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去解释

图片发自App

某天早上,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有人来求访孔子,想要请教有关时间的问题。子贡认为这个问题简单,便代为作答。

来人问:“一年有几季?”

“四季。”子贡说。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贡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也毫不示弱。

两人争论不休,直到中午也没有消停。孔子听到争论,从院内出来,子贡觉得自己占理,忙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观察来人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

来人听到孔子也这样说,于是高兴地离开了。

子贡不解,说老师您平时讲的可是一年四季啊。

孔子解释道:

刚刚那个人穿一身绿衣服,就跟田间的蚱蜢一样。蚱蜢,春生秋亡,一生只经历过三季,哪里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就算争论个三天三夜,也争不出个结果,何必呢?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

孔老夫子,一举点破人际交往的核心:

和认知不同的人争辩,绝对是在浪费时间。

图片发自App

这要是放在之前。我遇到这种情况,肯定是会要用200%的力气和精力去反驳回去。反观自己行为,觉得很是惭愧。

道理要讲给同频的人来听,即使你想要辩论,也请找一个相同认知的人。不然只能是“对牛弹琴”丝毫没有意义。

可能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和人。有时因为认知不同会产生误会。

讲一个我真实看到的案例。有一次我乘公交车回学校。在路上,我有一个同学坐在坐上,带着耳机。

这时候上来一个大概六七十岁的老人。走到了这个姑娘身旁,按平时,她是起身让座的。但她因为太累了,因为火车没有坐,她是站了好几个小时才到的。还有点晕车,就没有起来让座。

车子开动,大妈在旁边站着,旁边有两个同样站着的人说,你看现在这大学生,连让座这么基本的礼貌都没了,你看她在那儿坐的多稳啊……

我本来想上去替这个同学辩驳一下。转念一想,既然他们妄加评论别人的行为,就说明他不会去站在别人角度看待事情,说了也会是一样结果。

图片发自App


所以说,这种情况下,不必去过多解释什么,说的多了反而是心虚。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不被理解的事情,并不是你做的不对,而是人与人认知方式的差异。

知乎上有句话说得好,懂你的人即便你什么都不说他总会懂。不懂你的人,即便你说太多他也不会懂。

这句话有点拗口,的确是这样,尤其在现在这个“快时代”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解释。也没有必要,不要去想着别人误会你了怎么办。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保证让对自己重要的人理解就好了。真的不需要去满足所有人,太累了。

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重要的事情上来,聚焦把事情做对,而不要去纠结有人不理解。

如果你做的事情是对的,而别人非要跟你去辩驳,你也不必要去解释太多。因为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去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