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母亲未曾谈起的事:说与不说,都是一种聪明的选择

成长过程中的伤,就算跟母亲促膝长谈,也于事无补。虽然大家都说“为母则刚”,但再强大的母亲也不是万能的,每一个母亲也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人,她自己的一生亦有无数的伤痛,又如何能弥补这世间所有的缺憾呢?女儿与母亲不只是生命轮回,子女不会100分,所以父母也一定不会100分,这世间谁能100分呢?

其实读《与母亲未曾谈起的事》,觉得有一点点煽情。把母女那些悲伤的心事写在纸上,虽不曾放大,可是对于敏感的读者来说,会又一次撕开心伤。那些伤心是填不平的,而撕开一次,就又多一层记忆。小时候,我们原本就是跌跌撞撞奔向父母的怀跑,如果生活是双面镜,父母又何曾不是跌跌撞撞奔向自己的生活。人生就是这样,而“未曾谈起的事”,才是真正最动人的部分。不谈起,记心底,才是两代人互相传承的一种节奏。因为有一天我们终将懂得父母,那一刻我们不再有怨恨目光,也不再奢求父母的回顾和改变,不再奢求父母为曾经的错误承担责任,或者道歉,或者任何表示。这一天就是我们也变成父母,变成那对无奈的成年人,变成下一幕场景中角色转换的人。

我很早就知道,父母的家庭模式具有“遗传”功能。无论我们多么想摆脱,多么不想承认,我们有很多东西,都是在无限重复父母的模式。“原生家庭的伤”不是说无法跨越,而是一想到“逆天改命”的人有多么难为,就只能接受自己身体和灵魂里早已烙印的一切了。

总有一天,我们将作为真实的儿女,面对真实的母亲,说出真实的自我。

读了《与母亲未曾谈起的事》,我也试图跟母亲交流一起东西。我发现还是很难,我们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她落后的视野和对一切新鲜事务的未知,导致我们在“共情”这件事上,变得画蛇添足。我想明白了,对于父母,对于往事,尤其是内心深处的伤痕,最好还是深深隐藏吧。聊不出来,也无法把“当所那个孤单的自己”真正等同当时的想象,也就是说,曾经的那种“我以为的伤”未必真的那么伤痛,而如今的“我自己的所有不如意”也未必全部都跟父母有关。放过父母吧,没有走好的每一步,都终将只是自己的错。而你只所以成为“今天的自己”,那也必须是自己的所有选择所成就的而已。

《与母亲未曾谈起的事》是一本很感人的合集,捡拾深藏心底的母女间的深刻往事,以作家通透敏感的情绪表达两代人的相处问题,非常温暖动人的文字,非常震憾人心的讲述。15位欧美知名作家试图打破沉默的枷锁,向母亲坦露那些无法言说的隐秘,而完成这样一种跨越时间、跨越人生山海的“表白”和交流,其实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反正我还是做不到。在这个吐露自己隐秘心声的过程中他们也揭开了尘封已久的心结,仿佛穿越了时空又回去“拍了拍”那个幼小软弱的孩童时代的自己,以洞悉人生更多秘密的思考会晤了难忘的成长时光,也同时试图缝补与母亲间的感情缝隙,成全了母亲,也成全了自己。这必然是一种相互间的治愈,只是这种相互释放的机会,还是需要思考成熟和慎重操作。如果不是作家,如果没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其效果必然会打折扣。

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而“学会表达”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啊。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自己能完全读懂已经很难,让已然走过去的母亲回头理解一遍,也绝非易事。所以每个寻求治愈的成年人,当你准备好袒露 “难以直言的隐秘”的时候,我虽然会为你击节叫好,但还是会提醒你注意分寸、时机和心态。

菲尔盖特说:“母亲是我们的原乡所在,这也是我们拼尽全力试图返回她们所在的原因。”打破沉默是一种解脱,承认我们长久以来无法说出口的话,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来治愈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以及,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其实,你需要勇敢,需要强大,还需要一颗更加丰盈的内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母亲未曾谈起的事:说与不说,都是一种聪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