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无谓的「技术氛围」幻想,准备战斗

放弃无谓的「技术氛围」幻想,准备战斗_第1张图片

大型科技公司每年都招聘大量研发人才,这给了很多人一种错觉,认为是「技术」导致了这些公司的成功,其实他们的成功是技术推动的市场战略的成功,是市场需要某项服务,才需要研发人员夜以继日的埋头苦干。

资本绝不会做亏本买卖,一家公司在市场中的一切动作都以盈利为目的。

研发人才是聪明又拥有实践能力的一类人,顶尖的人才有极大可能做出改变世界的伟大产品,而一家科技公司中大部分人都是研发人才,舆论掌握在这些研发人才口中,资本家又深知如何充分发挥研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利用研发人才想要自身「技术进步,以获得更高社会地位」的心态编造了一场「技术驱动、技术氛围」的大型社会谎言,如今,这已成了开发者圈子的一场共同狂欢。

而资本主义的真相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

很多年轻的研发同学都看不清这一点,对很多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技术氛围」的公司嗤之以鼻,继而转向那些表面有「技术氛围」的公司,在后者的公司中,研发同学因为整体的氛围表现的很有「技术氛围」,便继续在这种环境中加强自我认知,也加强了自我。在一轮一轮的自我强化中,逐渐成为了社会机器的大型螺丝钉。

自我最大的表现是「没有用户意识」,自我的人,不会问自己「客户需要什么」,而是想「我要如何」。他们视技术为兴趣,以兴趣为导向开发产品。

知乎上有一个很老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无法成就类似谷歌和微软的技术导向型公司」,该问题被浏览 200 多万次,有 400 多个回答。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技术西化」对研发人员的损害,「技术进步,以获得更高社会地位」这种心态,局限了研发人才对于全局思考的能力。中国年轻一代的开发者应该正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时间比中国早 200 多年的现实,中国仍处于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业社会改开四十年仍然非常不成熟,我国月收入 2000 元以下有 9.64 亿人,月收入 5000 以上只有 7200 万人。中国的经济基础之弱,远不到允许每个人可以以「兴趣为导向」就可以创造巨大社会价值的阶段。

顶级的研发人才能突破这层桎梏,普通人则一辈子在一个大伞中生长。没有孰优孰劣,只是一种不同的人生路径。

亚马逊 CEO 贝索斯曾说过他生意成功的核心:“关注不变的事物”。这时引入了一个问题,既然贝索斯关注不变的事物,那么为什么是亚马逊首先推出 AWS 这种变化的事物。这个问题很简单,贝索斯发现了最广大社会对于追求低价和方便快捷的不变,这不是因为某位研发同学的「自我」认为服务器应该抽象出来交给第三方托管,而是发现这样能为客户省钱,能让客户的业务快速上线,更快的进入市场从而赚取利润(一家公司在市场中的一切动作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因为客户更快赚取了利润,那么服务器云化便成为了一项生意。

01.迷信技术氛围,是读书太少的表现

好的技术和产品是能融为一体的,用户体验上是一气呵成的流畅感。任何想尝试暴露技术复杂度或奇淫巧技的产品,最终只会招致一种体验:「笨拙」。

符合人类直觉的技术都是最高端的技术。

举个例子,很少有智能设备表现的很聪明,为什么不能我进门就自动开灯,为什么特斯拉不能在我靠近之前自动开门,为什么自动驾驶炒了这么多年还是没能上路。

这些能在无形之中匹配人类需求的技术都是最复杂的,做的不好人类一用浑身不自在;做得好,人类不会有任何感觉,使用体验就像抚摸水或和人交流一样自然(又曰:通过了图灵测试)。

多年的从业经验告诉我,所有技术都是反直觉的,用户看到的东西和技术实现大部分情况下是南辕北辙的。因此,在设计产品中应该遵循一个理念,即:符合用户直觉的都是合理的,「从用户想看到什么进行设计」,出错的概率会远远小于「从技术怎么实现设计产品」,图灵测试是一个典型的「符合用户直觉设计」。

02.迷信技术氛围,是读书太少的表现

这两年,「技术氛围」这个词已经变质,成为了「抓不住重点和抬杠」的代名词。

真正的技术氛围,是每位成员都懂得手里的技术是为市场创造价值的工具,而不是「自嗨」的玩具。

真正的技术氛围,是每位成员都懂得如何将技术视野转变为真实可用的产品。
真正的技术氛围,是每位成员懂得保持代码洁癖的同时,关心软件能否按期交付。
真正的技术氛围,是每位成员懂得不抱怨,在抱怨前找到解决方案。
真正的技术氛围,是每位成员懂得善用现有技术资产,快速进行产品迭代。
真正的技术氛围,是每位成员懂得公司是创造财富的地方,你可以在工作中学习,但你不能放下工作然后去学习,除非你的工作已经做完了。
真正的技术氛围,是隐藏在幕后的技术让用户沉迷。

放弃无谓的「技术氛围」幻想,准备战斗。
商业社会中每一个人都从市场中来,都应该到市场去中。

作者:谢扬

时间:2020-08-05

你可能感兴趣的:(Authing,身份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