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可见的人口以及流量红利已经慢慢的走向尽头,已经不会再像几年以前那样,获客成本低廉各大平台稳坐钓鱼台,各大公司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怎样用自己的商业模式去消化和吸收这些红利和流量。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加所带来的更多的复杂性,行业红利和人口红利已经不再是以往野蛮生长的形态了,获客成本的日益增长逼迫所有的公司和平台都要比中国互联网历程中的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的了解自己的目标用户,以及那些尚未发掘的潜藏用户。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真正的去认识用户,认识到的用户只是人口红利下的冰山一角,未能真正的窥探到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
互联网的“远方”用户将逐渐走向舞台中央
随着2018年的过去、2019年的正在进行、以及2020年的未来,需要看到的是互联网的趋势和走向,随着中国互联网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一二线城市、18-40岁的核心用户潜力已逐渐的被挖掘殆尽,互联网红利开始向着新板块迁移。之前互联网公司未关注到的老年网民么,这个群体的增长速度超乎我们的的想象,不论是潜在的市场规模还是强劲的消费能力,这都是仍旧未完全发掘的蓝海。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不断渗透和下沉,庞大的低幼学历的网民们逐渐的被挖掘出来,他们对于手机有着很强的依赖程度,互联网不仅仅为他们提供精神娱乐,还影响着他们的消费和认知。
五线及以下的城市和农村也同样孕育着互联网的新热土,那里的年轻人同样习惯了深夜,拥有者更多的可支配时间,这些时间更多的需要互联网去填满它。不仅如此,随着进一步的发展,未来互联网的族群化、阶层化将会进一步的加速,各类消费群体将一个各自的文化和消费为中心点逐渐的聚拢起来,形成独特的圈层消费,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不同圈层的消费选择和消费密度将有着各自的特性。未来的互联网内容表现将更加聚焦,视频对于图片、文字的侵噬将持续下去并有着进一步加速的可能,视频可能会成为潜在用户触网的第一介质,这在低幼和银发等新网民中更容易被接受,简单的交互操作、特定的内容形式、休闲的娱乐消费都将迎来发展的机会。
谁能占据“边缘市场”,谁才有机会做大做强
“最优市场”已经变的拥挤不堪了,之后的契机和互联网市场的增加机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离于“最优市场”之外的边缘区域,最终谁能占据边缘市场,谁才更有机会站上互联网舞台的中央。在一二线城市中,成熟消费者们的注意力已经被各类我们所熟知的手机应用所占满,他们经受着互联网的熏陶和影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消费认知和行为偏好,所有的交易、浏览、阅读数据都已经被BAT、TMD等巨头所获取,通过各自的算法分析,巨头们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一二线城市的用户需求。但是在这之外的五线及以下的城市和农村、低幼学历的消费人群、银发的更年长的用户人群都在已知的数据体系之外,那些更偏远的、更加本土化的人群,可能刚刚接触互联网、了解互联网,他们的需求仍旧没有被感知和了解到,所以这里有着巨头们没有触及到的市场,而这个市场就存在着无限的可能。
在互联网的传统用户群体之外,还有这更广泛、更庞大的用户人群在接触和使用互联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10岁以下的人口约有1.4亿,其中的手机互联网使用者有着2800万;不计算在校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中国大约有8亿人次学历是低于初中的,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超过3.78亿;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群体日渐庞大,中国有着2.41亿60岁以上的老年银发人群,其中手机网民数量超过4000万。这些都是传统的互联网用户画像之外的细分人群,以往的用户画像更加注重对于主流人群的深挖和细分,而将这些边缘人群下意识的忽略过去,然而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这些被忽略的群体将逐渐被唤醒,如同隐藏在冰山下的庞大组成部分称为未来互联网市场的主角。
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是根据CNNIC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手机网民增速开始以20-29岁为高位点,向两端的年龄段迁移,其中低幼、白发和中年网民进入了高速增长期。随着最优质的成年用户、传统的消费人群被互联网产品瓜分殆尽是,这些以前被忽视的“白纸型”消费者正在大规模涌现。
在人口红利和流量上我们有着两端年龄段的互联网用户,那么对于用户的互联网使用时长呢,用户的日常可支配时间呢,这些也有着未曾注意到的增长潜力。对于快节奏的一二线城市来说,夜晚可能往往是一些人生活的延续,甚至是生活的开始,这在过去是独属于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居民属性,但是现在情况却有着不同的变化。三四五线及城镇、农村由于娱乐设施和夜间消费环境的缺乏,网民们的睡眠时间或许会稍早于一二线城市,但是这个时间上的差距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们巨大,根据企鹅调研在2018.6的调研数据显示,在晚上12点左右睡觉的人群比例中,三四五线城市只比一二线城市少了10%作用。此外,三四五线城市的工作时间往往要少于一二线城市,早早的下班时间使得这些群体实际上有着更长的可支配的自由消费时间。
所以可以看到在传统的人口红利走向终结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深挖传统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去扩大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去细化用户画像寻找垂直领域,需要的仅仅是拓宽眼界,望向更广阔的、更深远、更边缘的用户群体,去拓展他们的可支配的自由消费时间,新的红利往往就隐藏在未开垦的土地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