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艾灸的取穴原则及方法
(一)总原则:灸穴勿多、热足气匀,最多1--2穴,有时也可因病情而取多穴。
(二)常用选穴法:
1、近部取穴(局部)
直接作用于患处,穴位都有区域性的就近治疗作用,如,腹部各穴能调理肠胃;头部各穴能治疗头部疾病。
2、远部取穴(循经)
艾灸于远离患处的经穴,是由远而近,以提高全身机能为主,改善局部症状的方法。
3、传统特效穴
如,肾俞与气海,可以固本培元;足三里与中脘可以宽中和胃;口苦取胆俞与阳陵泉等。
4、热敏反应点取穴
这一取穴法一定要重视,多在患处中心部位,不管是不是穴位找到就灸之。方法:在灸疗时,艾条离皮肤相同距离,它处灼痛难忍,而此处觉热流内注,极其舒服,此点就是热敏点。
(三)压痛穴在临床上的应用
古今医家对压痛穴都特别重视,称之为“病体最觉酸痛处”。压痛穴的应用在医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实践基础。
一般以在背部探寻为主,先看颜色,再用大拇指指腹先沿脊柱正中,次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各按压一次;先用适当轻力,徐缓均匀按压以便发现浅表反应点,再用适当重力按压,以便发现深层反应点,不可跳跃前进,用力过大或次数过多,反而达不到检查目的。
如有多个反应点,根据病情,取反应强的做为灸疗点或配一弱的反应点轮流灸之。
(四)阳光普照与百川归海两大取穴法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内经》。艾灸调疾,也是遵循阴阳之道。
1、阳光普照区
背为阳,心为阳中之太阳,“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内经》。督脉循脊中为诸阳之统帅,,太阳主一身之表,均循背而行。所以多种疾病均可在心俞及胸椎的两侧这一区域内,出现不同的病理反应点及现象。这是很早就被发现与重视的选穴方法之一,故将心俞与至阳这一区域称为阳光普照区,在这一区域内选穴灸疗称为阳光普照法。按取压痛穴方法取穴。
2、海纳百川区
腹为阴,肾为阴中之至阴,“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肾也”《内经》。脐下一寸之阴交穴,为任脉,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其两侧半寸则属足少阴之中注穴。肾为先天之本,生气之源,阴交与至阳均居于人身之重要地位。阴交对下腹及前后阴诸病,功用优异。脱肛便血,月经病,尿闭淋浊,腹胀痛,泻痢不止等均有良效。眩晕,瘫痪,四肢凉,下肢酸痛效果也很好。与气海临近,而功用也难分。故称在左右中注,为阴交、气海,这一狭小区域的取穴法称为百川归海法。
七、艾灸的优缺点
优点:
1、操作简便,灸师指导即可,可随身携带。
2、安全稳妥,最多也不过是皮肉受损,不会出现损伤内脏的意外事故。
3、适用范围广泛,对有些病症效果卓著,无须手法协助感传作用可自然发生。
4、作用面积较之针刺为大,取穴稍有偏差亦无大碍。
5、时间自由,经济。可长期施灸,获长远效果。
6、以温和灸而言,除禁灸穴及心前区外,全身上下几乎皆无禁灸之处。
缺点:
1、以直接灸而言,痛楚较大,皮焦肉烂,须多日保护,病人听而摇头,望而生畏,形成瘢痕,有碍美观。尤以女性皮肤显露部位。选穴受限,如颜面,心前区,阴部,手足关节部位以及浅表动脉与大动脉所在诸穴。均不宜直接灸,易造成不良反应。
2、以温和灸而言,有些慢性病例,必须长期坚持灸治。要求速效缺乏信心与耐心者,每不
易收全功。
八、禁灸穴及注意事项
(一) 1、“石门、关元二穴,针之无子”,这是唐代伟大医家孙思邈在《千金》上所述,相信药王是不会虚言的,但他没说灸之也会无子,可我们还是应慎重,应不灸为妙,因为可以选取同等功效的穴位代替这两穴。(未生育女性禁忌)
2、脊中穴在中脘的里面,灸完中脘不可再灸脊中,会使邪气没有去路,但单独灸之均无碍。只是此两穴不能配合灸。
3、妇女怀孕期,下腹部一般禁灸。但妊娠呕吐灸中脘穴效佳对胎儿也无不利。(灸至阴穴可转胎治疗胎位不正)。经期应视情况而定,无病不灸,有病根据病情可灸治。
4、二十岁前不要灸足三里,小儿更不能灸。
(二)1、阳虚阴盛明显的患者,长期足量施灸,少部分出现如口起泡、喉干痛目赤、困倦等症状,不用顾虑,继续施灸自会消失。这是阳气运行,阴邪化去的表现。这种情况出现更有利于疾病痊愈,为排病反应,不用处理,不是上火。
2、只在头面与上肢,反复长期大量施灸,口干鼻燥属常见。只要掌握适当的作用量与方式,完全可以避免。如出现,可用生地、麦冬、玄参各10克泡水喝。
3、长期在一个部位定点施灸,灸点的皮肤会泛灰褐色。但对人体健康无任何不利,也不会留瘢痕,停灸自会恢复正常肤色。
4、当年艾叶稍刚燥,陈年艾叶,温和刚柔相济,要优于新艾。
5、灸治前后一个小时,最好不要洗澡。
九、灸感三相–灸疗的重大发现
灸感的发生,须由艾之火气与人之真气,两相结合方可生成。其全部过程,可分为三个时相。相就是相连、相关与相承之意,也可以说是三个互相联系的三个阶段。这是灸法的重大发现与灸疗作用的客观标准。
灸感是患者在作艾灸时,自己身上所感应到的多种多样的感受。有时沿经感传,有时不是。如发热、发麻、蚁行、风吹、水流凉感及压重感等,当然是以发热感最多。艾灸时必须使艾热持续均衡,作用点集中,并达到一定的艾热蓄积量,才能出现灸感,发现和体会灸感的全过程。
这一个太平凡太平凡又极平凡而又极为重要的最基本环节,未曾被普遍掌握。这个因就结了一个果---灸疗的临床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这是我国灸疗大师周楣声发现提出的。
现在艾灸大多手持为主,且不断移动,或是用大片烘烤的方法,故不易激发感传与观察到感传的全部过程。
影响灸感的因素:
1、刺激量的蓄积,
2、年龄与性别的差异,
3、个体素质的不同,
4、时间和环境,
5、病情,
6、操作者的态度与信心,
灸感的出现,有时会有多种先兆出现,各人感觉不同。灸治时三相过程完整出现的患者,效果大多都很好,客观的说少部分病症收不到满意的效果。
(一)第一相(定相传导期)
采用改良灸具和连续施灸,灸感易于发生。感传线离开灸疗处向患处移行,患处在头就走向头,在足就走向足,可以自然出现,而且极其明显。常在第一次施灸时即可到达患处,有时需灸两次以上方能到达患处。
(二)第二相(作用发挥期)
当灸感传导到患处后,感应并不马上停止,而是对患处能发生极其明显的治疗作用。有时甚至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时则不能立即见效。感应以患处中心为强烈,其轻重强弱及时间长短,与病情的轻重缓急大致可成正比。
(三)第三相(下降终止期与循经再传)
当作用发挥期到达顶峰时,感应就逐渐开始下降,不会因为艾热持续感应也持续。一般间隔3—4个小时,感应才会再现。
人的身上有多处病变时,一处感应完,有时会在另一患处出现感应。
感传可以按照自己的投射方向,不受脏腑的阻隔,斜行直贯而畅行无阻,足以证明是“经络互通,主治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