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学习‖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古文观止》中的文章——欧阳修先生的《五代史伶官传序》。相信很多人对这篇文章都不陌生,因为在高中有学过。

文章第一段提出“盛衰主要在于人事”的论点。像这样可以举出很多例子,而文中所举的即是后唐李存勖得天下而又速失天下的事迹。

接下来第二和第三段主要叙述与李存勖相关的史实,以此来支撑上文中提出的观点。简单概括一下:李克用临终之际把三枝箭交给自己的儿子李存勖,并告诫他不要忘了自己的心愿。这时候的李存勖血气方刚,胸怀大志,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叮嘱,既报了父仇,又定了天下。可是没多久,李存勖便从一开始的“意气之盛”沦落为“何其衰也”的下场。这一前一后不同人生处境的大转变,对应了上文提出的观点,所谓“盛”也在人,“衰”也在人,也许有时运不济的成分,但更多还是咎由自取。

最后一段作者展开议论。作者首先引用《尚书》中“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名言来充实自己的论证,接着提出了两个非常有名的观点:一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二则“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在作者看来,李存勖的衰败下场并非仅仅是数十个伶官造成,更重要的是他沉溺于安逸之中,危如累卵而不自知,以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揆诸现实,殷鉴在前,李存勖盛衰的经历值得我们反思。从一个人的角度来看,如果一味地贪图享乐,而不思进取,长此以往,危害渐渐凸显出来;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不懂得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不懂得未雨绸缪、与时俱进,那么容易落得个“落后要挨打”的下场。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千里之堤也许能挡得住外面不断袭来的汹涌波浪,可是却难以挡得住内部小小的蚁穴的腐蚀,所以,危机很多时候都是从内部开始的,于是乎在内忧外患之一,崩溃的局面发生也只是时间问题。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段很经典的台词,现在读来仍觉得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就是在这乾清宫!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们当中,咱们这儿烂一点,大清国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呀!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哪?忘了!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地盯着你们呢!

总的来说,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先生的文采斐然,可以学习到相关的议论文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这两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文学习‖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