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大道至简繁在人心,用广阔的胸襟看待万物,让生活惬意轻松
《齐物论》:庄子
解读:爱萍 第二篇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庄子的人生境界高,也知道那种境界叫逍遥。虽然我们无法体会那种逍遥的境界,但是,庄子留给我们一种非常珍贵的东西,就是其智慧的精髓,细细品悟,或许获得关于天道人生至高无上的享受和启迪。
今天我给大家讲解庄子的《齐物论》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新的启发。
上一篇说道:要用包容心看世界,用发展的眼光看世间万物。接下来我将从04.透过现象看本质;05.用更广阔的胸怀看世间万物;06.大道至简,繁在人心。
04.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原文: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庄子认为世上所有大和小,无论是美的丑的,各种事物都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比如,发生了一件让人烦恼的事情,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它或许会变成一件好事。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做到遇事不慌,悠然自得的享受生命的美好。
庄子在这里讲了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能帮助我们理解这“道通为一”的道理。
有个养猴人,他给猴子发橡子,每天早晨发三个,晚上发四个,猴子们都很愤怒;然后他就改变方式,每天早晨四个晚上三个,猴子们就高兴了。无论,“四加三”还是“三加四”,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可是猴子的表现却截然不同。
凡事不能只看表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些商品换个包装或者换一个名称,就会把积压多年的商品处理掉。人们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却看不到事物的实质。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很多人被花言巧语所蒙蔽,喜欢听一些华而不实的话,最后得不偿失。
世间万物都是向反方向运动变化着的,到了一定的时候他就会反其道而行,沿着另外一个方向前进,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我们的祖先,他们的智慧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他们认为,认为宇宙万物的表象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却从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庄子又接着举例说:昭文善于弹琴,师旷精于乐律,惠施乐于靠着梧桐树高谈阔论,这三位先生的才能和学识已经有很高的造诣了。他们的事迹也广为流传,这样就可以算是成功吗?
庄子认为,各种迷惑人心的说辞炫耀,都是圣人所鄙夷、摒弃的。我们不应该执着于成功不成功这样的道理,而是要用清明的心去理解和观察,用平等、宽容、之心,去看待世间万物。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学习前人智慧开阔视野,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状态,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任凭风起云涌,平静而幸福。
05.用更广阔的胸襟看待世间万物
原文: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园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本段的核心,一个是关于“大小之辩”。他说,天下最大就是秋天草叶干枯后的那个末梢。而天下最小的是泰山。他还说,刚出生就死去的小孩寿命最长,而传说中有八百岁的彭祖,反而算作夭折。
庄子讲这些违反常规的话,是强调看问题要从更广的角度去看,因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的生命,是精神不灭的,万物是平等为一的。这段话的意义就是让我们能有更广阔的胸襟。
生命的质量是最重要的,而并不在于活了多久。“齐物”讲的是平等,“齐论”讲的是不把自己的对错强加给别人,这才是“齐物论”的真谛。
庄子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兴趣爱好,面对那些自己不能理解的人或事,要以宽容的心态包容。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看别人不顺眼,可能只是理解不同,角度不同。境界低的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的标准当成唯一的标准,和自己不同的就是错的。
境界高的人,懂得换位思考,理解不同,尊重不同。所以,他们很少评判别人,指摘别人。尊重不同,换位思考,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
06.大道至简,繁在人心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
“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
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齐物论》最后由几个小故事组成,虽然都不长,却都很有趣味与哲理。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尧与舜的对话”。尧对舜讲:“宗国、脍国、胥敖这三个小国有好几年了都没有给我们进贡,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想起来我就来气,真想带领军队去收拾他们,你看行吗?”
舜说:“就这三个小国家,都不堪一击,他们只是在很偏僻的地方,也许以为你把他们忘记了。你生气,是因为你的心胸太小。很久以前有,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阳光能照到各个角落,天下太平平,人人们都能安居乐业。现在虽然太阳只有一个,但是,你的德行那么崇高,大家都爱戴你,你的品德已经超过了太阳的光亮。”
第二个故事是高人啮缺与他的老师王倪的对话。啮缺问王倪:“各种事物之间有相通的地方吗?”王倪说:“我不知道”啮缺又问:“那你能明白你不了解的事情吗?”王倪回答说:“我不知道”啮缺接着又问:“你对什么都不懂吗?”接下来,借助王倪的回答,庄子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齐物齐论的观点。
王倪说,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人们看问题,评判是非美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例如,人吃肉,鹿吃草,猫头鹰喜欢吃老鼠。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味呢?又比如人人喜欢的美女鱼看到了就要潜入到里,麋鹿遇到就要赶快跑掉。那么,究竟什么才算是真正美貌呢?
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立场观点就不一样,但时庄子也明确指出,但是所有的事物在“道”这里,又都是是统一的。这就是大道至简的道理。
《道德经》中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千头万绪,一念而起,大千世界,有生于无。灵魂简单的人,活得丰盛,内心繁芜的人,过得荒凉。
大道至简,繁在人心,把多余的东西倒掉,才能把空间留给美好;把烦恼的事情放下,才能让生活惬意轻松。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