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道德经》第二天:万物相对论



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闻(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二章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了美之所以成为美,丑的观念就因此产生;

都知道了善之所倚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没有有,就没有无,有无是相待而生的;

没有难,就没有易,难易是相待而成的;

没有长,就没有短,长短是相待而显的;

没有高,就没有下,高下是相待而倾倚的;

没有音,就没有声,音声是相待而产生和谐的;

没有前,就没有后,前后是相待而形成顺序的;

因此圣人顺应自然,崇尚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

任万物自然生长,而因应无为,不加干预;

生长万物,并不据为己有;

作育万物,并不自恃其能;

成就万物,并不自居其功;

正是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反而永远不会泯灭。

我的理解:

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大小,长短,美丑,善恶等等,没有对立面的存在,就不能体现出它的本源。

所以在生活中,也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每一件事,就如同塞翁失马,邻居本以为他是失去了家里唯一的一匹马,是件坏事,结果那匹马带回来了一群野马,失马也变成了好事。邻居以为有了一群马是一件好事,结果儿子因为驯马摔断了腿,有马又变成了一件坏事。邻居以后摔断了腿总是件坏事了吧,结果儿子因为断腿避开了兵役,又变成了一件好事。

在此系列事件发生时,塞翁一直都是人间清醒,别人以为的好他不认同,别人以为的坏他也不以为意,因为他知道,事情都是相对的,好与坏的区别在于和什么事情比较。

我一直都认同一句不道德但是十分在理的话,“通过比较的来的幸福,才是实实在在摸得着看得见的幸福。”

当你觉得自己生活贫困时,看看那些路边乞讨有了这顿饱没有下顿的乞丐;当你觉得自己的腿粗穿裙子不漂亮时,看看那些没有双腿只能坐轮椅的人;当你觉得孩子不听话气得不行时,想想那些因为无法生育到处去福利院寻找孩子的人……

这样的对比还有许多许多,所以当一件坏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思考,这件事就一定是坏事吗?或许,会发生什么转机呢?当一件好事发生时,冷静一下,考虑会出现的变故,防范于未然。

所以,以无为而应万物,不起美恶之想,不生有无只见,不有长短之争,不以道德自居自有,方才是为人处事之道矣。


你可能感兴趣的:(背诵《道德经》第二天:万物相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