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角度看教育

      今天,用经济学分析一下教育这个问题。

      教育问题非常宏大,复杂,和深刻,哪怕是稍微全面点的分析,都可能需要一本书的篇幅;所以,这里只是从纯粹的经济学角度出发,论述一下教育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和原则。

      经济学是一门从经济的角度来回答“怎样才是一个更好的世界”这个问题的科学。所以,当用经济学来分析教育的时候,要回答的问题只有一个:怎样才是更好的教育?

     社会科学领域,讲问题很容易,扫地的大妈都可以讲出一大堆;分析原因,讲道理也非常简单,太多的都可以张嘴就来;真正困难的是,给出举措,并证明给出的举措是真正有用的

       如果仔细的看很多人文社科领域的文章,或者网上很多大v的相关的视频,就可以看到,这些人讲问题,分析原因都头头是道;但一谈到怎么解决,要么语焉不详,要么软弱无力,连自己都说服不了,遑论说服别人。

      回到正题。

      回答“怎样才是更好的教育”这样的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经济学研究的,是效率;它的目标,就是投资-回报比最大。只不过西方经济学的最大化,是利润的最大化,而《规则论》的最大化,是需要的满足的最大化而已。

      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本质上,就是一个国家,换句话说这个国家的所有人,为教育进行了投资。这种投资,不可能有商业的回报,也就是利润,教育基本上都是亏本的。那么,教育上的投资,合理的预期回报应该是什么呢?

  一句话总结,就是培养出可以给这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做出正向贡献的人

   而要做出正向贡献,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有做出正向贡献的能力,另一个,则是为国家做出正向贡献的意愿。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国者。

我们可以用营销上常用的波士顿矩阵来分析一下,教育应该实现什么目标

以爱国程度作为纵轴,以能力作为横轴。


    爱国,能力也强的人,是“英雄”,或者“栋梁”,这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不爱国,能力又不行的人,就是“垃圾”,可以忽视,犯法了就清理掉,反正翻不了天;

     不爱国,能力强的人,就是“汉奸”,“败类”,必须立刻清理门户。这里要着重提的一点是,当汉奸也是有门槛的。如果能力不行,还是不要想着认贼作父,抱别的国家的大腿吧。

     而绝大多数,都是那种能力上很平凡,但骨子里热爱自己国家的人。他们构成了这个国家真正的根基,因此,是“基石”。

       一个不爱国的人,会爱什么呢?要么只爱自己,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么爱其它国家,成为恨国党的一员,或者汉奸买办。这两种人,要么腐败堕落,要么出卖国家,给国家利益带来的损害最大,回报必然是负的

     而爱国的人,不管能力大小,给国家带来的回报则最起码是正值,大于0

    所以,从经济学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培养出爱国者,必须是教育的第一核心目标

      当以这个目标作为标准来衡量教育体系,很容易就可以得出:

     首先,不爱国的人,没有资格成为教师,教书育人。

     其次, 爱国教育应该在教材中占据核心的位置:任何作品,只有符合爱国的标准,才能够被教材采用。

     第三,如果一个教育体系,培养出的爱国者的比例不够高,那么,无论如何,这个教育体系都只能看作是失败。但对于这一点,几乎所有的人都忽略了。

     至于怎样才叫爱国,这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详细讲,只简单说一说其中一个常见的子问题:思想多元化。因为很多不爱国的东西,比如说,毒教材,最常用的辩解和搪塞的理由,就是“思想多元化”。

    这是纯粹的胡说八道。

    做生意的都知道,任何生意都可以做,但亏本生意不可以做,这就是底线。所以,即使从最纯粹的经济学角度说,教育的底线,就是爱国。像编制毒教材这类行为,就好比企业里的某个人去投资一个必然亏钱的项目,当然要被制止。

孩子们要茁壮的成长,确实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无论如何,这里面不包括毒品。

  教育的第二个核心目标,就是培养有能力给国家发展带来正向帮助的人

    那么,什么是能力?怎样衡量?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基本素质,比如说,识字,写写算算,基础生存能力等;

