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效应在学习中的启示

心理学是探索人类行为及心理规律的科学,我们可以从一个个心理学理论中了解人的心理规律,理解人类自身,指导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了解一些经典的心理学效应,不仅可以带给我们有益的启迪,而且还可以帮助我们展开思维,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

01 荷花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荷花效应”,它讲述的是这样的一种现象:

池塘里种满了荷花,荷花第一天开一朵,第二天开两朵,第三天开四朵,第四天开八朵...以此类推,每天荷花开放的数量都是前一天的两倍,第30天的时候刚好开满整个池塘,那么在第几天的时候荷花刚好开满半个池塘呢?是第15天吗?不对,应该是最近尾声的第29天。

荷花效应给人最直接的启示就是,最接近胜利的时候才是最重要、最需要坚持的时候。很多人在第29天的时候选择了放弃,虽然他们离成功不远了,只剩“一天之遥”。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这种“日积月累的魔法”,不要因为一时看不到明显的学习效果就轻易萌生放弃的念头,要相信你所努力的每一天,都在为你的进步奠定着不可或缺的影响,终有一天,你会感受到这种“厚积薄发”的力量。

因此,当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辛苦,没有动力坚持下去的时候,想想“荷花效应”,不要轻言放弃而错过自己的“完美盛开”。所谓拼到最后,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毅力。

02 瓦达伦效应

瓦伦达效应,讲的是一位名叫瓦伦达的美国人的故事。他是世界知名的空中飞人马戏团表演者,绝技是空中钢丝叠罗汉。

在一次很多政要在场、有现场电视直播的重要演出中,这位走了一辈子钢索的天才平衡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表演时发挥失常,从高空坠落身亡。事后瓦达伦太太对记者说:“每次走钢丝,他都很轻松,只专注于脚下,不想其它的事。而这一次,他却在上场前不断地说:这场演出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结果却失败了。”

心理学上把这种“成功愿望越强烈,越容易失败”的现象称为“瓦伦达效应”。

其实,瓦伦达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很多平常成就优秀的学生高考落榜,准备充分的演讲最后讲砸了等等都是这种效应的体现。

“瓦伦达效应”对学习者的最大启示就是,在面对一些对学习者个人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挑战时,如各类大考,不要过分地去看重这个任务,应该以一种相对轻松的心态去迎接它。

心理学家耶克斯与多德森则从学习动机强度这个角度为我们阐释了“瓦伦达效应”产生的原因。

他们认为,当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会使机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可见,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时,保持偏低的动机强度,这样的工作效率才最佳。

因此,在面对一些重要的学习挑战时,我们应该尽量保持较低的动机唤醒水平,以避免“瓦伦达效应”的发生。记住,这时候如果你过分关注,反而更容易出岔子。

03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在教育学上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很多时候,我们提到皮格马利翁效应,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价值。但是事实上,这个效应也可以给学习者自身带来重要的启示,那就是“自我实现”,也就是自我营造“期望效应”的氛围。

这种氛围的营造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就是“让他人相信自己”,也就是让他人对自己产生高期望。

我们知道在学校教育中,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了解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学习者,如果身边没有这样对你喜爱或关注的老师,可以自行去寻求某些老师的帮助,让他们相信你,在你身上投以高标准与期待。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让自己相信自己”

正如亨利·福特所说的:“不管你觉得自己行或不行,你都是行的。”也就是说,一定要相信你自己的能力肯定能带来成功,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自我期待,自我实现。

如俗话所说的那样:“伪装成功,直到真的成功。”

最后想说的是,心理学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者借鉴和思考的现象,希望我们能够多学点心理学,帮助我们开展更有效的思维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效应在学习中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