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句解第五

作者:夫子音

图片发自App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译文】

        君子之道细微广大但又隐而不显。普通男女虽然智慧不够,但是他们也都知道有君子之道;在知道君子之道的层面达到极致的时候,才明白即使是圣人也有不知道君子之道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够贤明,但是他们也可以实行君子之道,在实行君子之道达到极致的时候,才明白即使是圣人也有不能完全做到君子之道的地方(这里主要讲了对于普通男女,他们若是能悟解或践行君子之道,那么他们就能获得比圣人的悟解和践行更加透彻和广泛的君子之道)。

        天地如此之大,可以让人们尽情言语作为,但人们的行为处事仍然有遗憾的地方,往往会有事过后悔的现象。所以说,君子的思想境界用语言描述出来,那种大心是整个天地都无法承载的;君子沉默的时候,字句如金,他即使说一个字,人们认为这种解释的范围很小,但是却没有人能够破解这么小的一个字的含义。(这是在讲遵循中庸之道的君子,他们的思想境界达到高深的层面,能够与天地合德,所以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有时大到天地都无法承载,有时小的犹如芥子般任何人都无法破解)《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跃在水里。”这是说上下都能体会到,能做到明察秋毫。君子的道,最初是由普通男女开始践行的,等到它被践行到一定时候,它的规律与深刻寓意才能彰显出整个天地都围绕着这种规律,而且从来没有背离。(这里主要讲了君子所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与天地合德的,人类只有遵循它的规律行为处事,那么也就是在彰显天地的仁德智慧)

【原文】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译文】

  孔子说:“ 中庸之道离每个人都很近。如果有人践行中庸之道却离人越来越远,思想行为偏颇,那就不可能真正是在践行中庸之道了。”(这段话说明中庸之道的包容性,它不排斥任何人,所以任何人学习中庸之道也不会排斥任何人,这样便真正是在践行中庸之道)“《诗经》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旧的斧柄,按照这种模型砍削新的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仔细一看,还是会发现两把斧柄的差异是很大的(这是举例说明虽然都是按照中庸之道来修养自己的身心,但是修学的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所以,君子总是根据不同的人的真实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办法教导,只要他能改正错误正确的实行中庸之道就行了(这里说明君子的重要性,他们弘扬善道总是因人而异,如果行为思想出了偏差,他们会及时纠正,让人们不会背离中庸之道)。”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不远了。什么是忠恕呢?就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就不要施加给别人,让别人去做。”(这里讲了君子的德行,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要思考自己愿不愿意做,如果不愿意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让别人去做)“

        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这四项事情分别是: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尽到的孝道,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尽到的忠道,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尽到的悌道,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先对他人做到关怀照顾,然后才能希望他人帮助到自己,我却没有能够做到(这四件事,涉及到了忠孝悌礼,但是孔子认为自己都没有做到,更何况普通人,所以我们更应该发自内心,先检讨自己,有没有极尽这四种大道)。日常行为处事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修养,日常的言谈要尽量的谨慎,不要出言不逊,伤及他人。提升德行修养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继续努力践行;言谈也不敢过于放肆而无所顾忌(这里主要讲了言行举止要符合中庸之道,不能只考虑自己,要时刻顾及到他人感受,要努力涵养中正之德,远离是非与纷争,在言语作为上要时刻约束自己)。说话时要考虑是否符合自己平时的行为,做事时要考虑是否符合自己曾经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这里主要讲了作为君子,必须要言行一致,说话做事要符合中庸之道,不能固执己见,因为言语是在为行动导航,行动也是在为言语服务,两者不偏不离,使用恰当,使言行永葆一致,便能精诚所至,契合达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庸》句解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