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东野圭吾的解忧,便对写信有了一种向往,向往着某个地方有个人会解答自己的困惑,听到解忧要改编成电影,心里便充满了期待与担心
像所有的书本改编电影一样,每一个书迷心中都有自己的主角,可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众口难调,对于故事,任何角度都可以解读出不一样的故事,因为这样,文字才有了意义
在片头看到韩寒的名字,对这电影有了些许期待,韩寒的文没有华丽的文藻堆砌,机智泼辣,诙谐幽默,走心,他的话轻轻飘飘的就那么敲在你的心上,就是在嘈杂的环境中,也听得到那种震人心魄的回音
在期待与担心中,解忧上映了,其实还好,故事的主角是三个少年,是写信的人,是无名爷爷,是杂货店与彩虹公寓,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主线,主角的线没有那么明了,三个少年像穿过整个故事的风筝,那头有故事,那头有故事的人
终归是日本的故事,没有那么明了,有人影评说不够本土化,我可能是一千零一个读者,故事中的人相互见过又不熟识,时空交错又各有余地,故事主角有代入感,电影中以为给了我们答案,可那是早已注定的结局
电影的构图很好,有那么种安安静静的光芒,即使故事里的吵架也被融合,不带一丝心烦,就那么看过去,自己走过主角的人生,跟着哭跟着笑
秦朗的故事娓娓道来,文字想象的力量当被真真实实的在眼前看到,那就是我所认知的重生的词曲者,张维维唱重生的时候,演员真好啊,泪噙满眼眶,留下来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秦朗就在旁边,那把吉他又活过来了,那是一种信仰,前路并不会改变什么,可还一定要坚持梦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初读,想我如果在杂货店,告知秦朗如果他离开小镇,他会死掉,那他还会不会走。阿杰说的对啊,明明就不会改变什么的。即使秦朗留下来,重生没有传唱,那秦朗也会像死掉了一样,没有自己梦想支撑的人生也许比没有盐巴的饭更加难熬
男孩的故事好像给所有叛逆的孩子打上了一个烙印,家庭的牵绊纠缠,是多少人不愿面对的,用自己的视角切入,好像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与父母争吵的样子多么形象啊,在男孩离开父母汽车的时候,也许就是我们所期待的,那象征着我们做出的反抗,母亲声嘶力竭的哭喊,儿子在哪里,山路上的父母寻找,被逼债人追讨,山路上的车辆相撞,母亲再也没有醒过来,看到父亲写下遗言开车直直的撞进山崖,那一刻,他会想自己的儿子离开是正确的选择吧,冥冥之中给这场家庭逃亡画上了句号
男孩长大之后看到当初父母出事的报道,是悔恨吗?如果留下,现在不会知道真相;是庆幸吗?二十五年家庭的缺失,在自己的画作中那种孤独挣扎折磨,在男孩寄给无名爷爷的信中,看到那个男孩迎着阳光,那是初升的太阳,前路很长,会带着一份希望走下去
灯红酒绿歌舞场,每个年代都有花天酒地的场所,世人习惯了有色眼镜的世界,看到汪汪(迷途的汪汪)在孤儿院与孩子玩耍时的笑,那种已经被舞厅侵蚀的心不会再有这种发自内心的笑容,汪汪询问自己是否要做情人,要如何走自己的路,我想,不回信的话,汪汪也会有自己的答案,是的,就凭她在孤儿院里那么快乐
故事就像讲述了一个圈,以为要拆除彩虹公寓的少年破坏汪汪的家,而后停到杂货店门口,回信给了小城音乐人秦朗,秦朗收信时在凌晨看到汪汪,少年收到汪汪的回信,才有了后来的女企业家汪汪,收购重建公寓时,汪汪整理资料发现彩虹公寓的创始人张妈妈与杂货店无名爷爷是一对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情侣,在想要再投递信件的时候,写好的信被少年连同汪汪的包一起抢走
那封信是写给当初回答汪汪疑问的人的,是少年,这封信本就是给少年的
一个在二十五年后又开启的邮件箱,一个有答案的杂货店
所有纠结的人在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咨询只是想得到内心倾向的选择,最终的所谓命运,还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
抛硬币吧,它给不了你想要的答案,当你把它抛在空中的那一刻,你已经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