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遇到“蠢”或“坏”的时候,不要先认定这是“坏”

01

我在2022年1月会举行一个《生财日历》共读,目前进入共读星球的人数已经超过3400人。我写了一篇文章《多想想自己还可以怎么赚钱》,每天都会挂在公众号下,有兴趣的同学就会自己报名然后加入。这不也快到2022了,马上也要开始了。02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读书会。如果你要参加,就扫码买一本书,就能参加了。这是不是很常规,很朴素的操作?但是我发现一个现象,在我举行的很多主题的读书会里,陌生网友都挺正常的,一般是没反应(估计也看不懂)。唯独一年一次关于“赚钱”话题的活动,总会引发一些奇奇怪怪的声音。我截图几个出来。

先不要往下看,说说你看到这些留言,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03

先讲一个故事,有一家人迎来了新的生命。朋友们纷纷去看望。其中有一个人听说某个人家里很热闹,于是也跑过去,敲开了门说,啊,我来和你说一声,这个孩子迟早会死掉的。

对于这个故事,你怎么看?观点一:这个人没有说错呀,孩子即使是刚刚生出来,也一定迟早会死掉的。观点二:这个人没有基本的人的同理心,不会分场景,而且没有任何礼貌。你觉得哪种观点,是正确的,更像人话?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理中客”,看上去理性中观客观,其实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反着人性说话,就能显得自己在独立思考。这是最没人性的事情。比如,家里有孩子出生,这是喜事,那你作为朋友表示祝贺,自然是社会交往的基本法则。结果,你一个陌生人非要跑去说“他会死掉的”,这是不是“没人性”?

比如,有个罪犯杀了人,这样的理中客跑过去同情罪犯,说他之所以能做出这样极端的事情,一定是有难以挣脱的痛苦,我们要表示理解与同情,受害人方面一定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没人性”?

这种没人性的话,在网络上挺多的。他们在敲键盘的时候会忘记自己也是人,也许他们不配。

04

再回到文章留言里,倒没有上升到“没人性”的层面,所以也没有必要扣个高帽子。但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认为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他们真的不知道,所以是在很认真的在提问,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倒可以认为是一种无知,但是态度又好。

第二种,他们未必不知道,就是有点不开心,感觉没有哄到,或者气不顺,于是要说一些话出来,而且非要跑到别人客厅里来说话。

第一种我归结为“蠢”,第二种我归结为“坏”。

我有一条法则,假如我们遇到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一定不要先把对方想成“坏”。这样一来,我们对世界会有更多的善意。

05

其实谈到“赚钱”的问题研究,就是到了经济范畴。马克思曾经说过,“经济学研究的材料,含有一种特殊的性质,那会把人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唤起,把代表私人利害的分神召到战场上来,成为自由研究之敌。”参见《为什么老板总是鼓励你加班?为什么社会告诉你一定要买房?——《资本论》第1卷揭露的秘密》。所以关于赚钱,总会看到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想法。人们在赚钱上往往会持有双标的看法。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赚到钱,而且是快速能赚到钱。但是一方面,又觉得别人赚钱是不应该的,尤其是看上去要赚自己钱的时候,就各种不舒服。对于我来说,《生财日历》是朋友做的产品,质量不错,而且我也需要,里面很多思路对我很有启发。所以除了推荐以外,还要花时间准备共读的内容。但今年我比去年更有奉献精神,今年就是让大家自己把日历买好就能参加了,简单省事。

06

人们在社会上生存,多多少少还是需要朋友的。朋友往往来自一致的价值观,互补或者相同的技能。像关于商业与赚钱方面,我觉得《生财日历》做得还是很到位的,而且也是这些年一路相互见证发展的。所以我愿意花费时间多做一些事情。你不支持你的朋友么?你有朋友么?

这些工作其实也会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我这里也放两张截图,这就是“两面说服”。

一个人相信一个理念,倒不是说只看支持的观点就够了,还要经得住反驳观点的考验。这就是劝退测试的重要作用,可以把那些要么“蠢”要么“坏”的,从你的视线里扫出去。

直播日历

你可能感兴趣的:(Scalers:遇到“蠢”或“坏”的时候,不要先认定这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