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泱泱大国催生出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至今仍渊源流传、生生不息。

      诸子百家生于动荡,长于乱世,却给动荡不安的春秋战国增添了一抹亮色,这一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术学派层出不穷,他们著书立说,游说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此时诸侯纷争不断,割据势力疯长,思想混乱,诸子百家思想就在这样的大变革、大动乱中产生并不断发展。而儒家思想从众多学术流派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现在仍然处于不断的继承发展中,甚至被全世界的人民所喜爱。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划时代的历史变革中,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最初由孔子提出“仁”和“礼”,他认为君主应该对民宽恕,施行仁政,他认为以仁治国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理想境界,仁治的根本要求,在于统治者需要时刻保持一颗仁爱之心,用博爱的精神去治理国家和人民,并且将仁爱之心贯穿国家治理的各个层面。《论语》中说:“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里孔子希望统治者将心比心、不要对百姓施以暴政的理念可见一斑。另外他还提出了“因材施教”,认为对待不同的学生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另外他主张学术下移,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社会中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深,这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发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也为诸侯割据争霸添了一把柴。只可惜当时孔子儒家学派提出的仁政思想并不符合统治者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的需要,因而他游说各国也没能得到重用,不过他教出的弟子中也不乏政治家、思想家,后来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乎丘明”也论证了君王的存在应该是为百姓谋辛福,虽然没能得到统治者重视,但无疑对儒家思想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另外孟子又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认为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性善论学说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唯心主义色彩,但孟子强调君主要善待人民,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这在当时十分具有进步意义。再到后来,荀子作为孟子的学生,同时又吸收法家思想,提出了“隆礼重法,礼法并重”的主张,希望实现重建礼制以及恢复社会秩序的政治抱负。除此之外,在天人关系上,“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体现出他思想中的积极进步意义,与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不同,荀子认为“天”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运行的自然,而人世间的吉凶祸福不是 由“天”来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掌控产生的,人要做的就是明天人之分,应天而治。这种思想对于当代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在天地之间,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但同时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必须受到天地间规律的制约,这样才能达成相对的天人和谐。在人性上,他又提出极具代表性的“性恶论”,在他看来,人的天性中是带有恶的,礼义等善良的品性德行是靠后天个人的努力得来的,而不是人天生就有的,人如果想要达到“至善”,就要用人为的礼义法度来压制人的恶性。这一思想与孟子的“性善论”截然相反,但对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养成也起了积极的意义。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艰难曲折,儒家思想达到高潮成为正统是在汉武帝时期,儒学大家董仲舒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的主张,将儒、道、法、阴阳五行等多种学术思想相融合,建立起了新的儒学体系,他认为大一统是大势所趋必不可挡,而要维护政治上的统一,必然要先实行思想上的统一,因而提倡罢黜儒家以外的其他学派,他还将儒家思想神学化,“君权神授”就是最好的印证,他主张君主集权,但又害怕君主过于集权施行暴政,因而又补充了“天人感应”作为限制王权的条件。另外还有“三纲五常”的提出,对于巩固君权、
维护统治秩序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虽然董仲舒的“独尊儒术”和“三纲五常”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但他对于儒家成为正统的贡献不可否认,儒家经典开始成为官方教科书,兴办太学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汉武帝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起了地方教育系统,这些都对汉代以后的教育学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儒学发展到新的阶段,成为官方正统哲学是在程朱理学时期,理学代表人物程颢、周敦颐等人在思想理论层面大胆地进行创新发展,吸收融合了道教佛教的思想,理学家们开始思考世界的本原和人生的价值,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同时秉持并强化传统儒学在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的作用。名士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目的就是为儒学构建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理论体系。这一时期,形成了许多儒学复兴学派,但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是理学,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北宋的程颐、程颢兄弟以及南宋的朱熹,又被称为“程朱理学”理学完成了儒学思辨化、哲理化的进程,构建了一套包括宇宙观、价值观、人生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完整理论体系。理学的核心是“理”,理学家们利用“理”来认识世界,认为“理”是自然界的根本原则,后来又把“理”引申为社会原则,即儒家倡导的基本社会价值观——三纲五常,这使得儒学在提高自身价值的同时,又强化了伦理道德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对于如何研究“理”,理学家们给出了明确答案——格物致知,即通过探究万物来认识天理,并按照理的原则行事。这一原则表现为在自然界探究万物的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去实践;在社会上遵循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按照道德秩序生活。在这一时期,儒学完成了思辨化、哲学化和平民化的过程。
        儒学发展至今,在社会教化方面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儒家提出的仁、智、礼、义、信作为一种道德教化规范为人们所熟知崇尚,在今天,世界各国各地都设有大大小小的孔子学院,孔子的言论也被记录在《论语》一书中世代流传,各儒学大家像孟子、朱熹等人也被人们传颂。除此之外,儒家的教育思想成为了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对现代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的教育不仅需要面对未来,同时也需要继承儒家教育的优良传统。而“天人合一”的理念为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广阔的思想文化基础,这也是“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理论来源之一,也让人们对大自然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总之,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诸子百家的代表,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潺潺流淌,生生不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