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个方法,我在4天完成一场有400多位观众的演讲,领导说,还不错哦!

文|寻找不同的蜜蜂

图片发自App

1/ 确定主题

领导:“本周有一个主题分享,你准备一下,内容自定,但一定要热门。”

我:“时间有些紧,不过,我试试吧!”

回到座位,开始思考,从什么角度入手呢?思考半天,也没答案。真是话题作文比命题作文难写哦!

偶然想到打开知乎,发现很多有趣和新奇的话题,翻了几页,话题就确定下来了。这效率,真高。

既然话题定了,那么就开始积累素材,别说,知乎真是一个强大的材料库,没有你想不到,材料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仅仅几张网页,我素材就找齐全了。下面就要开始组织素材做PPT了。

2/ 准备PPT

由于上班出报告,做的最多的就是PPT,所以没过多久就完成了。高质量PPT的特点就是酷炫、字少有逻辑,这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

完成后,发给领导一看,还比较满意,第一步骤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3/写演讲稿

接下来,比较重要的就是写演讲稿,不要小看写它的作用。它可以帮助我将所有内容有逻辑的串起来,而且可以人为的设置兴趣吸引点。

需要注意,写演讲稿的方式和一般的文章有很大区别。为什么有时候那么精美的PPT,在演讲时候并未得到预期的效果?

说白了,按照一般文章写法太平了,没有什么突出地方可以吸引人。没有很好的引导观众,自然也就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个比较好的演讲稿呢?我们要始终记得,人是好奇的动物。提问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演讲技巧。每一个问题都像一个钩子,一环接一环的勾住观众的心。

比如,在本次的分享中,我在开篇就提了2个问题来吸引观众。

1)上次讲过这类话题,那么这次和上次有什么区别?

2)都是些高科技,有没有一些亲民和触手可及的用途呢?

然后,我在每一个话题都会设置一个问题,引导观众思考,必要时候和观众发生互动,这样就可以将演讲技巧应用进去。

毕竟,演讲不是一个人的自嗨,是要大家参与进来,大家嗨,才是真正的嗨。

在穿插钩子的时候,也可以加进去一些接地气的、比较流行的说法,比如,老司机,高大上,牛爆了,这样有趣搞怪生活化的词汇,就很容易和观众建立沟通,拉近距离。

这样对着PPT,大致的演讲稿就完成了。

下面一个重要步骤就是一个字,背。没别的,只有当演讲稿完全熟练于心的时候,那么才有可能在真正的场合随意发挥而不会卡壳。

毕竟,自己讲和对着一群人讲,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人多的时候,产生的心理压力,还是不能小看的。

4/ 测试效果

通过几遍的背诵,大部分的内容,应该已经熟记于心了,接下来就是来几轮测试。

测试1

自己给自己讲,记录时间,并录音。这样可以率先让自己知道,在脱稿的情况下,自己对时间把控以及讲出的效果有一个认知。

其实,听一下录音,答案都有啦!

测试2

找一些小伙伴当观众,让他们挑毛病。通过增加人数来给自己施加心理压力,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模拟现场氛围手段。目的是让自己,在有一定紧张环境时候,也可以正常发挥。

5/实战

以前都是在台下坐着听其他同事在台上讲,这次轮到自己上台讲,当面对400多对目光全部聚焦到自己身上的时候,真是兴奋和紧张兼备。

上台前,我就告诉自己,在之前的排练中已经将演讲稿全部背会了。在排练时候也表现不错。也就是说,即使由于紧张卡壳也不要紧,还可以回过头看PPT。

其次,说白了,这次演讲,就是自己在众人面前展示的很好机会,只要自己声音洪亮,有底气,就完全可以压得住场。(你声音越小,就越没底气,就越怕,越讲不好,越紧张,就越完蛋!

最后,放慢语速,自然,多和观众有互动,能缓解紧张和压力,让自己越讲越上瘾。车都上高速了,还想速度减下来嘛!

通过回忆和听录音回放,在整个演讲当中,发挥的还是比较稳定,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走,重点讲的内容语速较慢,也和观众有所互动。非重点内容,语速稍快。每页内容之间的衔接做的还凑合。

总体而言,本人对这次演讲还是比较满意。演讲结束,领导也给我一些积极反馈,讲的不错,很自然。

图片发自App

为下次演讲做准备,我也分析了在本次演讲中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1)将激光笔上下按键搞反,误翻到上页一次。虽然是一个小错误,但是会给人留下不专业的印象。下次,提前借到激光笔搞清楚!

2)由于不经常拿话筒讲,说话的语气和平常说话还是有很多区别,这可能会影响到观众的听感体验。

3)演讲前半部分,会出现表述的重复,语言逻辑会有一些瑕疵。这是由于紧张造成的,但随着演讲的深入,这种现象会消失。

6/ 总结

实现人生第一次上百人的presentation,回顾之前本科,硕士毕业答辩的人数,真是有很大突破。

通过一次演讲让自己拓宽了知识面,体现了数据收集整理能力,训练了演讲技巧,增强了自信心,发现了演讲不足,真是干货满满,大丰收!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过这个方法,我在4天完成一场有400多位观众的演讲,领导说,还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