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起源:
60年代中期以后,计算机硬件技术日益进步,计算的存贮容量、运算速度和可靠性明显提高,生产硬件的成本不断降低。计算机价格的下跌为它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在这种形势下,迫切要求计算机软件也能与之相适应。因而,一些开发大型软件系统的要求提了出来。然而软件技术的进步一直未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大型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复杂程度高、研制周期长、正确性难以保证的三大难题。遇到的问题找不到解决办法,致使问题堆积起来,形成了人们难以控制的局面,出现了所谓的“ 软件危机”。为了克服这一危机,一方面需要对程序设计方法、程序的正确性和软件的可靠性等问题进行系列的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对软件的编制、测试、维护和管理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产生了 程序设计方法学。
goto语句是有害的观点:
1968年,Edsger Wybe Dijkstra 首先提出“GOTO语句是有害的”论点,向传统程序设计方法提出了挑战,从而引起了人们对程序设计方法讨论的普遍重视。
goto语句的争论:
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关于GOTO语句的用法的争论比较激烈。主张从高级程序语言中去掉GOTO语句的人认为,GOTO语句是对程序结构影响最大的一种有害的语句,他们的主要理由是:GOTO语句使程序的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不一致,从而使程序难以理解,难以查错。去掉GOTO语句后,可直接从程序结构上反映程序运行的过程。这样,不仅使程序结构清晰,便于理解,便于查错,而且也有利于程序的正确性证明。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GOTO语句使用起来比较灵活,而且有些情形能提高程序的效率。若完全删去GOTO语句,有些情形反而会使程序过于复杂,增加一些不必要的计算量。
关于goto语句的解决方法:
1974年,D·E·克努斯对于GOTO语句争论作了全面公正的评述,其基本观点是:不加限制地使用GOTO语句,特别是使用往回跳的GOTO语句,会使程序结构难于理解,在这种情形,应尽量避免使用GOTO语句。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为了提高程序的效率,同时又不至于破坏程序的良好结构,有控制地使用一些GOTO语句也是必要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在有些情形,我主张删掉GOTO语句;在另外一些情形,则主张引进GOTO语句。”从此,使这场长达10年之久的争论得以平息。
后来,G·加科皮尼和C·波姆从理论上证明了:任何程序都可以用顺序、分支和重复结构表示出来。这个结论表明,从高级程序语言中去掉GOTO语句并不影响高级程序语言的编程能力,而且编写的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
goto语句的结果:
在C/C++等高级编程语言中保留了goto语句,但被建议不用或少用。在一些更新的高级编程语言,如Java不提供goto语句,它虽然指定goto作为关键字,但不支持它的使 用,使程序简洁易读;尽管如此后来的c#还是支持goto语句的,goto语句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保证程序存在唯一的出口,避免了过于庞大的if嵌套。
二.可以考虑使用goto的情形
1.从多重循环中直接跳出
很多人建议废除C++/C的goto语句,以绝后患。但实事求是地说,错误是程序员自己造成的,不是goto的过错。goto 语句至少有一处可显神通,它能从多重循环体中一下子跳到外面,用不着写很多次的break语句。例如:
for(......)
{
for(....)
{
for(.....)
{
// 如何冲出重重包围?
}
}
}
break;只能跳出单层的循环,return将整个函数都返回了,没法再继续了,显然也不行,所以我们想到了goto。如果是在陷入了很深层次的循环里想要跳出最外层的循环,用 goto 直接跳出却比用 break 一个循环一个循环地跳出要好得多。有人甚至形象比喻说:“就像楼房着火了,来不及从楼梯一级一级往下走,可从窗口跳出火坑。” 其实,你可以将 break 和 continue 理解成弱化了的 goto 语句。
2. 出错时清除资源
如果一个函数有多个出口,则在每个出口处,会产生巨大的退出代码,如下例一,每个函数只能有一个出口,所有的资源释放必须放在出口统一解决,那全部使用大括号,十几个,几十个if判断条件下来,你数数你的大括号有多深?这种代码可读性不好,一旦写错了,难于寻找错误。所有这些问题,一个goto就解决了。
当程序要分配和清除资源时(像内存、或处理字形、窗口、打印机),这种情形下用goto通常是为了复制代码或清除资源。若遇到这种情况,程序员就要掂量是 goto 的缺点令人讨厌呢?还是复制代码那令人头痛的维护更讨厌呢?最后还是认为 goto 的缺点更可忍受。
例子一:不用goto,想想需要申请的 指针是10个的话,程序怎么写?
