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天下鱼类百科]:中国的原生斗鱼有哪些

01.普通叉尾斗鱼

普通叉尾斗鱼,又简称“普叉”,即普通的叉尾斗鱼,尾鳍呈叉型。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份。

叉尾斗鱼同圆尾斗鱼体型十分相似,叉尾斗鱼鱼体呈长圆形,身体较扁,眼眶为金黄色,围绕着黑色的眼球,十分好看,鳍上有深色斑点,背鳍、臀鳍均呈尖形,尾鳍基本呈深叉形,如果养的好,有较长的拉丝的话十分漂亮,尤其是对展的时候。别看中国斗鱼体型小,属于十分好斗的鱼种,这也是人们喜欢中国斗鱼的原因之一。

叉尾斗鱼的饲养其实并不难,对水质要求不严,水温保持在20-25℃即可,喜食昆虫幼体和鱼虫,也食干饵料。不过会吞食别的热带鱼小鱼,不适合混养。饲养时在水中多种植水草并多放些石块,供叉尾斗鱼躲藏,最好用大型水族箱饲养,供其活动,同时也不喜欢光线太亮的环境,属于夜行性斗鱼,喜欢晚上出来活动,而且比较活跃,容易跳缸,饲养时最好加盖。

叉尾斗鱼主要以吐泡筑巢的方式进行繁殖,一般4~8月龄性成熟,可选择6厘米以上的斗鱼种鱼进行繁殖,公母之间体型相差不要太大,最好是雄鱼大于雌鱼1/10;当叉尾斗鱼雌雄鱼同时发情,可将亲鱼同时放入繁殖缸。雄鱼会利用浮水植物做为据点,持续不断地吞食空气,并将鳃中的气体从口中吐在浮游植物周围制成圆形的泡沫巢。筑好浮巢后雄鱼便在雌鱼周围翩翩起舞,来展现自己绚丽的色彩博取雌鱼的青睐,渐渐雌鱼在雄鱼的诱导下,游向新建的泡巢。它们在浮巢下方开始交配,雄鱼将整个身体弯曲至“U”型,并紧紧拥裹雌鱼,雌鱼每次产卵在400~1000粒左右。

性格:夜行性斗鱼,较活跃,易跳缸

食性:杂食

PH值:6.5~7.2

适宜温度:20~25°C

光照:不喜太亮

活动区域:全部

02.圆尾斗鱼

圆尾斗鱼(学名:Macropodus ocellatus)为斗鱼科斗鱼属的鱼类。分布在中国(珠江北至黑龙江),日本(中部和南部,但可能为引入种),韩国与俄国(黑龙江,但可能为引入种),一般生活于江河支干流

体侧暗褐色,有的暗灰色,有不明显黑色横带数条。鳃盖骨后缘具一蓝色眼状斑块,小于眼径。在眼后下方与鳃盖间有二条暗色斜带。体侧各鳞片后部有黑色边缘。背鳍、臀鳍及腹鳍暗灰色,胸鳍浅灰色。雄鱼常比雌鱼体色鲜艳,背鳍和臀鳍后部鳍条更为延长

圆尾斗鱼为小型鱼类,体长不超过13cm,栖息于湖泊、池塘、沟渠、稻田等静水环境中,以挠足类、轮虫、水生昆虫为食。产卵期为5~7月,卵浮性。产卵前,雄鱼先选择一处水面平静避风的地方,由口吐成一个表面隆起或略平扁的泡巢。雌鱼接近雄鱼,横卧身体,雄鱼随即紧贴雌鱼,并把雌鱼的身体倒转过来,使其腹部朝上,雄鱼贴在雌鱼的上面。此时雌雄鱼各排出卵子和精子。由于卵子比水重,卵子在水中往下沉,此时的雄鱼会用口接住,把卵粘着在浮巢下面。 整个过程非常有趣。

圆尾斗鱼食性以肉食性为主,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以稻田害虫及孑孓为食,是一种有益鱼类。人工饲养条件下,刚孵化出来的幼鱼以草履虫、醋虫等活食作为开口饲料,长到3厘米左右就可以接受人工饲料了 。

在实验条件下,圆尾斗鱼优先摄食蚊幼虫和摇蚊幼虫,对食物的选择性明显

性格:较凶猛,尤其是公鱼,群养通常都会相互撕咬

食性:杂食

PH值:6.5~7.2

适宜温度:20~25°C

光照:喜暗,长期在明亮的地方饲养不利于圆尾斗鱼的发色。

活动区域:全部

03.香港黑叉尾斗鱼

香港黑叉尾斗鱼(学名:Macropodus hongkongensis)是斗鱼科、斗鱼属鱼类。香港黑叉尾斗鱼是丝足鲈科的小型鱼类,约2年达成熟,最大者体长平均约6-8厘米。身体侧扁延长略呈长方型, 口端位,上下颌具细齿,尾柄短且侧扁,尾鳍叉型。体表底色浅灰绿至灰色,体侧无横纹,但鳞片外缘灰黑至淡灰黑而形成网状纹理,鳃盖近后缘中央具一黑斑,背、臀、尾鳍鳍膜具朱红色断斑,部分边缘浅蓝绿色。无须,侧线退化。在鳃内部上方具有补助呼吸器官,称鳃上器或迷路器,能纳入空气进行呼吸,在缺氧的滞水里亦能生存。两性异型与婚姻色均明显,雄性头略大圆钝,底色较浓暗及色彩转艳,背、臀末端及尾鳍上下两末端随成长显著延长,雌性头小略尖,腹部胀白。

香港黑叉尾斗鱼属独居、昼行性、杂食性的原生淡水鱼类,栖息于水生植物间,喜欢流水环境,性格温顺。成鱼及幼鱼均属近水表之自由游泳动物,主要摄小型至微型水生动物包括桡足类(剑水蚤)及枝角类(水蚤)、腹足类(螺类)蚯蚓、昆虫、小鱼以及它们的遗骸。分布于中国香港东部吐露港水系各大小河溪山区上游至低地邻近湿地池沼。

性格:喜独居、昼行性、性格温顺

食性:杂食

PH值:6.5~7.2

适宜温度:20~25°C

光照:喜暗,长期在明亮的地方饲养不利于圆尾斗鱼的发色。

活动区域:全部

04.越南黑叉

该鱼种分布于越南和中国广西,在我国境内的地域种被斗鱼玩家称为:壮家黑叉尾斗鱼

该斗鱼与香港黑叉尾斗鱼较为相似,但其实还是有很大差别:

① 香港黑叉尾斗鱼头部和前半身有黑色斑纹和纵纹,针状腹鳍为浅黄色,较短;越黑幼鱼也有黑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成年越黑身体金属感强烈;

② 越黑针状腹鳍大多为红色且较长(也有少数黄色胸针的表现型),尾部通常是非常标准清晰的蛛网纹。越黑的尾展和拉丝出众。

③ 另一个和M属的其他三种斗鱼的较大的区别为腮斑,除越南黑叉以外另外三种斗鱼均有显著的腮斑,而越黑的相应部位只有一些模糊的深色鳞片,据国内一些玩家的实验发现越黑的腮斑基因为隐性,所以当越黑与另外三种斗鱼杂交后的后代F1都具有明显的腮斑。

食性:杂食

PH值:6.5~7.2

适宜温度:20~25°C

光照:喜暗,长期在明亮的地方饲养不利于圆尾斗鱼的发色。

活动区域:全部

你可能感兴趣的:([鲲天下鱼类百科]:中国的原生斗鱼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