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毛的态度修正史

        第一次知道三毛,是在初中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多次提起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说那是很值得一看的书,我似乎也曾问过她缘由,却怎么也记不清她的回答了。

      那个女孩拥有着令我实在难以抗拒的莫名魅力,与其他同学相比我总是更为依赖她。现在想起来她的美丽并不是在于精致的脸,而是她身上的所散发的难以测度的气质,尽管她从没刻意隐藏什么,可在我看来她的不隐藏也有着无法诉说的神秘。   

      现在想来竟与三毛的气质有那么一些相似,虽然只是在某些时候。与她之间最深刻的故事大概就是向语文老师询问数学题了,当然主角总是她,而这些都是后知后觉,也许当真是我的感官太钝了吧。

      因为她的缘故,我对三毛的故事充满了期待。   

      在女孩推荐给我之后的那几年,我并没有急着去看三毛的故事,再次想起来已经是两三年之后的事情了,姐姐买来了三毛的全集,想起女孩的话我满怀期待的挑出了《撒哈拉的故事》,但随手翻了几下又便无声的放回原位,转而取出三毛其的作品他粗略的翻阅起来,无一例外它们似乎都很普通,心里不免有些失望。

      这不是我心中想象的三毛,在我的想象中,一个会住在沙漠中的女子怎么会只是反复写柴米油盐和丈夫呢?她应该更加快意恩仇的行走江湖才对。      因为这份失望,我仓促的把阅读计划无期限的往后搁置,此等搁置于我而言其实就是列入禁区。在之后的三年中三毛对我而言不过是简介中写的那个不会写“懋”字的阿平罢了,还是看其他的书去吧,于是再一次忘却了它们。   

        真正拿起三毛的书是在这个暑假,实在是书荒,又因为一些事情倍感烦躁,觉得是时候需要一些东西分散一下注意力来消消火了,于是极不情愿的拿起了三毛的《流星雨》,耐着性子去看这些我并不是很想看的演讲。

      手捧着书心里想的却是:果然啊,依旧离不开她的荷西,她的柴米油盐,她的多愁善感。但又实在是无事可做,心中又困惑三毛这般平庸为何受人追捧?为了探清这些不解的疑云与莫名的不平我终究还是继续硬着头皮看了下去。    要说我是在何时惊觉自己的态度早已出现转变,大概是在尾声的说书部分,这个三毛原来竟是如此有趣,她的说书已经让我移不开眼,毕竟在此之前我对《水浒传》毫无兴趣,可在她的文字下竟让我一时忘却了之前的一切偏见,以至于津津有味的看了下去,这何尝不是一件趣事呢? 

        看到了《万水千山走遍》之时,三毛在我心里不再只是一个简单普通的阿平,更是那个让人热爱崇拜又心疼的echo,她的脚步是那么坚定,她的旅途又是那么随心,热情却不被热情束缚,她就是她,一个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渺小个体,与他人并无什么羁绊,更多的只是过客的缘分和美好的记忆。       

        她的故事总是与生活有关,因为她想讲述真实 。

        这与我在此之前看过的《人间失格》里的叶藏是截然不同的,叶藏的生活因为自己的自卑把自己伪装到无法抽离的地步,他讲着做着的一切都是那么不快乐,可他依旧宁愿做这些事来安慰自己的自卑,美其名曰讨好他人,可那也只是他的逃避的说辞罢了,实在可怜。也许评价起来有些武断,但在我看来,即使到了手记的最后,他依旧是在伪装着自己。     

      作为陈平的三毛虽然有时也是自卑的。不可否认,她爱着她的原生家庭,可是有时候她却把自己排除在外,看着让人心疼,但她从不伪装这一切,做一个只写真实的作家,于我而言,又添了一份震惊。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判定,在我的心中大概可以粗略看到世上的三个她,平凡的陈平,勇敢潇洒的echo,还有一个便是故事的记录者三毛。但她就是她平凡而又倔强,但我眼中的世上的三个她终究是合三为一了。       

        一本本的看下来,我至今也还没有看《撒哈拉的故事》,我的私心是留在最后看,因为在第一次初见时我很肤浅的给了它评价,这大概是因为我的愧疚,因为面对离别时我总是想表现得更特别一些,虽然我与那推荐书本给我的女孩之间的离别是那样的平淡。

      我想此刻的我与很多人一样已经爱上了三毛,尽管曾经的她并不是那么的合我心意,可我还是爱上了她,那么此刻的我应该也算得上是真实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三毛的态度修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