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与大米无关,谈一谈长久以来萦绕在我心中的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对待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
先附上我几年前收藏的一幅油画,作品名称:《距离》。
其实这个作品的名称并非是画家起的,而是我,而起名字的过程也有一段故事可以讲一讲。大概是2017年的夏天吧,范老师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个展,我去参观。那天,展厅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我因为对这幅画格外喜欢,因而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来看画的人中,很多人会在这幅画前停下脚步专注地看,看着看着,都会不由自主地后退,再凑近了接着看,然后有些人会离开,有些人会再后退了看,这观画的人流中有两个老外,行为最为典型,格外引人注意。
或许有些人认为这并不奇怪,因为远远近近地看一幅画是人们欣赏油画作品时惯常的行为,但我知道这并非全部原因---他们在欣赏展厅里的其它作品时,并没有表现出这么明显的行为特征。
我个人认为,导致观赏者行为变化的原因,来自于画中人物传递给人的心理影响。现在,请观赏者仔细体会一下:当你第一眼看到画中人物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她正在对你略带挑逗地微笑,仿佛在说“亲,你来了?”但当你试图靠近画中人物仔细观赏时,那人又似乎用略带警告的目光说:“走开!”这两种感觉是如此微妙,需要你反复揣摩才能感受到,这正是这幅画的精妙之处,也是让观赏者在潜意识里与画中人反复调整观赏距离的原因之一。
后来我把自己的感受说给范老师,建议他把作品的名字改为《距离》,他恍然大悟地说:“我一直想不到一个合适的名字,你这个《距离》再恰当不过了,说到我心里去了!”
关于这幅画的故事,只是今天话题的一个引子,是我要引出话题的一种方式:人人都害怕孤独,人人都想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心之间的距离,真得是越贴近越好吗?人心之间的距离,贴得多远多近才合适?
我在两年前曾经尝试写一部中篇小说,名字叫《安全距离》。这部小说的开头这样写道:恒星与恒星之间因引力而靠近,并在某一个距离上趋于稳定状态,他们保持着相对安全的距离缠绕飞行,但是,一旦这个安全的距离被拉近,这种稳定的状态就会被打破,迎接它们的,将是最终的毁灭,人心之间的距离,也莫过于此。
对于这个话题的答案,在我看来简单明了:人心之间是需要一个适当的安全距离的,任何越过这条安全界限的人,都是危险的。
我们都曾年轻,都曾恋爱,如果要论证一个观念的正确与谬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莫过于实证。例如,当我们年轻时,当我们在茫茫人海中初次遇见那个人,爱情的种子开始发芽,与此同时,孤独也开始在我们心中膨胀,其生长速度与爱情的挚烈程度总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因孤独而努力飞奔,势如飞蛾扑火,更像两颗星体因相互吸引而努力靠近,总有那么一个美妙的时刻,一个恰如其分的距离,让恋爱中的我们感受到无上的幸福,仿佛这生命之树就是为了这一刻永恒而存在。但是,当两颗灵魂继续靠近,碰撞也在所难免,每一次灵魂的碰撞和情感的撕裂,都只能会我们更加孤独。然而人性的本质从来都是自私的,孤独只会让我们的灵魂试图更加努力地去靠近甚至捕获另一个灵魂,而人心的距离靠得越近,情感的撕裂却愈发残忍,而灵魂也因此陷入到孤独无望的悲剧之中。
有多少爱情不是始于初识的朦胧而死于相知的真相?从这一例证我们不难看到:人心之间的距离是否适度,是何等重要的一件事!
又例如,我们也都曾为人子女,终将为人父母,每本教科书上都说“舐犊情深”,似乎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这个“距离”之说。真的吗?父母可以无限度地去爱子女吗?子女会欣然接受这种“毫无保留”的爱吗?还是用实证去说话吧。很简单,你回想一下吧,当年你青春年少时,是不是也曾努力尝试去挣脱父母的“毫无保留的爱”?你是不是也曾梦想着离家出走,到一个父母再也管不到你的地方?而多年以后,当你已为人父母后,你是不是也常常感怀:你是那么全身心地爱着孩子,可是他们的背影却正离你越来越远,甚至从来都没有回头看过你一眼?
爱可以是无私的,但从来都不应该是毫无保留的,更不应该是没有距离和界限的,当你的爱越过了那条看不见的红线时,恋人也好,孩子们也好,他们都会本能地抗拒,会远离你,就像一颗星体,他们本能地试图逃离你的引力圈,好回到那个安全的距离上去。客观地说,他们的做法没有任何值得指责的理由,正是因为我们这些亲人的“越界”的爱,驱赶着他们加速逃离我们。
这又是一个普遍而强有力的例证,虽然我们从感情上从来都不想承认。
我不想再举更多的例子,对于眼盲的人来说,你指给他看再多的山都没有用,他看不见山的存在;对于心盲的人来说,你指给他看再多的证据都没有用,他可以选择不看,或者视而不见。
大多数心灵鸡汤灌输给我们的观点,都是鼓励我们无私地去爱,但很少有人告诉你:没有距离的情感是危险的。
我们看过了太多因爱生恨而杀人或者自杀的悲剧,我们也看过了太多因亲情束缚而杀人或者自杀的悲剧,我们每年要看着多少孩子在父母“毫无保留的爱“中从高楼一跃而下?我们又如何理解那些“没有良心”的孩子们挥向“全身心爱着他们”的父母的利刃或者拳头?我们总是长于批判行凶者,我们很少去追究被害人的责任:跨越了安全界限的爱,还是爱吗?
何况看似美丽的爱,其本质上又何尝不是一种占有的欲望?
那么,什么样的距离才是人心之间的安全距离呢?科学家会告诉你,两颗星体之间能否保持稳定状态,取决于星体的质量是否相近;两个质量差异过大的星体很容易失去稳定状态,一个星体会被另一个所吞噬。我把星体间的质量相近类比为人与人之间的人格对等,我相信这个类比是恰当而且正确的。
正是每个个体相互独立而千差万别的人格,划定了人心之间的那条看不见的界限,跨越界限的任何行为,都会形成个体间的人格冲突,因而破坏人际关系的平衡,导致矛盾的产生,不和谐事件的发生。
【百度百科】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身组织。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自我改变
因此,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只有适度的距离才能保护人格的独立与平衡,也才能确保不同个体间关系的平衡与稳定,达到所谓和谐的状态。
如果我们去看身边的事例,你会发现,在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之中,我们常常会忽略掉他们的人格属性,从情感上觉得他们是“属于”自己的;在恋人之间的关系发展中,我们又常常希望两个人之间“亲密无间”,“无限忠诚”,甚至于“无条件地为对方做出牺牲”,这些看上去一惯正确的观点中,其实一直包含着巨大的危险---人格的剥夺或丧失,然而我们并不自知。
真正的危险从来不是你看得见的,让你感受到恐惧与压迫的,相反,它们常常深藏于我们的惯性认知中,从内部吞噬掉我们自身。
普遍存在的,未必合理。
什么是人心之间的安全距离?如何塑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我想用舒婷在《致橡树》中的几句诗结束今天的话题。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我想,这才是人心之间的安全距离法则。
愿我们也能基于此,慢慢学会爱的法则。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