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记忆》9:“记忆中的解玉溪”暨“消失了的解玉溪”

【前文作者:流沙河;后文作者:刘和椿:摄影:完   璧

        解玉溪,是唐代韦皋在四川当政的时候开挖的,是一条小河。主要目的是方便城里头人的生活用水。唐代杜甫写的“城中十万户”,十万户就是说成都人口多。那么多人,吃水、洗濯,用水量大,所以挖河引水进城。

        解玉溪是从成都城西北角进城的。在宁夏街的西城拐城墙下还留有水洞子,解玉溪的水就是从那里引进来的。河水经过现在的江汉路、白家塘、王家塘、青龙街、西玉龙街(青龙和玉龙都是指解玉溪)、玉带桥、老玉沙街、东玉龙街、新玉沙街,到锦江区的桂王桥。今天的桂王桥南街、北街以前都是河。再向南流到梓潼桥,从梓潼桥南口向偏东走,到东锦江街(原来叫诸葛井街),再往南越过东大街,然后向东横穿义学巷、红布横街、磨坊街,到东门水洞子,从城墙下的水洞子出去。出去是青莲街,斜穿大川巷,进入府河。解玉溪主要是从北城和东城,解决居民用水。

        解玉溪流经老玉沙街,那里淘沙用来治玉。原来的车玉机床,是用木头做的,简单得很,像柜台一样,一根轴棍,用带子连在下面的两个踏板上,玉镯套在轴上转动,用金刚砂来磨。切玉,用麻绳、麂皮夹金刚砂,压在玉上切磨,叫线切。太平街接连着有条玉石街,有三家车玉的。今玉沙路一带是过去产优质沙的地方,这个沙叫金刚砂,是用来治玉的。此事可以同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联系起来研究,可想当时人们对玉的看重。


        附文——

        解玉溪,一条已经在成都消失了的河流,它的开凿与发展是否与先人们绳割沙磨般打磨玉器相关呢?它流经的途径在何处?当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方便了呢?由于年代的久远,现在的资料相当稀少。据《成都城坊古迹考》载《大明一统志》:“解玉溪在大慈寺(今锦江区内)中,与锦江同源,唐韦南康(韦皋)所凿,有细沙可解玉,寺有玉溪院。”

        张唐英《蜀梼杌》卷下:“明德元年(公元934年)六月,(孟知祥)幸大慈寺避暑……广政元年(公元938年)上巳游大慈寺,宴从官于玉溪院。”

        元费著《岁华纪丽谱》:“七月七日晚宴大慈寺设厅,暮登寺门楼,观锦江夜市,乞巧之物皆备焉”(注:这里的锦江是指解玉溪)。

        上面三则典籍所载透露:解玉溪的开凿是在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韦皋任西川节度使,自西北引内江水入城,经城中斜向东南至大慈寺,于东郭附近仍流入内江。这里的内江就是郫江(即原府河上游),解玉溪的开凿,大概是引水入城既方便了城内生活所需用品的通航运送,也可以解决洪涝时城中积水的排泄。取名解玉,是因为溪中之沙(大概是金刚砂一类),可以解玉。解玉溪的开凿在城中与新兴的大慈寺相邻,遂成为游览胜地,还修建了解玉院供官员及市民游乐。

        在成都的街道地名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解玉溪的信息。陶亮生先生在《成都街名琐记》中指出:锦江街不见江的原因是当时其街在解玉溪旁,市民称解玉溪也叫锦江,其后溪流干涸淤废,故无江可见。同样在《岁华纪丽谱》“暮登寺门楼,观锦江夜市”中的“锦江”也同指解玉溪;玉沙街也是濒临解玉溪,有玉器作坊,可取溪水夹带之金刚砂解玉,故名玉沙;玉带桥在解玉溪的转弯处,其形如带,上有石桥,故名玉带桥。成都西北的白家塘、王家塘、子龙塘等“塘”也是解玉溪干涸后留下的塘名。流沙河先生在《老成都·芙蓉秋梦》中讲到梓潼正街时,说“千年前的唐代,此街是一条河,河床出产优质金刚砂,可以解剖玉,故名解玉溪。河水是从西北城角水洞子入城的,流经通顺桥街、西玉龙街、玉沙街、东玉龙街、桂王桥街,蜿蜒流到此地,仍向东南流去。又经过东锦江街,流过大慈寺南门前,从老东门水洞子出城去”,《成都地名掌故》采用此说。这个勾勒与《成都城坊古迹考》所载《宋元罗城与子城图》大概是相符合的,从图上所画位置看,老东门水洞子,大概在合江亭附近。

溪边玩耍的小孩(完璧摄影)

        关于解玉院,流沙河先生说千年前的大慈寺的西墙,贻近今福兴街、科甲巷、城守街一线,墙外有解玉溪的潺潺流水,由今梓潼桥正街(当时还是河床)流到这里来,沿着墙外一直向南流去。寺的西墙开有侧门,入门即解玉溪院。取名玉溪,可知此院必在解玉溪的东岸。广政元年(公元938年)上巳节(阳历三月上旬)孟昶19岁,在此院宴从官,人人赋诗。这是仿效兰亭曲水流觞之会,文人雅事……玉溪院的位置,估计在今省图书馆附近一带。

        韦皋凿解玉溪时,成都的双江(外江与内江)并流都是流经城南,而城北无河道,解玉溪所引的内江是由西北靠城边,向南,与外江并流,因而流量巨大。到晚唐高骈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为抵抗南诏入侵,开始在旧城外修建罗城,“遂作縻枣堰(今九里堤)转内江水从城北流,又屈而南与外江合”(《舆地广记》)所开的江叫“清远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原)府河雏形。由于清远江与解玉溪同引内江水,解玉溪的流量必然相对减少,另外战乱、朝代更替,当政者不主持疏流,随着时间的流逝,解玉溪流水渐细渐小,最后在明代淤塞,干涸,直到变为平地,留下的仅是那些因溪而架的桥梁和临溪街道的名称了。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锦江记忆》9:“记忆中的解玉溪”暨“消失了的解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