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

想起读《皮囊》,是因为作者蔡崇达的出生地——闽南的一个小镇。

同样作为福建小镇青年的我,对于成长环境,对于种种异风异俗也有着太多的情绪。只是苦于才疏学浅,总无法诉之笔端。

而我迫切地希望看到蔡崇达笔下的闽南小镇,他的成长,我的成长是否有共鸣之处。

拿到这本书,用了三个晚上,一气儿就看完了。

图片来自网络

我不仅看到他,更是看到我自己,年少那些青春岁月,我活的好像文展,又好像厚朴,而作者蔡崇达就是如今身边那些比较优秀或者成功的人。

通读此书,恍然大悟,原来我还在迷茫,还未通透,便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脚踏实地,方向明确,注定了结局的今天,依旧充满对前路的困惑。

本书的背景是闽南的一个小镇,偏瘫的父亲,执着又深爱父亲的母亲,家乡因时代而带来的变化,在这变化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不仅是时代的产物,更是当时那个年代典型的代表。

这些,于我而言,再熟悉不过。因为我也曾是在那个小镇里苦思冥想,又迫于家庭的困顿,眼红于成名成才。而现实又是多么残酷,长时间活在理想的小镇青年。

书的开篇是《皮囊》,也是本书的点睛之笔。主人翁阿太是个坚硬地像块石头的人,白发人送黑发人,她一滴眼泪也没流,说很舍得。

切菜一根手指头切飞了,周围的人都慌乱了,她一声不吭,好像断手指头的是别人。

这个99岁的老太太,没文化,信奉神明,却摆着“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超脱生活态度。

当蔡崇达没忍住,问她。她淡淡地说:“是真的啊,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

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阿太,书中还刻画了母亲、父亲、两个阿小、天才文展、厚朴等人物。

给我带来极大冲击力的是天才文展。还在上初中的时候,文展就在谋划着远大的人生规划,他要离开小镇,做一个体面的城里人。

因此,他每天都在为伟大的工程而做准备。他把当天所有发生的典型的新闻事件都记录在册,因为这会为考公务员今体制加分,也可以为作文等提供素材。

他有计划地组织周围的孩子到他家集会,有秩序有目地的安排他们做某些活动,是为到大学能争取到学生会会长这样的职务而练习。

他逢考必然第一,是因为他要掌控自己的分数。因着家境不好,上大学费用太高,上中专要把分数控制在某个区间,而他竟然还真做到了。

只是,文展的故事最终是个悲剧。作者传达出一个人若太执着于那些太远大的目标,这个计划又是三年五年的长久,而你时刻太努力,精神压力会成为压倒你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明明成功已唾手可得。

我记得,中考那年,我和文展一样差点去了中专。也是因为家里穷,而中专当时可以对我这样优秀的学生减免学费。

迫于贫穷的压力,我同样渴望自己有才,又有名。渴望早日成长,摆脱现实的困顿。同文展一样,也以为考上大学就是幸福开始,却不知,才刚刚到了出发点。

大学里面的日子,我又酷似厚朴。参加各种社团,感慨青春是拿来浪费的,讥笑深夜还在图书馆徘徊的室友。那些早已在起点的人拼命奔跑,而刚到起点的我奋力后退。

大学毕业,现实的残酷冲击而来。果真才明白如作者所说的:“能真实抵达这个世界的,能确切的抵达梦想的,不是不顾一切投入想象的狂热,而是务实、谦卑的,甚至你自己都看不起的可怜的隐忍。”

最后,那些你看不起的隐忍都活得挺好。自己拼命张扬的青春狠狠被生活甩了一个巴掌。

文中蔡崇达的母亲,想要建一座房子,一座四楼的房子,因为“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

为了房子,她做苦工,捡菜叶,拒绝所有人的同情,哪怕明知这座房子不久后会被拆毁,只是为了“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归”。

我也有个这样的母亲,同样省吃俭用,费心劳力,一砖一瓦地亲手自己垒起三层楼的房子。后来,又一点一点的亲手修好了一座墓地。

在他们看来,人生有三大事,必须办好了,办漂亮了,腰杆子才能挺起来。一是建房子,二是修祖宗墓地,三是给儿子娶上媳妇。

我妈办好了前面两件,正在筹备第三件。

作者在父亲的疾病中完成个人的成长。是那个地方,那个环境里成功的典型。

正如书中所说,那个时代,人若无其事的隐忍,那时候困难时普遍现象,因此困难显得很平常,显得不值一提,只是每个家庭要想办法去消化这种困难,并且最终呈现出波澜不惊的平凡和正常。

那么,作者成功地实现了波澜不惊的平凡和成功。而很多人,在那个汹涌的年代里,被拍死在岸边上。

很多人评价此书,作者是通过那些落败的同学、朋友衬托自己的成功、睿智。

其实,可能只有在那个过程里走过的人才懂。而我唯一不赞同的是,当作者看到厚朴走向歧途,却连劝上一劝也是懒的。

马塞尔·普鲁斯特说:“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皮囊》于我,果真如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皮囊》: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