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就属于自己的代表课——读《公开课:炼就与生成》有感

与志红结缘,始于公开课。

那是在五年半前,晓琴,学校才貌双全的美术老师,闲聊时问我是否有兴趣与她一起上一节美术与语文相融合的课,并提到这一灵感来源于体校一个擅长中国画的语文老师,她的公开课文艺双生,令人惊艳。

据说,也是个如我这般爽朗、利落的湘妹子,且都对语文爱得深沉。当下,就对“陈志红”这个名字上了心。我想,灵魂相似的人终有一天不期而遇。

初次会面,是她来听我的公开课。

赴金鼎中学授课,晓琴是主角,我做好配合即可。已经磨过数遍的课,内心已不再忐忑,水墨画与古诗词的交融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慢慢铺展。波澜不惊中,下课铃声骤响,显然,我们,与孩子们,都无比享受这样的课堂。

评课环节,一眼就认出了志红,一袭白衣,嘴角的笑意让人忍不住想亲近。她说,从体校特意赶过来听课,只为学习。因为是美术教研活动,她并未参与点评。隐约间,只见她默默地坐在角落,认真地听,用心地记,沉着地思,我想,她的方向,就是我要追逐的远方。

正式认识,源于赛场上的重逢。

2019年5月,市青年教师能力大赛,我们在笔试的考场重逢。尽管之前并未深入交谈过,但当我发现那个让我仰望的人就坐在我前面时,难以言表的惊喜与激动让我鼓起勇气拍了拍她瘦削却有力的肩。她回过头来,一脸熟悉的笑意,仿佛我们早已深交多年,那感觉,好似“金陵人”在“天与云与山与水的上下一白”中偶遇张岱的欣喜。趁着还未开考,相谈甚欢,顺便,加了微信,从此,在朋友圈里,在公众号里,遇见更真实、更丰富的彼此。

更巧合的是,我们又相继在同一个工作室、同一个课题组、同一个研修营相遇。因为诸多的交集,我们在共读共写共研的过程中走向相知。

几个月前,她突然告诉我,她的第一本专著要出版了,名为《公开课:炼就与生成》。意料之中的一本书,因为这么些年,我一直在见证志红一节又一节公开课的炼就与生成。

迫不及待地在预售期就买回了这本凝聚了志红十余年教学智慧的著作。经历十余天的批注式阅读,再度为志红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充满灵气的课堂教学折服不已,更对她深入语文学科本质的思考与理念阐释高山仰止,如此种种,无一不体现了一个青年教师经由公开课实现专业成长的清晰路径。

教学《使至塞上》,读课程标准,查背景资料、研名家解读,只为确定教学思路;更是凭借扎实的中国画功底,打造出“诗中有画”的创意课堂;

教学《背影》,以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寻找色彩,整体感知”“阐述镜头,品味细节”两大任务驱动下,学生们化身导演,在文本里穿梭来回,与文本、与作者深度对话;

教学《海燕》,引领学生结合文本绘制”风云”图,把抽象的象征手法具象化,并鼓励学生把对海燕的领悟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由文到人,指向学生的精神成长。

书中每个课例,都附有志红深刻的教学反思及名师的精彩点评。经由这些对话,我们更能明晰一堂好课的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及评价标准。

志红精彩绝伦的公开课,还有很多,这本书,只是其中一个缩影。当然,所有的惊艳,都来自长久的准备。一节又一节烙上了志红印记的公开课,俨然成了她的代表作,汇集了她十多年来的厚积薄发。

打造属于自己的代表课,志红已经做到了,我还在路上。从教多年,我也上过无数节公开课,为何却不如志红的公开课这般令人惊艳呢?归根结底,在于我惰性使然,把公开课的结束当作了终点;而在志红看来,一堂公开课的结束,才是一场深度教研的起点。 

执教完《背影》公开课后,她并未迷失在无数的掌声中,而是理性地围绕这堂课,写出了一系列文章:《背影》教学带来的思考、《“色彩”解读文本》、《背影》教学反思、《“双影”透露出的生命情怀》、《精心设计下的精彩生成——<背影>课堂教学故事》、《背影》里的色彩、《色彩取镜,鉴赏感悟——<背影>活动课教学设计》……经历如此打磨,怎能不炼就出一堂又一堂极具个人特色的代表课呢?

王君老师说,没有代表课的语文人生,注定是遗憾的。我不想常怀遗憾,于是读完志红的这本书后,我也开启了自觉的“写课”生涯。最近,已在陆续整理上学期执教的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堂实录、学生作品、论文等文字资料,尽管过程着实艰辛,但确实收获满满。因为,通过及时复盘,我看到了课堂上易被忽略的困惑与不足,找到了下阶段需重点着力的领域与方向,进而实现自我的突破与成长。于我而言,志红的《公开课:炼就与成长》这本书是一种唤醒,唤醒了在公开课之路跌跌撞撞十余年之久却还一“课”无成的我,引领我走上一条在公开课的磨炼中自我觉醒、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赋能的专业成长之路。

志红的新书最大的价值是启发青年教师成为我们自己。一本好书,除了本身精彩,能让读者产生更多想法或许是更大的价值。志红的《公开课:炼就与生成》就是这样一本书。启发我们反思课堂教学,激励我们有勇气有魄力打造属于自己的课堂!

愿你我,都能如志红这般与公开课共生共长,最后炼就出属于自己的代表课,让我们的语文人生不留遗憾。

你可能感兴趣的:(炼就属于自己的代表课——读《公开课:炼就与生成》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