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流戏子魏联升:我本不风流,偏偏风流一生,终为风流死。(一)

一、出生河北,从小爱戏

魏联升,河北大城县人,出生于光绪七年(1881年),小名叫德宝。

魏联升12岁那年,也就是光绪十八年(1892年),安次(今廊坊)来了一个戏班,村里人听说唱戏的来了,都忙活着搭台,准备听戏。

戏开始了,12岁的小德宝也跟着看,越看越觉得好看,尤其对舞台上的各种动作、身段感兴趣。戏班唱完了,得走了,小德宝不干了,他找他父亲说:“我想学戏,我想跟人家一块儿唱梆子”

那时候魏家很夯,供孩子上学费用挺高,而且他父亲魏五也喜欢看戏,听小德宝这么说,魏五很高兴,一来省下了学费,二来说不定以后还省下了看戏的钱。

于是,魏五问小德宝:“唱戏挺苦的,你受得了这罪吗?你学不好的话,教戏的师父会骂你,还会打你,连打带骂,你考虑清楚了吗?”

小德宝说:“我能受这个苦,我愿意去。”

于是魏五就领着小德宝去后台,找这班里的管事儿的说:“我们家这孩子今年12岁了,想学戏。”

班主跟他们爷儿俩聊了会儿,看了看这孩子的条件,长得挺好看的,说:“那行吧,我给你找一个师父吧。”

说着班主就把小德宝领到师父跟前,师父叫纪发,艺名叫一千红。在梆子班里,不管是河北梆子,还是山西梆子,那会儿的艺名里边带“红”字的,一般都是唱老生的,带“黑”字的,就是唱花脸的。所以听这名就知道,师父是一个唱老生的先生。

小德宝对一千红说:“先生,我跟您学戏,您教我吧! ”

一千红也痛快,说:“学吧。”

都说好了,小德宝就在戏班子里留下来了。

二、上海第一名妓雪荫轩“倒贴万元,以身嫁之”。

魏联升,也就是德宝,在学戏方面十分有天赋,短短六年的时间就学有所成。

学成了戏,就得搭班,得出去唱戏,于是他就跑去天津混了,没多久,他就在自己加入的那个小班子里走红了。

他这一红,突然发现,自己还需要一个合适的艺名啊,于是他想来想去,终于给自己取了个名儿,叫“元元红”。

在他之前,梆子戏里已经有一位叫郭宝成的老先生的艺名也叫做元元红,为了区分他两,大家都叫魏联升小元元红。

从这“元元红”这名字一取,魏联升就开始红遍大江南北了。

光绪三十三年,上海剧场来人请魏老板去上海唱戏。当时上海的剧场叫做春桂园,魏联升一去,就在上海红了,当地的观众和报纸送他八个字——“秦腔泰斗,天下第一!”。

上海是什么地方?那是十里洋场,纸醉金迷,这一红,全国都知道了他魏联升。

最重要的是,他这一红,就吸引了一个人的注意力,谁呢?上海滩的一个名妓——雪荫轩,她听说从天津来了个唱戏的叫魏联升,台上唱得好,长得也精神,要多漂亮有多漂亮,年轻小伙子一个,还是个奶油小生……

雪荫轩就说:“我得见见这位魏先生。”

于是,上海滩的名妓雪荫轩派人去送信,说想见见魏老板,请他吃个饭。

魏联升比较谨慎,不敢去,心想:这人生地不熟的,况且早就闻名上海这地方滩深不可测,也不知道人家背后都是什么人?又何况自己只是个唱戏的,跟名妓打交道,万一有个马高镫短,有什么事儿也说不清楚了。

于是魏联升拒绝了雪荫轩的邀请。

一次不见,两次不见,雪荫轩也够执着,连着邀请了好几次,说想跟他认识认识。魏联升却始终不见。于是那雪荫轩便想:“魏联升你不是不来吗,我非要你来——我想个办法吧。”

雪荫轩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原来,她找了一大帮地痞流氓,等晚上魏联升演出结束了,从园子出来,直接把魏联升给绑架了,送到了雪荫轩那里。

这件事还被上海的报纸报给道了,说雪荫轩“倒贴万元,以身嫁之”。

其实,魏联升被绑架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倒是最后人家雪荫轩给了魏联升一万块钱,表示要跟他相处。

这样的新闻,搁到今天,这也是一一个极大的桃色新闻,魏联升人还没有回天津,这个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天津城。

一上街就能够听见:“诶,听说咱们这儿有个魏老板,唱戏的,你认识吗?”

“认识啊,诶呦,他在上海红得都不行了,第一名妓雪荫轩竟然把他绑架了,就为了跟他好。”

……

(未完待续)

故事来自《郭论》,整理于2020年10月28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民国风流戏子魏联升:我本不风流,偏偏风流一生,终为风流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