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
“如果周围人对你的评价很高,那多半是你妥协让步的结果。”外在评价好和真实感受好,只能选择一个。小时候表现得越“懂事”越“乖”的小孩被迫或无意识选择莱外在评价好。
而小时候不“懂事”不“乖”的小孩从小就开始向其他人传递一个信号,“这就是真实的我,你喜欢或者不喜欢都无所谓,我不会为了你的喜好去扮演另一个人,也不要你们喜欢我扮演的乖巧角色,我只要你们喜欢我。”
所以不“乖”的小孩不需要像“乖”的小孩一样,只有做正确的事情,才能得到来自父母的夸奖和关注。做自己,他们也很开心,很满意,仅仅因为自己的存在就能得到爱,而不是因为做的选择、妥协、懂事的放弃得到补偿性的爱。
无条件的爱,有过和没有过,人生的差别会很大。
如果一辈子没有被无条件地爱过,会人生匮乏,继而一辈子追寻。
没有感受过无条件的爱,你会一生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如果你察觉别人只是因为你做的事情而爱你,会觉得任何人都可以,没必要是你,进而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就像每个小孩在都会问一个朴素的问题,“为什么要生下我?”
童年时期如果没有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会带到成年,一生反复询问。
有些人会想从恋爱中找到安慰,把恋爱对象当成解救自己的唯一稻草。但无条件的爱,越往后越难得到,而越是得不到越吸引人,甚至花一生去追寻,然后花一生去感受得不到的痛苦。
而如果你有过,就会觉得,“你爱不爱我无所谓,我曾经得到过无条件的爱,这方面的人生体验,不需要你来填补。”
所以,从小被教育得懂事听话的小孩,他们的脑子里被放置了错误的反馈机制。他们以为只有做了别人喜欢的事,才能得到爱。
但不是这样的。
爱不应该作为奖励,也不应该作为惩罚。本质是一种感情而不是货币。
如果从小孩子就在只有做对了什么才能换取爱的体制里成长,那他的感情和理智系统就会乱成一团。
理智会分析,想得到爱,就要做别人喜欢的事情。而做别人喜欢的事情,大多是在妥协的,委屈自己,牺牲自己的,是痛苦的,而这些情绪的初衷,是为了换取别人的喜欢和肯定,得到一点点被爱的感觉。
做很多痛苦的事情换取一点开心,这是不合理的,理智系统肯定喊停,可是感情系统又非常依赖这一点点被爱的感觉。
想被爱,又想做自己,做自己又不会被爱,这个逻辑一旦形成就完了;从小被植入的逻辑体系就是讨好别人才能获得爱,这套逻辑体系在小时候可能没有多大影响,可是长大后,就会发现不管怎么做都很痛苦,哪条路都走不通,哪条路都不对,继而感情系统崩溃。
爱的本质是自己拥有过,得到过,才能传递给别人。没有足够的爱,孩子就不敢放肆的成长,只能学会察言观色,通过不停否认自己的需求,构建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以满足别人期待为标准。从小扮演懂事听话孩子的角色,有一天长大了,可以做自己了,但是崩溃的发现。自己一直在回应别人的期待,已经忘了自己是什么模样。
我们的天性,都是优先满足自己再回应别人,一旦弄反了,就会产生原发性的痛苦,除非遇见有人拿大量制造爱来挽救,这样的幸运儿很少。更多的人只能靠自己挣扎着走出这个泥潭,或永远走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