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我们农村孩子天真烂漫的初中生活…(一)

我的初中语文课本

我的初中工农业基础知识课本


我读初中时学制是二年,我的年龄为十三、四岁。实事求是讲,上世纪七十年代,正值“文革”时期,对于我这个祖祖辈辈是农民的穷孩子,我没有什么改天换地转换自己身份的抱负和理想。大集体的管理模式,严格的城乡身份限制,不仅没有高考可言,更没有外出打工的机会,一眼看到头也就是初中毕业后在村里老老实实“修理地球”。因此,当时老师、学生彼此心知肚明,按部就班完成课堂教学,按大队安排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田间劳动,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的主旋律。今天,读者可以从我保存完好的四册语文,三册工农业基础知识,以及数学历史课本,看到我们当年所有的教学内容。

由于没有改变身份的期盼,反而少了压力和追求,有的只是轻松愉快、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中学生生活。

我上初中二年生活很方便,因为学校还在我们砖井村。在我还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下深井公社就把我们大队小学扩大为中心校,一来我们村的位置正好居中,本公社贾峰,东、西坨三个村的学生步行来学校都等距离三、四里路程;二来我们村有大地主二喜财三进三出的大院子,教室不成问题,教初中老师的住宿也很好解决。小学教室和初中教室就在一个大院内,教小学、教初中的老师也住在一起,所以大家都很熟悉。小学毕业后,除了极个别年龄偏大的女生和确实对上学头疼的男生,每个小学生升到初中都很自然。

我们这个初中班四十位同学,坐的桌凳和小学时一个样,一条长条桌子配一条长条板凳,唯一不同的是,小学时的长条桌子没有桌坑,中学时长条桌子有了书坑,可以把书放进去,也可以不背书包了。还有一个显著变化是,小学教室的窗子是麻纸糊很昏暗,而初中教室窗口进行了改造,装上了玻璃亮堂堂。为了不让同学们往外看,底下的窗口还装得是毛格状的玻璃,透亮度,但看不见外面。给我影响最深的是,小学时只有一个老师,上初中后教课有三位老师,特别是教我们语文的还是一位女老师马老师,马老师同时是我们的班主任,这让我们很兴奋。当时马老师三十岁左右,留着短发,打扮的俭朴而得体,人也长得漂亮,上课时讲普通话,看起来很温柔,但管起来很严厉,我们大家都很佩服她,遗憾的是她当时身体不好,时常请假,因此,中途有两个老师为她中途顶课,此事是后话。(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十年代,我们农村孩子天真烂漫的初中生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