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前端的网络知识 - 上

写给前端的网络知识 - 上_第1张图片

 

网络

写给前端的网络知识 - 上_第2张图片

 

  • 在OSI模型中,
  • 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
  •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MAC位址

一、物理层

我们从最底下的一层开始。

电脑要组网,第一件事要干什么?当然是先把电脑连起来,可以用光缆、电缆、双绞线、无线电波等方式。

这就叫做"实体层",它就是把电脑连接起来的物理手段。它主要规定了网络的一些电气特性,作用是负责传送0和1的电信号。Python编程学习资料点击免费领取

二、链接层

1. 定义

单纯的0和1没有任何意义,必须规定解读方式:多少个电信号算一组?每个信号位有何意义?

这就是"链接层"的功能,它在"实体层"的上方,确定了0和1的分组方式。

  • 数据链路层有三个目的:
    • 为IP模块发送和 接收IP数据报。
    • 为ARP模块发送ARP请求和接收ARP应答。
    • 为RARP发送RARP请 求和接收RARP应答
  • ARP叫做地址解析协议,是用IP地址换MAC地址的一种协议,
  • RARP则叫做逆地址解析协议,在tcp/ip协议的后面章节会介绍它们(在局域网里面用ARP协议可以很容易的搞瘫痪网络哦)
  • 数据链路层的协议还是很多的,有我们最常用的以太网(就是平时我们用的网卡)协议,也有不太常见的令牌环,还有FDDI,当然,还有国内现在相当普及的PPP协议(就是adsl宽带),以及一个loopback协议。

2. 以太网协议

早期的时候,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电信号分组方式。逐渐地,一种叫做"以太网"(Ethernet)的协议,占据了主导地位。

以太网规定,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帧"(Frame)。每一帧分成两个部分:标头(Head)和数据(Data)。

 

"标头"包含数据包的一些说明项,比如发送者、接受者、数据类型等等;"数据"则是数据包的具体内容。

"标头"的长度,固定为18字节。"数据"的长度,最短为46字节,最长为1500字节。因此,整个"帧"最短为64字节,最长为1518字节。如果数据很长,就必须分割成多个帧进行发送。

3. MAC地址

  1. 概述
  • 上面提到,以太网数据包的"标头",包含了发送者和接受者的信息。那么,发送者和接受者是如何标识呢?

  • 以太网规定,连入网络的所有设备,都必须具有"网卡"接口。数据包必须是从一块网卡,传送到另一块网卡。网卡的地址,就是数据包的发送地址和接收地址,这叫做MAC地址。

  •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地址是在IEEE802标准中定义规范的,凡是符合IEEE802标准的网卡都必须拥有一个MAC地址。

  • 每块网卡出厂的时候,都有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MAC地址,长度是48个二进制位,通常用12个十六进制数表示。

  • 前6个十六进制数是厂商编号,后6个是该厂商的网卡流水号。有了MAC地址,就可以定位网卡和数据包的路径了。

  • 注意:不是任意一个网卡都拥有MAC地址。比如,SDH网络接口卡就没有MAC地址,当然他也不遵循IEEE802标准。

  • MAC地址我们称为物理地址或者硬件地址。在生产网卡时,我们就会在每个网卡的ROM(Read Only Memory)中烧录的BIA地址(Burned-In Address,固化地址)。

  • 这个烧录的BIA地址是不能被更改的,只能被读取出来。MAC地址工作在第二层数据链路层。长度是48比特(6字节),由16进制的数字组成,分为前24位和后24位:

  • 前24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即OUI),是由IEEE的注册管理机构给不同厂家分配的代码,区分了不同的厂家。

  • 后24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的,称为扩展标识符。同一个厂家生产的网卡中MAC地址后24位是不同的。

  1. MAC地址的类别
  • BIA只是MAC地址的一种,更准确说,MAC地址是一种单播MAC地址。MAC地址一共分三类:单播MAC地址、组播MAC地址、广播MAC地址。

    1. 单播MAC地址是指第一个字节的最低位是0的MAC地址。代表了一块特定的网卡。
    2. 组播MAC地址是指第一个字节的最低位是1的MAC地址。代表了一组网卡。
    3. 广播MAC地址是指每一个比特都是1的MAC地址。广播MAC地址是组播MAC地址的一个特例。代表了所有网卡。
    • 第一个字节的倒数第二位位是1的MAC地址,这一位表示MAC地址是全球唯一地址还是本地地址,0表示全球唯一地址,1表示本地唯一地址。这一位也叫G/L位。
    • 对于网络设备上固化的MAC地址,因为它唯一标识这个设备,所以只能是单播地址,也就是MAC帧里面的Source地址第48位只能0。 从图中可以发现,并非任何一个MAC地址前3个字节都是OUI,只有单播地址MAC地址前3字节才是OUI。需要说的是,OUI第一个字节最低一位一定是0。
  1. MAC的表达式 MAC地址是有48bit。为了方便,通常采用十六进制数的方式标识一个MAC地址。每两个十六进制数1组(即一个字节)。一共六组,中间使用“-”或者“:”来连接。也可以使用每四位十六进制一组。

写给前端的网络知识 - 上_第3张图片

 

  1. 广播
  • 定义地址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步骤:

  • 首先:一块网卡怎么会知道另一块网卡的MAC地址?

