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不再来

      新一年的开始颇不平静。波士顿百年不遇的严寒和暴风雪总是能击中一些人,想置身事外,不容易更让人倍受打击的,是有一天女儿跟我讲了现在刚刚出台的北京中考方案。简单说,就是三(语文、数学、英语)+二(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算一科、政治中选二)。我是完全不懂中考的,以前做事习惯不好,坐飞机也是按照deadline的时间来赶,不到最后时刻,坚决无视问题,未雨绸缪的事情从来不做。但是,这一次,真的很不安。这次中考的操作方案似乎正在强化我们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偏狭的方向。

      昨天和朋友们聊天,一位新朋友是来自声名卓著的公立学校的佼佼者,获奖无数。聊下来颇有启发。在我看来,北京好的公立学校一直在试图做一件事:就是在公立体系中逐步容纳美国私立学校包含的教育要素。这是一件很吃力的活儿,因为不是靠体制做的,是靠人做的。开明的校长+辛苦的教师,才能成就这个模式。为了这个模式的实现,太多老师们牺牲了自己的工作外时间,个人时间根本无从谈起。这里面有一个关键原因,是这位新朋友为我解释清楚的。老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准去讲课,但是,他们不能真实评价自己的教学成果。无论他们是多么水平卓异的老师,评价他们的量化指标永远是学生分数。即便现在很多学校对家长层面上取消了排名,但是学校的评比依然看这个,学校之间的比拼也依然是以分数作为最基础指标。所以,学校和老师不得不在应试教育体制中为孩子们开拓和保留本应该有的空间。我从来不反对应试,而且从来觉得批评应试有些莫名其妙,哪个国家取消了应试呢?孩子学习、考试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问题是我们拿应试结果做什么?拿它做升学指标中的一组完全没问题,如果是唯一就很有问题。就像社会上很多人想富有没问题,如果一个社会上所有人的唯一目标都是赚钱,这个社会就大有问题。一元化的价值观始终是危险的。错的从来不是应试,是使用应试结果的方法。一张考卷定终身的时代,为什么还不过去呢?这位新朋友娓娓道来,让我第一次明白了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应试至上的夹缝中是怎样的不容易。

图片发自App

      反观这次出台的方案,放在如火如荼的升学竞争态势下,就会看出直接影响来。本来是要到初三才决定的方向,家长和孩子们不得不在初一就进行取舍。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决定自己将来喜欢或者擅长什么,这听起来很疯狂。小学教育是要让孩子广泛尝试,中学其实仍然是要广博,在这个基础上有深入是正常的。想起读研究生时教授给我们讲《国富论》,那时的授课方式是我们几个同学先准备好自己要讲的章节,上课先讲给教授听,然后他再评点指正。那时教授老是把我们中的两位师兄弟搞混淆,所以每次上课一直憋着坏心眼儿,看这次教授会不会弄错一来二去,这课上得极为不好,大多忘记了。但是我清楚记得老师讲的亚当.斯密的一个观点,是说精细分工后的工人,比如有人只是负责抡大锤,每次到他这里,他就抡一下大锤,其他都不关他事儿,时间长了,这人会变得很愚钝。我当时怀疑我们老讲《国富论》是否也就是抡了一下大锤,所以印象深刻可现在看,怎么感觉我们越来越朝着抡大锤的方向去了呢?

      我问过一些孩子的情况,好多孩子比如将来想选物理,即便初一还没开物理课,也会开始在校外补习物理了,依此类推。如果这个制度一定要长成这个样子,我宁愿孩子们选的是物理和生物化学。我对文科没偏见,自己也是文科生,但是,在初中这个阶段,把理科放到一边,真的是一个极坏的选择。数理化对逻辑的训练是非常有帮助的。知识本身并不关键,关键的是那个学习过程中对思维成长的促进作用。可能有人会非常不同意我的观点,认为这样不是挺好么?早点定方向,不浪费时间和精力。教育从来不是指向功用,而是指向人生。如果以这个为宗旨,越偏狭的路离教育的初衷越远。记得以前读高中的时候,主流观点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我们同一届好像有十个左右的班,只有两个文科班。没求证过,估计现在的比例远不是这样。有些孩子可能理科并不擅长,但是小小年纪为什么一定要学自己擅长的呢?而且,谁知道初一时不擅长,高一时是否很擅长呢?去年带女儿看牙,医生解释得很好,说青春期的孩子很难预测她的发展趋势,要先保持每年来检查一下,最后再确定矫正方案。谁知道12岁的孩子未来喜欢什么,又擅长什么。在没有确定的时候,为什么不先让他去尽情尝试?!女儿追问我的意见是什么,最后只能说,如果一定要选,不管成绩怎样,还是选物理和生化的好,因为这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伤害的做法。

图片发自App

    还有一个具体问题,语文数学都还是满分100分,独英语变成了满分60分。美国私校的外语标配是法语、西班牙语,有些还保留了原来的传统,开拉丁语。现在,很多私校也开中文了。中国作为这么大的经济体,确实影响力不容低估。但是这么多年中文书读下来,也很是困惑。我们的中文从古文完全变为白话文,不足一百年。我们动辄讲中国上下五千年,可是如果古文功底像我这样浅薄,在阅读面上只能说自己是上下100年,还经过了四舍五入。好的文学作品大多集中在民国时期。当一代真正学贯中西的大家故去后,译作的质量也直线下降。这就是我们中文阅读的语境。从浅白到更浅白,就是我们语言正在经历的过程。奥斯曼帝国曾经经历了同样的过程,我们的简化字和白话文确实让文化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但是,文化的整体质量却是割裂了历史,也没有承接到未来。由于2018年伊始,不得不熬了几个夜,大脑迟钝,就信手翻现在的小说网站上点击率极高的,这些小说一写就能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可是真的很难称为小说,人物、情节、结构,都看不明白。但是点击率确实都上百万。以个人浅见,打游戏要远远好于读这样的书。不是垃圾,是比垃圾还要坏的东西。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主要的外语——英语,其实也是我们通向其他文化的路径。能够用英文顺畅阅读,意味着喊了一声“芝麻开门”,然后就看到了满眼的金银财宝。很多世界级的名著是用英文写的,或者有极好的英文译本。到宝山而空返,是多大的遗憾。记得以前在牛津乱逛书店的时候,真的觉得太遗憾,如同文盲。以中文的阅读能力,一年读几十本书没有问题,换成英文,只能读几本。以这样的频率吸收营养,想不变成抡大锤的都难。可现在,英文的重要性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再度降低。以前花好多时间都学不好听说读写,不知道现在靠什么保证。别人在学我们的语言,力图了解我们,我们却在把自己当成盛唐,只做文化输出就够了?(这则信息后来发现有些误解,英语满分还是100,但要分两部分)

图片发自App

      考试制度当然并不是教育的全部,中间也必有理性家长去选择不同的道路。但是国民的素质教育,其实是一去不回头的。这几天还在看《我的应许之地》,脑子迟钝,看书很慢。其中有一段话是说历史:“历史不是一个火车站,因为即使你滞留在最偏远的火车站,你仍然确信,即使你误了这趟火车,下一趟仍会到来。在历史的情境里,如果你错过了你应该登上的那趟火车,就不能指望还会有下一趟。”说的是以色列错失了巴以和平的时机。青少年的教育,更是唯有一班的火车,书可以再读,试可以再考,一个应该视角开阔、广泛尝试的时代,永不再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失去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