欢迎的。

由此可见,想要让产品流行起来,还要让人们接受它的美,突破人们本身的审美观和美学规则,这是非常重要的。作者认为它的重要性不亚于经济学,从某种层面来看更高于经济学。因为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的规律,而美学研究的是价值的规则,甚至根本就是规则的制定者。

回到前面穿汉服属不属于国潮呢?我们来看看它是否具备国潮的三要素。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首先,汉服它始于周期,传承于秦朝,在汉朝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这个就是非常清晰的中国符号。

其次,现在的汉服和古代传统的汉服还是有挺多不同之处的。比如,传统的汉服要么偏雅致类型,要么偏严肃端庄,而现在的汉服添加了许多现代的设计风格,更偏向日常风。这也满足了观点的更新。

最后,在2013年,给周杰伦写词的方文山发起了的西塘汉服文化节,第一届大获成功,他把汉服爱好者的线下聚会升级成为了一个正式的文化品牌。现在,大大小小的汉服品牌在网上随便一搜,就出来一大串。面向市场,汉服好像已经融入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再也没人把它当成奇装异服了。

由此可见,汉服就是国潮的一种体现。当然了,如果用“国潮”来形容中国的消费品,那么,很多品牌、商业机构甚至文化内容都会跟风,有可能一支铅笔、一瓶酱菜都可以成为“国潮”。当一件商品带出了“国潮”这阵风时,它的传播途径便会引爆商业的价值。那就让我们泡一壶带“国潮”的茶,一起来品一品《国潮》这本书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潮,21世纪中国“文艺复兴”:带你引爆商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