    回答是有一种ARP协议,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留到后面介绍,这里只需要知道,以太网数据包必须知道接收方的MAC地址,然后才能发送。

  • 其次:就算有了MAC地址,系统怎样才能把数据包准确送到接收方?

    回答是以太网采用了一种很"原始"的方式,它不是把数据包准确送到接收方,而是向本网络内所有计算机发送,让每台计算机自己判断,是否为接收方。

  • 上图中,1号计算机向2号计算机发送一个数据包,同一个子网络的3号、4号、5号计算机都会收到这个包。它们读取这个包的"标头",找到接收方的MAC地址,然后与自身的MAC地址相比较,如果两者相同,就接受这个包,做进一步处理,否则就丢弃这个包。这种发送方式就叫做"广播"(broadcasting)。

  • 有了数据包的定义、网卡的MAC地址、广播的发送方式,"链接层"就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了。

三、网络层

  1. 网络层的由来
  • 以太网协议,依靠MAC地址发送数据。理论上,单单依靠MAC地址,上海的网卡就可以找到洛杉矶的网卡了,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

  • 但是,这样做有一个重大的缺点。以太网采用广播方式发送数据包,所有成员人手一"包",不仅效率低,而且局限在发送者所在的子网络。也就是说,如果两台计算机不在同一个子网络,广播是传不过去的。这种设计是合理的,否则互联网上每一台计算机都会收到所有包,那会引起灾难。

  • 互联网是无数子网络共同组成的一个巨型网络,很像想象上海和洛杉矶的电脑会在同一个子网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 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区分哪些MAC地址属于同一个子网络,哪些不是。如果是同一个子网络,就采用广播方式发送,否则就采用"路由"方式发送。("路由"的意思,就是指如何向不同的子网络分发数据包,这是一个很大的主题,本文不涉及。)遗憾的是,MAC地址本身无法做到这一点。它只与厂商有关,与所处网络无关。

  • 这就导致了"网络层"的诞生。它的作用是引进一套新的地址,使得我们能够区分不同的计算机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络。这套地址就叫做"网络地址",简称"网址"。

  • 于是,"网络层"出现以后,每台计算机有了两种地址,一种是MAC地址,另一种是网络地址。两种地址之间没有任何联系,MAC地址是绑定在网卡上的,网络地址则是管理员分配的,它们只是随机组合在一起。

  • 网络地址帮助我们确定计算机所在的子网络,MAC地址则将数据包送到该子网络中的目标网卡。因此,从逻辑上可以推断,必定是先处理网络地址,然后再处理MAC地址。

  1. IP协议
  • 规定网络地址的协议,叫做IP协议。它所定义的地址,就被称为IP地址。目前,广泛采用的是IP协议第四版,简称IPv4。

IPv4这个版本规定,网络地址由32个二进制位组成: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一):快速理解网络通信协议(上篇)_8.jpg

习惯上,我们用分成四段的十进制数表示IP地址,从0.0.0.0一直到255.255.255.255。

互联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会分配到一个IP地址。这个地址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代表网络,后一部分代表主机。比如,IP地址172.16.254.1,这是一个32位的地址,假定它的网络部分是前24位(172.16.254),那么主机部分就是后8位(最后的那个1)。处于同一个子网络的电脑,它们IP地址的网络部分必定是相同的,也就是说172.16.254.2应该与172.16.254.1处在同一个子网络。

但是,问题在于单单从IP地址,我们无法判断网络部分。还是以172.16.254.1为例,它的网络部分,到底是前24位,还是前16位,甚至前28位,从IP地址上是看不出来的。

那么,怎样才能从IP地址,判断两台计算机是否属于同一个子网络呢?这就要用到另一个参数"子网掩码"(subnet mask)。

所谓"子网掩码",就是表示子网络特征的一个参数。它在形式上等同于IP地址,也是一个32位二进制数字,它的网络部分全部为1,主机部分全部为0。比如,IP地址172.16.254.1,如果已知网络部分是前24位,主机部分是后8位,那么子网络掩码就是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写成十进制就是255.255.255.0。

