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2022-33】千年来的“两劝”

“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止。

为什么呢?因为“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劝学》而言之的,并传承至今的文化瑰宝。中学时背诵过的。“少不更事”,“劝”而未进,“三十而立”,不“劝”而进了!生活是教科书——没有硬本领,人所看不起啊!

然而,“劝”而不进,怕是还多吧?更让人苦闷的是“劝不动!”——“誓死不进——思想界!”。我不知道作为思想家的荀子当年面对这样的人与事是怎样的心境。

又千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作为思想家、哲学家的韩昌黎先生再作《劝学篇》,“鼓舞人心”“激励学子”,真是“苦心孤诣”啊!

此篇,中学时也背诵过。恐怕还是“少不更事”的“劝”而未“真才实学”,且数量不太少吧?

据说,后来张居正也做过“劝学篇”。可见,千古以来,“劝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是为“艰苦卓绝”的事业。

“不听话”才有“劝学”,还“不听话”则“劝学”继续存在。由此,我彻底明白了哲学之所以永远存在的根本原因——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矛盾永恒存在。

聪明与智慧的“根源”何在?在于“感性经验的深入深刻”“理性思维的精湛透彻”的辩证统一。

少年、青年人生,化作一本书来看,当然不过十五、六页,二、三十页,无法与老年的五、六十页相厚薄了,“感性经验”必是不足以支持“深入深刻之认识人生”的,但“超越”感性经验而至于“理性思维”,则是人生比拼的“公正公平”的“平台”,人与人之间“智力的差异”也正于“理性思维之差”。所以,青少年尽早于“哲学”中发展、发达自己的“理性思维”不是“早成功之根本法宝”?

我如此“劝人”进入“哲学界”,“进”还是“不进”,只能看个人是否能够真正“理性选择”了,除此之外,我是无能为力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悟-2022-33】千年来的“两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