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在云间

本文参与贝公益第一期主题征文活动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因为一些事而内心不太宁静的朱自清漫步在笼着朦胧月色的荷塘边,沉浸在清幽淡雅、安谧和谐的意境中,“不能朗照”的月对他而言却是可遇不可求的"恰到好处",于是,人、月、荷塘融为了一体,然后就有了那洇染着淡淡哀愁与淡淡喜悦的《荷塘月色》。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朱自清是鹤立着的。在我的阅读库里,他的那片"荷塘月色"也是独一无二的,只因为那时,那景,那人,那情。

自古以来中国人大都希望中秋之月是酣眠般的朗照。

羁旅他乡独自飘零的文人骚客,遥望银汉的无声玉盘,寄思咏怀,聊以诗文慰藉思友思亲思乡之情。不过王建的中庭月,杜甫的鄜州月,刘长卿的苕溪月,苏东坡的密州月……所有的望月怀远在今人看来都是油腻的矫情,现代人谁还需要借皎皎明月寄托遥思?快捷的网络通讯早已让古典浪漫灰飞烟灭。多年前就可用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张电子贺卡,或一封Email,分分钟之间实现情谊传递。而今微信视频更是让思念不再绵绵无绝期。远在太空的神舟十二都实现了与地面之间高清视频通话,地球人之间还有什么相思之情不能在视频中面对面交流?

而赏月当是古今俗人雅士的同好。月圆如镜,月华如洗,那一地洁爽的银辉,谁人不爱?更何况圆,就是圆满,花好月圆是中国人最大的生活愿景。中秋之夜,亲朋好友团团围坐在庭院中或楼台上,吃着月饼,赏着当空皓月,聊着嫦娥奔月的传说,期许着美满的未来,何其乐也?

我自然是大多数中国人中的一员,赏月也是我的一件乐事。可是昨晚的月,在云间时隐时现,赏月就显得不那么酣畅了,就像看着精彩的电视连续剧的时候,总会插播几则广告一样。也罢!没有杨颖和邓子淇参与拍摄广告,德芙依然是德芙。不见"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的八月十五,难道就不是中秋了?

拉开阳台窗帘抬头看,月在云间悠悠盘桓。不能酣畅赏月又何妨?打开手机,接收纷至沓来的祝福,沉醉在那些记得我念着我关爱着我的人送来的惊喜里,同时,也真诚的给他们发送我的祝福,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心生欢悦的呢?

可是,忽然想起了天堂里的外婆,曾经每年中秋,都会给她送去一盒她爱吃的豆沙月饼,而她也总会拿出一包她亲手烘制的碧绿鲜嫩的薰青豆塞给我。外婆已经很多年没吃到我送去的月饼了,我也很多年没吃到外婆的薰青豆了。

又忆起了恩师一一我的高二语文老师。那晚,也是这样的月色,他把两本泰戈尔的诗集和装在饭盒里的两个月饼搁在我宿舍的窗台上。那是我今生吃过的最美味最有能量的月饼,它激励我努力书包翻身,做一个恩师这样的老师。

在百度里输入“王宗拭”,与他相关的条目只有他编著的《拙政园》《我说苏州》等。曾在一位博客朋友的文章里看到过恩师生前一帧坐在386电脑前的照片,要是他现在还活着,在网络世界里应该有很多他的信息和文字吧?

即使若干年后6G能实现万物互联,也无法让天堂有WiFi 。我只能遥望云间的月,寄托对故人的哀思:今晚,天堂里的你们,吃月饼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月在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