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嫁给一个生活白痴,我是如何经营婚姻的?

在外国文学界里,有一种说法:杨绛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和“成就”,其实是钱钟书。

杨绛自己也说过,“我一生最大的功劳,就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让钱钟书的天性没有受到压迫,没有受到损伤。”

在大家的认知里,一个男人把老婆宠成公主,是正常的。

毕竟,男人为女人扛起一片天,正是有男子气概的体现。

然而有个女人,却终其一生努力让自己丈夫天性中的淘气、天真、痴气,得以保留。

钱钟书这样评价自己的妻子杨绛:绝无仅有的结合了绝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这两人的婚姻,不仅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知识分子的模范婚姻,到了现在都依旧被人们称颂。

杨绛女士无论是文学造诣、为人秉性,都十分出色,她在婚姻经营理念,更是值得我们每个女性学习。



一、心智成熟,慧眼识人

1932年,清华园的古月堂前,钱钟书对杨绛一见倾心,开始书信来往。

不久后两人成了男女朋友。

这期间还有一段小插曲。

钱钟书的家人为他订了个婚,他一直不同意,又找不到拒绝的理由,直到他遇见杨绛。

而杨绛当时也有一位相识已久的追求者,自认为有资格当杨绛的男朋友。

有时,爱情真的就如同丘比特之箭,认准方向射出去,就没有任何退路。

钱钟书说,我没有订婚。

杨绛说,我没有男朋友。

寥寥数语,没有所谓的欲擒故纵,没有所谓的口是心非,更没有所谓的矜持含蓄。

这样坦坦荡荡的开始,正是他们婚姻能长久的原因之一。

此后,两人开始了长期的书信来往。

钱钟书对杨绛是一日不见,思之如狂。

杨绛却很是冷静自持的。

她在信中泼他冷水:

“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

当时的钱钟书早就蜚声清华,国文、英文水平高到令同学拜服,给杨绛写的信自然也是才华横溢。

杨绛却极少回信,只是清醒地从钱钟书那些溢满爱意的信件中,抽丝剥茧的窥见了他的秉性、“痴气”。

她发现这钱钟书,是一块璞玉啊。


二、拥有足够的智慧经营婚姻,对丈夫包容、理解

两人相知相爱,三年后在苏州庙堂巷府举行婚礼,接着便共赴英伦留学。

当时的邮轮从上海到英国需要一两个月,两人第一次长时间生活在一起。

杨绛发现,钱钟书这个才情斐然的才子竟然是个生活白痴,做事笨手笨脚,连吃饭都得有人照顾。

到了牛津大学,因为巨大的饮食差异,两人都吃的不习惯,钱钟书更是饿得面黄肌瘦。

杨绛的贤妻属性在这时便显露出来了。

她四处寻找带炉灶炊具的房子,搬进去后,开始摸索厨艺,决心把钱钟书失去的肉都补回来。

如同实验一般,红烧肉、炖菜、烧鱼,从失败到成功,虽费心费力,却自得其乐。

补了一段时间,钱钟书有了力气来制造一些顽皮的小浪漫。

他常常给杨绛讲些不知出处的村野小故事,一边讲还一边要有回应。

杨绛时常听着听着会睡着,迷糊中就应一声,以示自己在听。

她说,在牛津的第一年,除了想家想得苦,却是她平生最快乐轻松的一年。

俗语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乍一见钱钟书那副生活不懂自理的模样,换作别人,多数会在内心嫌弃他吧。

但杨绛不这么想,她认为把丈夫照顾好,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那时的杨绛才24岁,比钱钟书还小一岁,但心智俨然比新婚的丈夫要成熟许多。

她出生燕地,长在江南,身上既有婉约的闺秀气质,也有侠气凛然的豁达通透。

牛津留学的第三年,女儿钱瑗出生了。

杨绛因为身体孱弱,又难产,只得在医院坐月子。

这下可苦了钱钟书。

他一个人在家,过得十分艰辛,每次去看望妻子,都像个做错事怕被责罚的孩子:

他打翻墨水瓶,弄脏了房东的桌布;

他弄坏了台灯;

他弄坏了门轴,门都关不上了……

这个生活白痴!他还能再笨一点吗?

杨绛估计内心已经毫无波澜,甚至想笑。

她说,不要紧,不要紧。我会洗,我会修。

人们都说,好女人是一所学校,能够成就一个男人。

杨绛的耐心包容和理解,换来的自然是甜蜜的回报。

出月子时,钱钟书这位生活白痴,居然给她炖了一锅鸡汤,汤里还加了鲜绿豆瓣去油腻。

杨绛捧着那碗鸡汤,十分珍惜地喝着,心里甜的如喝了蜜。

常言道,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痛苦的,可又有多少爱情能熬过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消磨呢?

恋爱可以靠感觉,婚姻的经营,却需要足够的智慧。

三、精神独立,有足够优秀与丈夫并肩

杨绛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女人特有的牺牲精神,她能中断学业,陪丈夫远渡重洋;也甘愿当灶下婢,为家庭辛苦劳累。

但很显然,无论为家庭付出多少,在杨绛这里,她首先是杨绛,然后才是人妻,人母。

留学的第一年,钱钟书与杨绛除了上课,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图书馆。

几乎所有的书籍都在他们的阅读范围内,两人像竞赛一样制定读书计划,看谁读的多。

在那时,杨绛便夯实了自己外文阅读的能力和文学知识储备。



生了女儿之后,钱钟书拿到了牛津的文学学士文凭,又和杨绛去注册了课程少、管理松的巴黎大学,以便更多的时间读书。

回国后,夫妻二人分开,钱钟书被西南大学破格录用为外文教授,杨绛则选择带着女儿守在父亲身边,被母校振华女校聘为校长。

后来夫妻重聚于乱世,一家三口挤在亭子间,一住就是八年。

钱钟书写了《谈艺录》,杨绛则受人赏识,搞起剧本创作,写了《称心如意》,又写《弄真成假》。

结果钱钟书看过后,说自己想写长篇小说,这便是后来为人熟知的《围城》。

杨绛则在震旦女校教课之余,写了《流浪儿》、《风》、《喝茶》《窗帘》等散文。

经历多重动荡后,钱钟书写完了《管锥编》,杨绛也译完了八册《唐·吉坷德》。

有《围墙》光芒加持的钱钟书,比杨绛更为世人所熟知。

而其实,在他们自己的婚姻“围墙”里,杨绛才是撑起一片天的那个人。


很多时候,有些女性结了婚有了家庭,会在为家庭付出的漫长过程中,不知不觉放弃了自己。

不管曾经是才女、学霸也好,职场精英、女强人也好,一步步沦为毫无自我的黄脸婆,最终被丈夫嫌弃,抛弃。

而杨绛,不仅在精神上与钱钟书门当户对,事业上势均力敌,文学上的造诣,杨绛也不比钱钟书差。

这样的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即是鹣鲽情深的伴侣,亦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当初,杨绛曾读到英国作家所写的一段文字:

我遇见她之前,从未想过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杨绛读给钱钟书听,他说,我也是这么想的。

杨绛同样回他,我也是这么想的。



从来没有生而完美的婚姻,也没有完全匹配的灵魂,好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更加出色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不管生活抛出什么难题,她都能稳稳接住,再用通透的智慧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愿每个女人,都能拥有这样的智慧吧。

我是如是,致力于深度解读女性,喜欢就关注一个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绛:嫁给一个生活白痴,我是如何经营婚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