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会就会爱上的《长干行》

《长干行》

                长干行

                    【唐】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译文】

    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便同你一起在门前做折花的游戏。你骑着竹马过来,我们一起绕着井栏,互掷青梅为戏。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天宝元年(742)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后弃官而去,十四年(755)冬,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后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创作背景】

        此诗为李白初游金陵时所作,时间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秋末之后不久。长干,是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外秦淮河南。乐府旧题有《长干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二载有古辞一首,五言四句,写一位少女驾舟采菱、途中遇潮的情景。与李白同时的崔颢有《长干曲四首》,崔国辅有《小长干曲》,也都是五言四句的小乐府体,所描绘的都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男女青年的生活场景。这些诗歌内容都较简单。李白《长干行》的篇幅加长了,内容也比较丰富。


【赏析1】

      这首诗对商妇的各个生活阶段,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侧面的描绘,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运用形象,进行典型的概括,开头的六句,婉若一组民间孩童嬉戏的风情画卷。“十四为君妇”以下八句,又通过心里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小新娘出嫁后的新婚生活。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更以浓重的笔墨描写闺中少妇的离别愁绪,诗情到此形成了鲜明转折。“门前迟行迹”以下八句,通过节气变化和不同景物的描写,将一个思念远行丈夫的少妇形象,鲜明地跃然于纸上。最后两句则透露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阕诗的不少细节描写是很突出而富于艺术效果的。如“妾发初覆额”以下几句,写男女儿童天真无邪的游戏动作,活泼可爱。“青梅竹马”成为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又如“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写女子初结婚时的羞怯,非常细腻真切。诗人注意到表现女子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没有作简单化的处理。再如“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思妇内心世界深邃的感情活动,深刻动人。

 《长干行》的风格缠绵婉转,具有柔和深沉的美。商妇的爱情有热烈奔放的特点,同时又是那样地坚贞、持久、专一、深沉。她的丈夫是外出经商,并非奔赴疆场,吉凶难卜;因此,她虽也为丈夫的安危担心,但并不是摧塌心肺的悲恸。她的相思之情正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这些内在的因素,决定了作品风格的深沉柔婉。


【赏析2】

      通篇读下来,这口吻、这节奏,多像民歌呀。其实,《长干行》本来就是民歌的曲调,李白这首诗,属于民歌的再创造。所以特别清新,特别明朗,犹如一缕清风。

      为什么说这首诗是最具中国风的爱情诗呢?因为它描述的不是一份激情,而是一份长情。西洋的爱情往往是激情式的,比如少年维特遇到少女绿蒂,少妇安娜遇到贵族沃伦斯基,都是爱到翻江倒海,以生以死。这种感情激烈,也短暂。所以我们看西洋的童话,王子爱上公主,历经磨难,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故事也就结束了。因为轰轰烈烈的爱情之后的生活太平淡,跟恋爱的激情无法相提并论。所以,他们讲结婚是恋爱的坟墓,所以他们听到杜拉斯说“和你的青春美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会特别感动,因为这样的感情不寻常。

        但是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追求的不是一把火的炽烈,而且一江水的长情。长到什么程度呢?长到像这首诗里说的,从“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开始,直到什么时候结束?不是到结婚结束,而是两个人,一辈子,就这样相爱,相守,相思。

        具体看一下这首诗吧。这份长情是怎么开始的呢?这首诗,是以一个少妇的口吻,从追忆开始的。“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古代人长大之后就要束发了,男子戴冠,女子插上发笄。但是小时候,还没有束发,也没有总角的时候,头发就是自然垂下来的,这就是垂髫,也就是诗里说的,妾发初覆额。那具体是多大呢?就是三四岁的样子。小女孩三四岁,小男孩也大不了多少,所以才会拿一根竹竿当马骑,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的,还会唱儿歌,“骑大马,戴红花,喇叭吹响嘀嘀嗒。”一千多年了,一代一代的人,都这么度过童年。

        小男孩骑着竹马来找小女孩,然后两个人就“绕床弄青梅”,绕着院子里的井栏追逐打闹,互相争一枝青梅,这里的“床”和“床前明光的“床”一样,不是睡榻,而是井床,也就是围起来的井栏,。在古代,井就是家的象征。暖暖的春天,青青的梅子,天真无邪的孩子,这是多么纯净的画面,多么纯净的情感啊。所以,下一句自然而然就出来了,“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中国古代不是讲“男女授受不亲”吗?这两个孩子,又不是贾宝玉和林黛玉那样的姑舅兄妹,为什么能这样无拘无束地一起成长呢?因为他们“同居长干里“。长干,在如今南京市的秦淮河到雨花台一带,三国时候孙权父子在那里建立大市,成为商贾辐辏,船家聚集之地。所以这个小男孩和小女孩是商人的儿女,是市民人家的小孩。而市民人家的小孩,一般来说,比农家的孩子更活泼,又比贵族人家的孩子更自由,所以,这一对小儿女才能发展出这么无拘无束的感情,这种感情,我们今天已经概括成两个最美的成语了,叫“直梅竹马”“两小无猜。”

