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什么的初步思考

        这一年的时间我们一直在探索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这里的语文教学不是狭义的课堂教学,而是广义的语文课程。自从去年和南明的一些课程合作,更是给我们构建课程体系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做课程的可能性。只不过那些海量的资源毕竟是从别人那里直接拿来的,如何将拿来的资源与我们学校的课程资源有机融合,真正形成我们自己的一套课程体系是我们一直在构思的。但是很多时候总感觉有一些思路,可是又有点抓不住的感觉。

        昨天听完课后赵校跟我说起了语文课程建构的事情,要从整体上进行课程的规划,规划课程的时候要有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其实就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很多时候我们说课程标准是对学科学习的基本要求,但是这基本要求也是课程创设的主要依据。但是回想我们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时候的课程设计没有明确对标,课程内容虽然繁多,但是课程目标的指向性不强。所以,如何让语文大课程中的所有子课程都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我们在构思课程体系的时候必须要去思考的。

        今天赵校又专门请了宋道晔老师来我们学校和语文组的老师沟通。作为部编本教材的参与编写者,在短短的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宋老师的指导也带给了我很多思考。

        首先语文课程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吃透课标的基础上,要对课标内不同学年段的五大部分进行深入研讨,从中找出课程建构的基本指导思想。因为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我们要以课标为抓手整体构建语文课程。

        其次,要用好部编本教材,部编本教材向我们传达了很多的信息,重视语文要素的学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视阅读的积累,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重视学生的写作,重视文学作品与文化以及道德教育之间的联系,寻找将文学的审美与“育人”之间的契合点。并且通过教部编本教材的这两年,也能明显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难度在增加。所以面对这样的改革,我们必须要以“部编本”教材为基本抓手,将教材中的优势部分进行统整,形成我们学校自己的特色教学。另外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我们学校的特色,找到部编本教材中目前还缺失的部分,进行有益的补充,打造出适合我们学校的语文校本课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千次确信,没有诗意的、情感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所以在具体的语文课程设置中,我们不仅仅是对课标和对当前语文学习的一个精准对标,还要想到语文教学必须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成熟的语文课程体系不仅要满足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人文的思想,加强对生活的感悟,提升语文学习的品质。

        所以,在进行语文课程构建的时候,分成三大部分,一部分是对部编本教材进行统整,结合课标精准定位,打造样板,力求每一节课都能精准定位,回归语文教学的本位。第二部分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拓展来源于对部编本教材的有益补充和拓展。比如说整合部编本教材的写作体系,做出一整套适合我们学校的写作课程,写作课程在低年级是读写绘、在中高年级进行读写一体的课程设计,让写作思维模型、写作方法的指导以及经典读写课程有机融合。再比如整本书的阅读,根据部编本的“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以及课本中出现的经典名著选段进行整合,做出我们学校的不同年级的整本书阅读课程体系。整本书阅读课程体系在低年级是绘本阅读以及童书阅读,在中年级是国内外获奖名著阅读,到高年级就是经典名著阅读与文言阅读。整本书的阅读课程体系与本学段的课标内容有机结合,并有必要的提升,目标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有效策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及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的能力。与整本书阅读课程相结合的是构建我们学校阅读测评体系。第三部分就是语文活动的设计,语文活动的设计一定是课程实施的成果汇报展。让孩子们在课程学习后能有明确的成果。语文活动也是为了拉动语文课程的更好落实。

        在语文课程构建是一定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课程体系的设置也一定是给老师们留有自己可以创意的空间,有余力的老师可以在自己的班级中将校本课程进行活化为班本课程,以促进语文课程的更好落地,也提升老师自我创建课程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文教什么的初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