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段“惊悚”广播引起的反思

这是一篇关于用眼卫生、安全驾驶的不那么老生常谈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今天早上照例8点开车上班,照例听1017一对“活宝”主持的“阳光麦乐地”节目。今天的互动话题大致是,

“你想对当初的自己或者身边的亲人朋友说些什么”

blabla……其他的都没怎么认真听,倒是女主持人婧依讲述的一段真实经历震惊到了我。讲的是,“如果有可能,我会对大学时那位玩得特别好的男性朋友说,一定要记得每天摘隐形眼镜”,WTF!


01 

继续听,原来是婧依大学的一个“男闺蜜”,因为所谓的懒,戴年抛型隐形眼镜一年摘一次,最后虹膜炎严重到失明,连毕业论文自己都写不了,由婧依帮忙代为录入电脑中……太夸张恐怖了吧,还没完,之后婧依轻描淡写的讲到男闺蜜的最终结局是各种并发症无力回天命丧黄泉。惊悚短片《勺子杀人狂》的现实轻量版《隐形眼镜杀人魔》吗?可能是婧依讲述过很多次,她没有表现出至少是语气中没有特别难过,当然我更愿意相信是职业素养,这可是一档受众面很广的娱乐脱口秀节目。

    在听这么一小段广播时,我正行驶在最平坦的黄兴大道上,一路畅通无红灯,但我明显车速放慢背脊靠后,内心一万匹“草泥马”狂奔。

    因为我就是隐形眼镜深度用户,12年的资深粉啊!

    唯一庆幸的是,我是用眼卫生做的还比较到位的深度用户!

 想起两件事,一是之前的同事和我一样平时上班都戴着隐形眼镜,我和她在基本卫生操作上就有很大不同。因为长期电脑办公,眼睛会特别干涩疲劳,我有时会在午饭后午休前摘掉隐形。老实讲,有点麻烦,先要在办公桌上把伴侣盒和护理液准备好,然后穿过长长的走廊到尽头的洗手台用洗手液把手彻底洗干净,然后走回办公桌才开始摘镜……如果要再戴上,以上程序再来一次!

 而那位同事是怎样的呢,坐在工位上,突然就可以直接上手,扒出眼镜放伴侣盒里,完事!护理液没有更换,打键盘的手没有清洗。第一次看到时,还是有点小惊讶,因为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用眼卫生自然必须保证。有一次实在没惹住小声地问到,“摘眼镜还是要洗手的吧”,同事轻描淡写“没事!”,我也只好压抑住一颗喜欢说教的心。

 另外一件事,更是颠覆了我的认知。一次去眼镜店配隐形,无意中和店员说到同事摘戴隐形不洗手的事情。那位店员说到,这有什么,我碰到有些顾客,戴隐形从来不摘,睡觉都不摘,个把星期摘一次。更有奇葩的顾客以为年抛就是可以戴一年不用管,直到最后发现取不出来了,找到我们,我才不敢给这种人摘呢!

 oh my god!那些人既然佩戴了这种眼镜,为什么事先不掌握一点基本的常识呢!?就算你不去问不去查,用成年人的脑子想想都知道吧,不用打针不用吃药,一年就几百块钱的东西,贴在你的眼珠子上,就期望一劳永逸啦?科技还没发达到这种程度吧!另外,那些人的眼睛是怎么长的,隐形眼镜的学名叫“角膜接触镜”,长时间贴在角膜上角膜不透气,是会干眼酸涩胀痛的,难道感知不到吗? 


