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从科学的角度解释“杠精”?

约一百年前,鲁迅写过一篇杂文,名字叫《论辩的魂灵》,文中揭露了一连串诡辩的逻辑:

“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既然中国人生疮,你是中国人,就是你也生疮了。你既然也生疮,你就和甲一样。而你只说甲生疮,则竟无自知之明,你的话还有什么价值?倘你没有生疮,是说诳也。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你自以为是‘人’,我却以为非也。我是畜类,现在我就叫你爹爹。你既然是畜类的爹爹,当然也就是畜类了。”

鲁迅先生不愧是讽刺艺术大师,一百年前就预见了当今互联网上发生的一切:以上,不就是今天流行的“杠精”吗?

杠精有三种明显的特征:

第一:理解力不好,战斗力爆表

第二:表达力不好,存在感爆表

第三:别人说什么不重要,先反驳了再说

西蒙·巴伦科恩在《恶的科学:论共情与残酷行为的起源》中将这种人总结为“零度共情”者:

他们深陷在自我中心之中,且完全不懂谦虚,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得多。对于零度共情的人来说,所有交往都不是真正的交往,因为它们都是单向的。他们只顾自己宣讲,他们滔滔不绝地谈论自身,什么时候结束对话也要由他们说了算。他们不会对话,只懂独白。

杠精觉得别人都是错的,自己才正确。共情缺乏使他们的自我膨胀,不单是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和想法,甚至压根就不知道别人竟也有他们自己的角度。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共情力呢?

共情不仅仅是心理活动,它是一个生理的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说别人无法感受我们的行为,其实不是的,当你打哈欠的时候,你身边的人可能会被感染也会打哈欠,当我们看见笑脸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展现笑脸,人体神经系统中有一群被称为“镜像神经元”的神经元细胞,它可以让我们体验到别人的情感。

研究表明当人们观察到的场景与自身的过往经历越相似,镜像神经元就越活跃,所以当一个人不愿意出去社交的时候,人体的镜像神经元就会衰弱,甚至遭到损坏,所以共情不仅仅是一个心理活动,而是一个生理的过程,在网络上我们很难做到感同身受,但是在现实中却可以。

所以,要想提升共情能力,一定要回到生活当中去。

哈佛大学前讲师首创共情认知行为疗法,把共情能力论和认知行为疗法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告诉读者们如何用共情能力来揭开我们脑中扭曲的伤疤,如何在认知行为疗法的指导下从弯路走向正途,最终在社会繁杂压力的包围下取得生活的平衡。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从科学的角度解释“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