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姓的由来

《礼记·明堂位》言:“朱干玉戚,冕而舞。”

“朱干玉戚”是指红色的盾和玉饰的斧,古代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要作武舞,武士们左手持盾,右手拿戚,边跳边舞,营造威武悲壮的氛围。可见,“戚”在古时是礼器或舞具,而非作战的兵器。

《万姓统谱》记载:“卫大夫孙林父食采于戚,其支庶以为氏,望出东海。”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叫孙林父的人,谥文,也称孙文子,他是卫武公姬和的后裔,颇有声望。卫定公死后,卫献公继位,孙林父出任上卿。

在此之前发生了一件事:卫定公死时,朝中所有人都哀痛不已,卫定公夫人姜氏哭丧后休息,看到儿子卫献公没有悲哀之色,连水也不喝,叹气道:“上天要降祸给卫国了,这个人继位,卫国离亡国不远了。”朝中大臣听闻姜氏的感叹,无不暗自担忧。

孙林父在担忧的同时,比其他人早一步做出了行动。既然卫国不行,就向其他国家示好,为自己留条后路,防患于未然。

后来,孙林父与卫献公发生矛盾,孙林父失宠,由于之前建立的关系,他得以外逃并顺利投奔晋国和齐国。等到卫献公弟弟卫殇公姬秋执政时期才回到卫国。归国的他获封于戚邑。戚邑在当时是各诸侯国的交通要塞,土地肥沃,靠近黄河,有天险庇护,后代在戚邑繁衍,以封邑名称“卫”为姓,世代相传至今。

你可能感兴趣的:(戚姓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