                              一技之长,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多数人经过培训就可以掌握的,比如说,开挖掘机等;一类是需要天分+培训才能够掌握的,比如说唱歌,踢球等

                               还有一点,就是发明创造

     第一个点,主要说的是小学到高中的基础教育。

     社会上一直有美国的教育好,还是中国的教育好的争论。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以相对科学的评估中国和美国的教育体系孰优孰劣,以及优在哪里,劣在哪里

      中国的教育体系还是有自身优势的。在知识积累越来越多的今天,基础教育不能完成,基本素质都没有,实际上就相当于文盲。“快乐教育”的结果,就是文盲太多。本质上,“快乐教育”其实是在制造严重的教育不公平。换句话说,中国教育体系在教育公平方面,比美国好很多。

     但是,中国教育体系的缺失,是过于强调读书,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差,身体素质差,人际沟通能力差,等等。而这些东西,都是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这就是在中国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至于校外培训,也是过多的关注了书本知识,以及某些特定技能,结果就是8000万小孩学钢琴,但是小孩在家里,油瓶倒了都不扶。

   减负之后,校外机构真的没有机会了吗? 当然不是。

    父母对于孩子的健康和全面成长还有很多需要: 性格培养,天分发掘,动手能力,哪怕只是让童年更加快乐一些,都是需要。满足这些需要,就是校外机构的机会,只是要定义出合适的产品和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而已。

     校外机构存在的价值,是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而不是通过贩卖焦虑,给孩子们硬塞补习课。

    第二个点,一技之长,说的主要是职业教育

    关于职业教育,这里提出一个观点:不应该是读书不行,被淘汰了之后再进入职业教育,这绝对走偏了。职业教育第一要做的就是,和现在的主流教育一起,打基础的同时,做好天分和兴趣的发掘,然后再进行引流,注意,不是淘汰分流,是引导流向,让有天分的人去接受可以让天分得以发挥的,相应的教育。

    可能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谈到教育,就不可能回避教育公平这个话题。

     为什么要追求教育公平?

     从经济学角度看,越多的人受到有质量的教育,整体而言国民提升的能力就越多,对国家的正向贡献就越大,教育的投资回报就越高。

     但是,什么是教育公平?怎样才能实现?这个问题其实人类一直在探索,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找到完善的解决方案。

     中国的高考公平吗?某些角度上讲,它是非常公平的:完全凭分数说话,分数高就可以上好大学,不需要家里有权或者有钱;而且,即便有权有钱,没分数也不行。

      但从某些角度上讲,它又是非常不公平的,这里讲两点吧。

     首先,高考,考的是做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天生的-有些人强,有些人弱。换句话说,高考只考一种天分。没有这种天分,其它的天分不顶用。

      所以,高考和用3000米成绩考核所有运动员,或者用爬树技能来考核所有动物,是一个道理。这公平吗?

       而因为高考,整个教育体系,都把资源集中在提升做题能力上。其它的天分,获得的培育资源很少。这公平吗?

     高考的机制下,大学最后录取的,是短板最少的人,而不是高校真正需要的,某方面具有好的天分的人。比如说,高校的数学系,要的是数学天才,它一定不介意自己的学生英语差一点的。但是,不好意思,英语差,进不了数学系!这公平吗?

      其次,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现在的教育体系,是一套淘汰体系,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采取怎样的策略,有一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有一半多的人,必然上不了大学被淘汰掉。我们经常说,大学生毕业后就失业,但有谁关心过,那些数量更多的,没能上大学的人,他们的就业和前途?公平的淘汰掉,就是公平吗?

     至于说职业教育..职校里的老师,难道不也是被淘汰下来,去不了高校,只能到职校去上班的吗?..

