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原子结构》教学反思

数据记录

      当我打开百宝盒数据的时候,我的第一直觉是这节课比较接近以生为本的课堂,因为课堂的资源全部来自学生。

课前回顾

        课前我倒计时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一道填空题,复习物质的构成。展示的时候我就拍四份学生的作品,有一份是全对的,一份是错的比较离谱,还有两份是部分错,主要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的构成这两个,虽然我们在新课的时候让学生观察模型,但到应用的时候学生还是错乱的,这个很正常,这时候我再次展示这两个分子模型,学生就印象深刻。

      接下来是新课内容!周末学生已经学习原子的发展史,所以我以展示学生作品来回顾。让学生初步感知原子的发展历程。本节课的重点是原子的构成。所以我在这块进行如下设计:先倒计时两分钟自主阅读课本内容,学生对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通过观看一个2分钟视频来直观感受原子的真实结构;然后再倒计时五分钟让学生用文字或图来表达原子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刚才吸收的慢慢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倒计时结束后,我就进行拍摄作品展示,学生在观看其他作品的时候再一次加深理解。在这个分享过程中,孩子们非常积极主动,都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中,有两位孩子还画了原子结构示意图,所以我特意拍了。那么,学生在对比文字、图画就会发现,示意图简洁方便。那原子结构示意图怎么画,我再倒计时两分钟让学生自己从书里找答案。我进一步板书模范画法,孩子们就好理解了。最后再倒计时两次,一次是简单的原子,一次是复杂一点的,由易到难,大部分孩子还是画得挺好的。这节课结束后,我走到学生中间,问了几个学生,他们做出OK的姿势,我看到了他们有成就感的样子。

        现在的课堂,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教师的讲授非常低效,所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动脑动笔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373】《原子结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