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书到读书再到知识体系 我是如何阅读的 (鱼苗A10)

     

图片发自App

    2017年11月份一个时间管理的小伙伴推荐了樊登读书会企业版给我,从此重新启动了自己的读书之旅,在离开大学以后基本上有10多年没系统性地阅读过纸质书。

    复盘整个阅读的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001  主要以听书,阅读听书里面推荐的书籍为主

    这个阶段主要是以听樊登读书会为主,樊登老师打开了自己对知识探索的一扇窗,原来书本还可以这么阅读,这么有意思。

    选书基本上是以樊登读书会推荐的为主,一般看书名和内容,再点进去听书和app里的文本。

      在听书激起自己的阅读兴趣之后,就开始买纸质书阅读。一开始阅读也是非常困难,不过因为早起来之后精力非常充沛,所以阅读的困难也是克服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坚持早起的原因,某一阶段最难的事情在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攻克,无往而不利。

    经历过初期的困难之后,在阅读纸质书的同时,会做些简单的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总结这个阶段的读书,基本上是比较随意的阅读,读书会推荐什么就读什么,读的同时做点简单的读书笔记。

        002 泛读结合精读 

      在樊登读书会推荐的书籍基本上通读一遍之后,在另一个兄弟的推荐下开始按照混沌大学推荐的书籍阅读。一开始混沌大学的课程根本就听不下去,时长一般也超过一个小时半,确实烧脑。

    好在有了之前克服阅读的经验,最难的事情就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情来解决,有一段时间,每天基本上3个小时以上听混沌的课程,并根据混沌推荐的课程来阅读。

    特别是混沌有几节课推荐如何学习和阅读的,对自己启发很大。这个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地精读,并且会周期性地重复读同一本书,时常可以领略到之前未曾体会到的层次,令人心旷神怡,感受思维之美,仿佛与伟人们对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古人诚不欺我。

      大道至简,精读与泛读结合,小学时候老师一直强调的阅读方法,时至今日也不过时。

    总结这个阶段是以精读为主,泛读为辅。精读就是阅读经典,周期性地重复阅读同一本书。

    精读会先思考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出处,作者写这本书的主旨是什么,以及作者的书籍的结构如何设计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经典书籍。

    泛读方面主要是利用每天上下班的路上时间,听书和听课程,来拓展知识面。

  003  建立知识的结构体系,背后的抓手是修心

    在建立了一定的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之后,又思考如何可以更新和迭代,不断地精进。

    这个阶段初步确立的知识体系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以传统文化式的知识结构体系,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脉络,这个脉络的抓手是修心。诚意、正心、格物致知。

    另外一个是学科的为脉络体系,比如嘴上面是商业层面,往下是心理学层面的,再往下是生物学层面,然后是数学、物理,最下面是哲学,背后的抓手也是修心。哲学的向内求,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修炼。

    有了知识体系的好处是,之前阅读的文本可以有序地放入知识体系之内,不容易散乱,基础比较扎实,思考有出处,可以追本溯源。

    新学的书籍和文本也是,可以更好地与之前所悟的和平相处,未经整理的这些各学科知识就好像是令狐冲的几股真气,力量强大,但是未能融合为一体,为一个主体服务,会在体内横冲直撞,效果就大打折扣。

    因此纵观整个读书的过程也是历经一个点、线、面、体的过程。一开始比较无主题的阅读就犹如一个点,精读与泛读好像一条主线,建立知识体系是在一个面上的阅读,加上背后修心这个抓手,构成一个立体的读书历程。

    上面所提到的主要是指文本层面的,从另外一个层次来说,和牛人一起进行交流和思维碰撞也是读书的一种方式,可以领略到很多自己无法体会到的思维的盲角,还有工作和生活也是“书”,都是我们可以去领悟和体会的,每个阶段体会到的层次都不一样。

  觉乃万物之源,人生所处的境界是随着人们对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而不断提高。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听书到读书再到知识体系 我是如何阅读的 (鱼苗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