        这样相伴着长大之后,两个孩子自然而然地谈婚论嫁了。唐朝法定的婚姻年龄是男十五,女十三。这首诗的主人公,这个小女孩,在十四岁的时候嫁给了自己童年的伙伴。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哥哥妹妹式的婚姻太没有新鲜感了吧?才不是。诗里写的是“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平时熟悉归熟悉,一旦做了新娘子,小姑娘还是那么羞涩,就那么低了头,对着墙坐着,无论小伙子怎么叫,都不肯回头,这才是传统的中国女性,又淳朴,又娇羞,真美。

        然后呢?然后是“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过了一年,娇羞的新娘子才终于在情感上放开了,她是那么爱自己的丈夫,希望和他在一起,永不分开,直到化成烟,化成灰。这不就是《红楼梦》里贾宝玉的梦想吗?可是,生活哪有那么尽如人意!“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她总希望丈夫维够像庄子笔下的尾生那样,信守自已对心上人的承诺,哪怕大洪水,哪怕天崩地裂,也一直在原地不动,等着她,守着她。可是现实呢?现实是长干儿女,注定要过聚少离多的生活,丈夫注定要东奔西走,妻子注定要尝尽离愁。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小新娘十六岁的时候,丈夫要出们经商了。丈夫走到哪里,小新娘的心就跟到哪里 。她在家猜测,丈夫此刻可能要到三峡了吧?民谣说“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堆那么凶险,丈夫没事吧?“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时候,丈夫是不是也心生哀愁呢?

        因为一颗心追随着丈夫,所以,小新娘对眼前的一都失去了兴趣。“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自从你走后,我就很少出门了,你之前留下的脚印,现在已经长满了青苔,青苔那么厚,扫都扫不走,你走了那么久,秋天不知不觉都来到了。

        秋天到了,又如何呢?下一句:“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农历八月秋风凉,秋天最常见的黄蝴蝶又飞来了,连蝴蝶都能双双对对飞,为什么你要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春去秋来,草也黄了,花也落了,你再不回来,我也老了!小新娘最伤心的是什么?其实不是自己年华老去,而是我的青春这么美,你居然没能看到。处处从别人的角度考虑,这才是深情。

        从童年的明媚,到新婚旖旎,再到此刻的惆怅,接下来呢?接下来就是属于李白的感情了!李白在唐朝的诗人里,确实是最爽朗、最豪迈的。他说“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好像很郁闷了,可紧接着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的心太热,压不垮,打不死。这里也是一样,小新娘难过,也抱怨,可是接着呢?接着她的热情又回来了:“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你多早晚才能回来?一定要先写信告诉我呀,我会出门去接你,一直接到长风沙。长风沙在哪里?在今天安徽的安庆市,距离长干有七百多里,一接接出七百多里。这是何等炽烈的情感啊!

        这就是我衷心喜欢的中国式情感。古代中国人当然也是谈恋爱的,但是最深厚的情感,也许还不是恋爱的时候,而是在相濡以沫的过程中,在“一寸相思一寸灰”的思念里,在“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期待中,在“直至长风沙”的欢迎中。这就是长情。

      最后说说诗人李白吧。说到李白,好像大家最容易想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或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好像李白就会豪情万丈,就会笑傲王侯:。其实,李白之所以能够笑傲王候,正是因为他有一颗最天真、最纯净的心。有了这样一颗孩子一样的心灵,他才能做到“天子呼来不上船”,也才能理解青梅竹马的小儿女之情,所以,李白笔下的爱情,写的虽然是商家儿女的烟火人生,但是,却一丝烟火气也没有,一片天真烂漫 一派流水落花。这就是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另外,我们还要知道,古代中国人对商人的印象并不好,白居易不是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吗?但是,李白没有这份偏见,为什么?因为,他自己就是商人的儿子,他家从中亚一路经商,到四川落脚,他父亲叫李客,其实这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称呼,就是姓李的客商,好比我们今天说张老师、王编辑一样。所以,李白知道,商人也多情 也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赏析3】

      诗人李白写过许多反映妇女生活的作品,《长干行》就是其中杰出的诗篇。

  长干是地名,在今江苏南京。乐府旧题有《长干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二载有古辞一首,五言四句,写一位少女驾舟采菱、途中遇潮的情景。与李白同时的崔颢有《长干曲》,崔国辅有《小长干曲》,也都是五言四旬的小乐府体,所描绘的都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男女青年的生活场景。这些诗歌内容都较简单。李白《长干行》的篇幅加长了,内容也比较丰富。它以一位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自述的口气,叙述了她的爱情生活,倾吐了对于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它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深挚的情感的少妇形象,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这首诗对商妇的各个生活阶段,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侧面的描绘,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运用形象,进行典型的概括,开头的六句,婉若一组民间孩童嬉戏的风情画卷。“十四为君妇”以下八句,又通过心里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小新娘出嫁后的新婚生活。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更以浓重的笔墨描写闺中少妇的离别愁绪,诗情到此形成了鲜明转折。“门前迟行迹”以下八句,通过节气变化和不同景物的描写,将一个思念远行丈夫的少妇形象,鲜明地跃然于纸上。最后两句则透露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阕诗的不少细节描写是很突出而富于艺术效果的。如“妾发初覆额”以下几句,写男女儿童天真无邪的游戏动作,活泼可爱。“青梅竹马”成为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又如“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写女子初结婚时的羞怯,非常细腻真切。诗人注意到表现女子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没有作简单化的处理。再如“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思妇内心世界深邃的感情活动,深刻动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懂会就会爱上的《长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