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很多孩子在看书学习的时候总是坐不定,刚写两行字就想着出去玩,少盯一会儿都不行。
练琴的时候,老是走神;玩电脑起来,完全无法控制自己,一玩就超时,不让玩了,就会捶地哭闹……
有趣的“棉花糖”实验
在上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 Walter Mischel 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首先招募了600多名四岁的儿童参与这个实验,在实验开始时,他在每个孩子面前的桌上都放了一块棉花糖,并且告诉孩子们:
“他需要离开房间15分钟,等他回来时,如果棉花糖还在桌上,那他就会再给孩子一块棉花糖,作为奖励。”
结果是,每三位孩子中就有两位吃了棉花糖,有的孩子在房门关上后几秒钟就迫不及待地吃掉了,有的等了一分钟、有的等了五分钟、有的甚至等了十三分钟。
而没有吃的孩子,他们会看着棉花糖,不断往后推,甚至舔上一口,或者通过唱歌、踢桌子、闭眼睛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14年后,他找到了当年参与棉花糖实验的孩子进行了后续调查,他发现当年可以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普遍“更具有竞争力”——可以进入好的大学。
高考(SAT)成绩也比吃了棉花糖的孩子平均高了210分。
至此,他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发现:自控力,也就是延迟享乐的能力,是决定孩子今后成就的一个关键因素。
过了一段时间,曼彻斯特大学的Celeste Kidd,重新改良了这个实验。
在引入“棉花糖”实验之前,她将孩子分成A、B两组,同时让孩子们和她的同事一起画画,旁边放了一盒用过的蜡笔。有一位同事会告诉孩子们:
你们可以现在用这些旧的蜡笔,或者稍等一下,她会去拿一些全新的更加漂亮的蜡笔”。
几分钟后,A组的那个成人拿着全新的蜡笔回来了;而B组的成人空手回来,和孩子们道歉,说,“对不起,我记错了,我们没有新蜡笔了。”
同样的情况又重复了一遍,这次是许诺有新的贴纸,同样的,A组的孩子得到了新的贴纸,而B组的成人又再一次道歉。
经过这两次前期的“热身”后, Kidd开始引入了“棉花糖”实验。结果非常令人震惊,A组(也就是成人两次都兑现承诺的那组)的孩子通过测试的比例要比B组的孩子高出四倍。
如何避免孩子掉进“棉花糖陷阱”
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未来
家庭环境并不仅仅是指物质条件,更多的包含了父母为孩子营的造的家庭氛围。
如果家庭能给孩子稳定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通过忍耐可以得到第二块棉花糖,孩子大概率会选择等待;
如果家庭环境不够好,孩子会觉得连第一块棉花糖都有可能会消失,那么他大概率就不会选择等待。
不走极端,帮助孩子学会等待
真实的社会环境根本没办法满足一个人“要什么有什么”的欲望。
父母只要不是过分溺爱,就不会让孩子产生“想要什么,就得来什么”的妄想。
我们要相信,孩子是很聪明的。只要给孩子一个真实、自然的环境,不刻意不强求,孩子会懂得并不是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相信孩子,不盲从不偏听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最清楚。所有的育儿知识,都只是自己养育孩子的参考。
真正决定如何教如何养的,是我们自己。不能被各种各样的育儿理念弄得晕头转向,反而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
育儿是一条没有止境的路,不管是教育方式还是我们自己,都是在懂得更多、实践更多的过程中不断迭代,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