02

因为婧依男闺蜜的事例就是眼镜店奇葩顾客的升级版,白天都在想这件事,婧依的男闺蜜好歹也是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本科大学生吧,不可能不知道隐形眼镜长戴不摘是有危害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归因是什么?另外一种是,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眼人看来触目惊心。仔细想了想,对于这类事情,真的不存在什么外在环境因素,如果说有,那也是,可惜了了没有如我一般,听到了这么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那么行为产生的根源更多是来自个体的内在归因。大致有这么两个方面:

第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大体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不幸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以致得过且过,由于人类进化中留下的“避免不一致倾向”导致的“维持现状倾向”。另外在知乎上搜了关于此类问题的回答,热答不多,有一种声音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无关价值观,只是个人的信仰,比如那些置生命于不顾的极限运动发烧友,这种和以上婧依男闺蜜一类人根本是不同的讨论范畴。你总不能强掰说自己就是不摘隐形眼镜,为了挑战人类生理极限吧。

第二种根本就是“无知”,无知自然无畏,因为根本不清楚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而恰巧你的运气让悲剧暂时还没出现,于是更加印证了你最初的想法——看吧,果然没事!于是一直保持“无知”。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小学生互相怂恿,然后背着书包快速横穿马路,闪过路上疾驰的汽车,“幸运”地到达马路对面,洋洋得意哈哈大笑。而我那位同事因为一直习惯了这么方便的摘戴眼镜法,同时感受到似乎对自己的眼睛并没有造成影响和伤害,于是也就“没事吧”。


03

那么较为浅显的分析了此类人群行为产生的原因,于我有什么启发呢?

1、关于隐形眼镜。

去年八月知乎live付费收听了三甲眼科医生芋头的《关于隐形眼镜你想知道的所有问题》直播,收听了完整的音频,手写了笔记,也整理出了芋头的PPT,知道了适合我的是医院定制的RGP(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而不是现在一直佩戴的方便省钱的软型角膜接触镜。然后呢,就没有了……我不就是以上分析的那种“避免不一致性”心理吗,没有看到现在佩戴的软型角膜接触镜有什么特别不好,而且因为没有切身直接的对比,缺乏行动的动力。

2、关于行车安全。

对于行车安全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仔细反思了自己,虽然还算不错,开车初期有过几次刮擦后就真的把教训牢牢记住了,但是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①安全带使用。因为懒怕麻烦,而汽车自动设置安全提醒,于是安全带一直插在锁扣处,这样上车就可以直接出发了,表面看省了时间、避免了繁琐程序,这种做法养成的习惯就容易导致对安全的漠视。行车养成系安全带的好处,首先当然是提高行车时的人身安全概率,更重要的是,每一次出行前能形成有效心理暗示——要注意安全。其实每一次系安全带是一种仪式,对交规的尊重,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敬畏。

其实在这件广播事件之前的前几天,有一次下班开车路上突然就惊觉了不使用安全带的陋习,一直到现在刻意保持使用安全带的习惯,因为时间不长,还没形成条件反射,有时还是会忘记,但是意识到了,相信会一直持续下去。

②放慢车速。这么做的直接好处就是出现意外情况能够预留更多反应时间。“十次事故九次快”,如果要避免事故那就避免车速过快。那么这个车速有标准吗?我觉得时刻给自己绷住这个弦就好了,slow down!calm down!别人超车就让他超吧,反正我不急!后面车滴喇叭,我该怎么开还怎么开!上班怕迟到,那就早前起床早点出门啊……愿路怒族少一些!

③做一名遵守交规的行人。从驾驶人切换到行人身份时,更加明白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以及乱闯红灯乱穿马路的危险性。因为驾驶人清楚驾车时司机视野是有盲区的,白天当空的大太阳墨镜都挡不住的强逆光效果,夜晚对面行车的远光灯照的你眼冒金星……另外,驾驶人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因为闯红灯是要被扣分罚款的,可是行人表面上看偶尔闯闯红灯没什么大不了,坐在车里的人可是很清楚,且不说你顶着车流横穿马路多大程度影响交通,司机眼见等了很久的绿灯来了,一脚油门踩出去,看不到从角落里窜出的你。好一点的情况就是及时刹住了,司机骂骂咧咧内心一阵心惊肉跳……但我们不能保证自己每次都那么好运啊!


从身边的事例里多问问多想想,不止于“消费”这件事,一笑而过,或是一“喷”而过于己无益甚至对社会有害。比如因为早上无意中听到的一段广播,进行一顿消化,这篇文章能够减少世上一个“隐形眼镜”认知盲、少一个马路杀手,或是多一个遵守交通的行人……也就发挥了它的价值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一段“惊悚”广播引起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