void Func(void)
{
char* p1=null;
char* p2=null;
char* p3=null;
p1=(char*)malloc(10);
if(!p1) return;
p2=(char*)malloc(10);
if(!p2)
{
free(p1);
p1=null;
return;
}
p3=(char*)malloc(10);
if(!p3)
{
free(p1);
p1=null;
free(p2);
p2=null;
return;
}
……
……
…… //指针使用过程
if(p1)
{
free(p1);
p1=null;
}
if(p2)
{
free(p2);
p2=null;
}
if(p3)
{
free(p3);
p3=null;
}
}
例子二:用goto
void Func(void)
{
char* p1=null;
char* p2=null;
char* p3=null;
p1=(char*)malloc(10);
if(!p1) goto Func_End_Process;
p2=(char*)malloc(10);
if(!p2) goto Func_End_Process;
p3=(char*)malloc(10);
if(!p3) goto Func_End_Process;
……
……
…… //指针使用过程
Func_End_Process:
if(p1)
{
free(p1);
p1=null;
}
if(p2)
{
free(p2);
p2=null;
}
if(p3)
{
free(p3);
p3=null;
}
}
3.可增加程序的清晰度的情况。
若不使用goto语句会使功能模糊,有时候使用goto语句,一眼就看清楚了程序的意图,可用那些对应的循环break语句等实现的语句段,要想老半天才搞清楚程序意图的情况,也可考虑使用goto语句。
三.不加限制地使用goto带来的弊端
1).很明显,不加限制地使用goto破坏了清晰的程序结构,使程序的可读性变差,甚至成为不可维护的"面条代码"。例如下例:
[code=C/C++]
A: //code section A
//code
goto B;
//code
goto C;
B: //code section B
//code
goto A;
//code
goto C;
C: //code section C
//code
//goto B;
//code
goto A;
[/code]
这样好像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随着标签的增多,带来的混乱局面是很难扭转的,对调试,走读,理解代码都会造成很大的障碍,如果你写这样的代码,那代码维护绝对会是一场 噩梦。
2). 不加限制地使用goto经常带来错误或隐患。它可能跳过了某些对象的构造、变量的初始化、重要的计算等语句,例如:
goto state;
String s1, s2; // 被goto 跳过
int sum = 0; // 被goto 跳过
…..
……
state:
……
如果 编译器不能发觉此类错误,每用一次goto 语句都可能留下隐患。
四.Goto语句与 结构化程序设计
goto语句问题的提出直接推动了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的思想和 程序设计方法学的诞生和发展。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引入了工程思想和结构化思想,使大型软件的开发和编程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自顶向下, 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goto语句。
1.自顶向下:程序设计时,应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节;先考虑全局目标,后考虑局部目标。不要一开始就过多追求众多的细节,先从最上层总目标开始设计,逐步使问题具体化。
2.逐步求精:对复杂问题,应设计一些子目标作为过渡,逐步细化。
3.模块化:一个复杂问题,肯定是由若干稍简单的问题构成。模块化是把程序要解决的总目标分解为子目标,再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把每一个小目标称为一个模块。
4.限制使用goto语句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起源来自对goto语句的认识和争论。肯定的结论是,在块和进程的非正常出口处往往需要用goto语句,使用goto语句会使程序执行效率较高;在合成程序目标时,goto语句往往是有用的,如返回语句用goto。否定的结论是,goto语句是有害的,是造成程序混乱的祸根,程序的质量与goto语句的数量呈反比,应该在所有高级 程序设计语言中取消goto语句。取消goto语句后,程序易于理解、易于排错、容易维护,容易进行正确性证明。作为争论的结论,1974年Knuth发表了令人信服的总结,并证实了:
(1)goto语句确实有害,应当尽量避免;
(2)完全避免使用goto语句也并非是个明智的方法,有些地方使用goto语句,会使程序流程更清楚、效率更高。
(3)争论的焦点不应该放在是否取消goto语句上,而应该放在用什么样的程序结构上。其中最关键的是,应在以提高程序清晰性为目标的 结构化方法中限制使用goto语句
五.关于goto使用语句的一些建议
goto语句在结构化编程技术出来后,被当作破坏 结构化程序的典型代表,可以说,在 结构化程序设计年代,goto语句就像洪水猛兽一样,程序员都唯恐避之不及;可后来在微软的一些例子程序中经常把goto语句用来处理出错,当出错时,goto到函数要退出的一个label那里进行资源释放等操作。那么,goto语句是不是只可以用于出错处理,其他地方都不可以用了呢?下列关于使用goto语句的原则可以供读者参考。
1) 使用goto语句只能goto到同一函数内,而不能从一个函数里goto到另外一个函数里。
2) 使用goto语句在同一函数内进行goto时,goto的起点应是函数内一段小功能的结束处,goto的目的label处应是函数内另外一段小功能的开始处。
3) 不能从一段复杂的执行状态中的位置goto到另外一个位置,比如,从多重嵌套的循环判断中跳出去就是不允许的。
4)应该避免向两个方向跳转。这样最容易导致"面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