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7】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白鲸》

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087天。


今天分享一个海上的故事。与《老人与海》、《熊》并称为“美国文学史上三大动物史诗”的《白鲸》。

1840年,法国大历史学家托克维尔,曾在他的名著《美国的民主》中说,严格说来,美国人至今还没有任何文学可言,哪知道事隔不到十年,美国就迎来了文学史上第一个特大丰收。

梅尔维尔的《白鲸》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它和惠特曼的《草叶集》被称为是“美国文学的巅峰之作”。其实梅尔维尔在创作《白鲸》的过程中,还发表了一篇题为《霍桑与他的青苔》的文章。

他在文中预言了美国文学的光明前途,他说,有人以为美国文学家中,如果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天才,那他必然是穿着伊丽莎白女皇时代的服装走来的。如果他是写戏剧的,那必然是以英国古代史或者薄伽丘的故事为依据。这是大错特错。伟大的天才是时代的一部分,他们本身就是时代,具有与之对应的色彩。

这句话听起来,简直就是美国文化的独立宣言。后来《白鲸》的诞生也证明了梅尔维尔并不是口出狂言。《白鲸》被誉为一部伟大的悲剧或者普罗米修斯式的史诗。

许多评论家也认为《白鲸》是“美国想象力最辉煌的表达”。就连海明威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缪都十分推崇此书。写出了这样一部宏大史诗的梅尔维尔,出生在纽约的曼哈顿,父亲是一个商人,母亲是美国独立战争中一位将军的女儿,本来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到他11岁的时候,父亲经商失败,1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

家道从此中落,梅尔维尔十五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当过小学教师、水手,还去美国海军服过役。退役之后,梅尔维尔就开始了文学创作,而《白鲸》的创作过程一点也不顺利。中间经过了好几次大的改写,等到它一出世,评论界对它是毁誉参半。有人说这是一本奇书,有人说这是一个怪书。总之,梅尔维尔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遗憾地在默默无闻中去世了。

直到15年后,《白鲸》才开始引人注意,牛津大学出版社将它收入《世界经典作品文库》。卡尔·范多伦,称它是全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海洋传奇小说之一。指出正是那种思辨与经验的独特的混合,赋予了《白鲸》特有的力量。

于是,从1919年梅尔维尔的诞辰百年纪念开始,掀起了一股重新评价梅尔维尔和《白鲸》的热潮。劳伦斯也称《白鲸》是“无人能及的海上史诗”。

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它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在于它深刻的思想内涵。《白鲸》正是这样一部思想深刻的书,从问世到现在,有不计其数的文学家都在研究它的思想。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也能从“白鲸”中看出不同的内容。毫无疑问,直到现在,《白鲸》依然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白鲸》的情节其实并不复杂。一艘名号寓意不祥的船,一个被复仇火焰包围的船长,一次注定失败的捕鲸航行。一切似乎被诅咒过一样,整个故事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悲剧色彩。

其实,在《白鲸》当中,白鲸和船长亚哈以及披谷德号的象征含义非常值得探讨。白鲸象征着具有神秘力量的大自然,它生活在海洋里,本来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处的,但是在十九世纪的美国,捕鲸业是支柱产业之一。因为它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兴起,捕鲸业的势头越来越猛。人们为了积累财富,对鲸鱼大肆捕杀,对自然疯狂掠夺。这就有了“捕鲸队”的出现。但是白鲸却从不主动攻击人类,只有在受到伤害的时候,才会奋起反抗。而白鲸的反抗,对人类来说,无疑是自我毁灭。

以亚哈为代表的捕鲸船上的船员们,他们是被欲望蒙蔽了双眼的人类。他们代表着破坏大自然的入侵者。亚哈为了一己私欲,不仅不顾其他船东的利益,还无视那些无辜船员的性命,对船员进行威逼利诱,所以他和其他船员的悲剧命运,其实也是有理可循的,也是必然的。