    强调一下,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处于成长阶段,需要受教育的人;

                      教育系统的责任,应该是给所有的孩子以成长,以出路,以希望。

                      教育不应该是冰冷的,它应该像阳光一样, 照到所有人的身上,温暖每一个人。

    因此,更好的教育公平是,不上大学,和上大学,都拥有同等的,丰富多彩的,可以通向成功的路径,看天分,看兴趣,看努力。

    这不是单纯的教育体系能够做到的,需要和就业体系配合。

   就业体系让有能力的人可以有发挥的地方;而教育体系,则是把天分和潜力变成能力。

   教育公平的结果,是就业公平。

    教育的第三个核心目标,是探索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这个目标,本质上是第二个目标的衍生,也就是能力的第三点,发明创造。但这一点,很值得单独拿出来分析和论述。

    探索未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英群体的责任。而培养出这样的精英群体,理论上,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

    如果一直不能培养出大师,那么,高等教育体系一定是有问题的。

     科技创新,本来应该是高校占据主导,但现在反而是企业成为了创新的主力,这很荒唐。这一点上,不光中国,国外也是如此,只不过中国更加严重罢了。

      为什么培养不出大师?

      问题出在利益上。高等教育体系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很大问题。

    人性不变,任何人,都是屁股指挥脑袋。利益决定了选择。大学里的导师也同样不能例外。

     那么,决定大学里导师升职加薪的东西是什么?

    发表论文,做课题。

    培养学生呢? 没人管,自然就没人关心。

      当学生的培养和导师的绩效没有任何关系的时候,让导师关心学生的成长,简直是天方夜谭。这种没有培养的体系下,想要出大师,只能撞大运,指望一个百年一遇的天才自己冒出来。

    解决的办法其实也不难,理顺利益机制就可以。

      在企业当中,员工一般有两条发展道路,一条是“专家”,一条是“管理者”。这两类人在企业中的待遇,地位,发展前景,都差不多

      同样道理,高校教育体系里,导师的升迁路径,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专家”,专心做研究;一类是“管理者”,主要的责任是培养学生。

       两类导师的考核机制应该不一样。第一类考核的,是自己取得了什么成就,而第二类,则考核培养的人取得了什么成就。

        这种评估体系下,一个导师能不能带研究生,博士生的标准,就不再只是自己发表了什么论文,取得了什么成果,还要看能不能带好学生;并且,如果带的学生不能够毕业,或者成绩糟糕,那么这个导师带学生的资格就要因此受到相应的限制-既然不会带学生,那就不要带了,专心搞研究吧。

      而且,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现在高校里普遍存在的压榨研究生的问题。

       研究生被压榨的根本原因,是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是一种《规则论》所定义的强制性均衡关系:导师可以决定研究生能不能毕业,或者说,前途,但研究生对于导师,没有任何维护自身利益的手段。这种情况下,研究生自然只能对导师俯首帖耳,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

      不用担心能不能做到。能够从千军万马,层层淘汰中杀出来的,都是绝顶聪明的人,只要把利益机制理顺,不需要告诉他们怎么做,肯定做得到,办法甚至可能比你想象的还多。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个群体,至少是之一,所以,种子自然是好的;之所以很长时间出不了大师,根源在于土壤,以及环境。所以,只要高等教育体系的学术环境变得健康,我们期望的大师,迟早会涌现。

    最后,偏离一下经济学的范畴,聊一聊“师”与“道”之间的关系。

    所谓教育,就是“师”向学生“传道受业解惑”。

    因此,我们要“尊师重道”。

    那么,老师传的“道”,到底是什么?

  《规则论》的看法,哲学的本质是问题,具体而言,就是三个问题:

    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怎样才是一个更好的世界?

    怎样才是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世间的所有知识,都不过是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的尝试而已。

     但是,每个人,不管能不能,想不想,愿不愿意,最终都要对这三个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以思想,以言语,以行动,乃至自己的一生。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道”。

     所以,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亲身演示自己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自己的“道”。换句话说,这个“道”不是教师以老师的身份传递给学生,而是以榜样的身份传递的。

    这就是为什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个高尚无比的职业。

    所以,心怀龌龊者,请早早离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学角度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