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分流教育出台,孩子的教育成了家长心里最头疼的事。
网络上还一直在说人工智能将取代大部分社会劳动力,孩子长大将何去何从,家长们表示:
我很焦虑。
5点起床23点睡觉,妈妈在焦虑什么
“我的孩子要上小学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考得上,孩子是上公立学校好还是私立学校好?”
“双减政策落地,辅导班全面关停,孩子成绩越来越差,这样下去怎么考的上高中?”
“我有一笔钱,想留给孩子做教育基金,但是现在又想投资买一套房子,我到底该怎么办”
家长们无时无刻不在为孩子考虑,甚至为了孩子,每天生活在焦虑之中。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所以家长将自己的期望都放在孩子身上,强迫孩子去上兴趣班,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课外扩展。
孩子年纪还小,承受的压力却比成年人还大。可家长没有意识到,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得到的结果一定与自己的期望背道而驰。
40多个扫描员一夕失业,什么技能未来不会被替代
社会调查显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代替的岗位数量正在逐渐增加。著名企业家李开复先生在采访中表示:未来十年,至少有50%的岗位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孩子在不断成长,未来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那是不是意味着孩子以后的发展限制越来越多?
家长们常常担心,未来的社会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劳动力很多,工作岗位很少,所以,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获得珍贵的工作岗位。
所以家长不断给孩子施压,让孩子成为人群中最耀眼的一个。
但人工智能的产生是为了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而不是给人们增加生活的压力。所以与其现在自寻烦恼,不如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孩子根据兴趣决定自己的未来方向,说不定比父母安排的发展的更好。
16年读书,40年工作
却没有和家人相处的时间
我们这一生之中,花费16年的时间读书,40年的时间工作,中国的人均寿命是七十多岁,那么留给我们享受生活的时间还有几年呢?
你来到这世上一趟,不是让你来操劳的。
孩子也是一样,孩子白天上学,晚上写作业,根本没有时间和父母相处。
其实,高质量的生活并没有那么难,父母要先学会自己享受生活,才能和孩子一起享受生活。
周末带孩子去郊游,去爬山,去钓鱼,不仅能锻炼健康的体魄,还能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三岁练琴,四岁学奥数
孩子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吗?
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十岁考过钢琴十级。
父母们为孩子铸就了一个框子,将孩子一寸一寸的往里塞。
但孩子真的能长成父母想要的样子吗?只会养出一个又一个的“方仲永”罢了。
人工智能会取代一部分劳动力,但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是创造力。
父母从小将孩子的创造力扼杀在摇篮里,不正是让孩子失去了不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本钱吗?
让孩子自然长大,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养方式。
更多内容请关注【安融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