作为捕鲸工人生活和劳作的地方,“披谷德号”本身就汇集了形形色色的底层劳动者。他们都因为贫穷而下海,感受到了压迫,血腥与黑暗。这就象征了资本主义社会。捕鲸船等级森严,也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缩影。

在这里,权力和金钱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工人以性命为代价在船上工作,稍有不慎就会被鲸鱼吃掉,即使捕到鲸鱼幸免于死,也要继续通宵达旦地工作。即使有工人没有被鲸鱼杀死,也会被折磨得筋疲力尽而死。然而,他们所得到的报酬却是实际利润的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现状,无良资本家剥削压榨底层民众,种族歧视也越来越明显,在捕鲸船上的经济运转和生产力分工,无疑表明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血腥来源。

其实,“披谷德”是美国一个已经被白人消灭的种族的名字。梅尔维尔用这个名字来命名这艘捕鲸船,是不是也有它必定灭亡的寓意呢。披谷德号最终的“船毁人亡”其实也有力地证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不应该以破坏大自然为代价。

我们都知道啊,悲剧发生之前,往往是有很多征兆或者是预警。如果看到了这些并且及时悬崖勒马,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其实,在亚哈追杀白鲸的过程中,有三次他都可以选择放弃。但是亚哈没有,他生生把自己和船员带上了不归路。比如被他们杀掉的鲸鱼,形状呈现出了一个“狮身人面怪”的样子。在希腊神话里,狮身人面怪是邪恶之物,代表着神的惩罚,其他人都觉得这是上天的启示,要是再找下去,只有死路一条的时候,亚哈却坚持追杀白鲸。

当拉谢号的船长,请求亚哈帮助自己找儿子的时候。亚哈拒绝帮忙,转头就去了白鲸所在的好望角。后来,他们和白鲸战斗了两场,都以失败告终。即便亚哈搞丢了自己的假腿,他仍然坚持第三天继续追杀。

生死只在一念之间,大自然给了亚哈三次机会。但每一次,亚哈都选择了通向死亡的那条道路。《白鲸》当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亚哈船长一只手举着护桅索,一只手高举着一枚西班牙金币,口中高喊着,你们随便哪一个给我发现这条白鲸,就可以拿到这枚金币。

在大海上,在航船中,以西班牙金币悬赏第一个在桅杆上发现猎物的人。这样的情景很眼熟。在《哥伦布航海日志》中,哥伦布乘“平塔”号探险船,在大西洋上航行的时候。他就以同样的姿态,同样的口气,用西班牙国王的名义宣布。第一个在桅杆上发现陆地的人将会得到赏金。

这样相似的情节,作者究竟是无意之举,还是想套用经典,展现当年殖民扩张时哥伦布的焦虑呢。这可能一时难以认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的故事,既然使用了相同的情节。那就说明它们在某些方面,一定有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就是主人公意识到征服是他此行的唯一目的。

金钱具有令人无法抗拒的魔力,可是亚哈想不到的是,哥伦布用自己的征服欲和别人对金钱的欲望发现了新大陆。而他自己和船员们却带着这些欲望沉入了海底。可真是讽刺至极。

其实,梅尔维尔也借助《白鲸》告诉人类,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白鲸”。这是作为人类不可触犯,不可逾越的底线。从船员们的生活来看,人们本来可以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但是金钱的诱惑和个人自我意志的狂妄,断送了这份美好。

这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悲剧,也是人类本身的悲剧。人生中的陷阱和诱惑很多,一旦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走上歧路。但是只要你一直守着初心,就不会迷路。

《白鲸》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段记录。也是一面时光镜,它可以照到过去那段历史,也可以创造历史中的我们。面对这面镜子,最理智的做法并不是只“看”,而应该还有“思”。只有这样,才能让过去的光,照亮未来的路,并且在未来前行的路上,犯尽可能少的错误。

你可能感兴趣的:(【1087】亲子阅读儿童文学系列之《白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