知道"子网掩码",我们就能判断,任意两个IP地址是否处在同一个子网络。方法是将两个IP地址与子网掩码分别进行AND运算(两个数位都为1,运算结果为1,否则为0),然后比较结果是否相同,如果是的话,就表明它们在同一个子网络中,否则就不是。

比如,已知IP地址172.16.254.1和172.16.254.233的子网掩码都是255.255.255.0,请问它们是否在同一个子网络?两者与子网掩码分别进行AND运算,结果都是172.16.254.0,因此它们在同一个子网络。

总结一下,IP协议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为每一台计算机分配IP地址,另一个是确定哪些地址在同一个子网络。

  1. IP数据包

根据IP协议发送的数据,就叫做IP数据包。不难想象,其中必定包括IP地址信息。但是前面说过,以太网数据包只包含MAC地址,并没有IP地址的栏位。那么是否需要修改数据定义,再添加一个栏位呢?

回答是不需要,我们可以把IP数据包直接放进以太网数据包的"数据"部分,因此完全不用修改以太网的规格。这就是互联网分层结构的好处:上层的变动完全不涉及下层的结构。

具体来说,IP数据包也分为"标头"和"数据"两个部分: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一):快速理解网络通信协议(上篇)_9.jpg

"标头"部分主要包括版本、长度、IP地址等信息,"数据"部分则是IP数据包的具体内容。它放进以太网数据包后,以太网数据包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一):快速理解网络通信协议(上篇)_10.jpg

IP数据包的"标头"部分的长度为20到60字节,整个数据包的总长度最大为65,535字节。因此,理论上,一个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最长为65,515字节。前面说过,以太网数据包的"数据"部分,最长只有1500字节。因此,如果IP数据包超过了1500字节,它就需要分割成几个以太网数据包,分开发送了。

  1. ARP协议

关于"网络层",还有最后一点需要说明。因为IP数据包是放在以太网数据包里发送的,所以我们必须同时知道两个地址,一个是对方的MAC地址,另一个是对方的IP地址。通常情况下,对方的IP地址是已知的(后文会解释),但是我们不知道它的MAC地址。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机制,能够从IP地址得到MAC地址。

这里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

1)第一种情况:如果两台主机不在同一个子网络,那么事实上没有办法得到对方的MAC地址,只能把数据包传送到两个子网络连接处的"网关"(gateway),让网关去处理; 2)第二种情况:如果两台主机在同一个子网络,那么我们可以用ARP协议,得到对方的MAC地址。ARP协议也是发出一个数据包(包含在以太网数据包中),其中包含它所要查询主机的IP地址,在对方的MAC地址这一栏,填的是FF : FF : FF : FF : FF : FF, 表示这是一个"广播"地址。它所在子网络的每一台主机,都会收到这个数据包,从中取出IP地址,与自身的IP地址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同,都做出回复,向对方报告自己的MAC地址,否则就丢弃这个包。

总之,有了ARP协议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同一个子网络内的主机MAC地址,可以把数据包发送到任意一台主机之上了。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地址解析协议,ARP是一种将IP地址转化成物理地址的协议。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射有两种方式:表格方式和非表格方式。ARP 具体说来就是将网络层(IP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三层)地址解析为数据连接层(MAC层,也就是相当于OSI的第二层)的MAC地址。ARP协议是通过IP地址来获得MAC地址的。

  • ARP原理:

要向主机B发送报文,会查询本地的ARP缓存表,找到B的IP地址对应的MAC地址后就会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未找到,则广播A一个 ARP请求报文(携带主机A的IP地址Ia——物理地址Pa),请求IP地址为Ib的主机B回答物理地址Pb。网上所有主机包括B都收到ARP请求,但只有主机B识别自己的IP地址,于是向A主机发回一个ARP响应报文。其中就包含有B的MAC地址,A接收到B的应答后,就会更新本地的ARP缓存。接着使用这个MAC地址发送数据(由网卡附加MAC地址)。

因此,本地高速缓存的这个ARP表是本地网络流通的基础,而且这个缓存是动态的。ARP表:为了回忆通信的速度,最近常用的MAC地址与IP的转换不用依靠交换机来进行,而是在本机上建立一个用来记录常用主机IP-MAC映射表,即ARP表。

四、传输层

  1. 传输层的由来

有了MAC地址和IP地址,我们已经可以在互联网上任意两台主机上建立通信。

接下来的问题是,同一台主机上有许多程序都需要用到网络,比如,你一边浏览网页,一边与朋友在线聊天。当一个数据包从互联网上发来的时候,你怎么知道,它是表示网页的内容,还是表示在线聊天的内容?

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一个参数,表示这个数据包到底供哪个程序(进程)使用。这个参数就叫做"端口"(port),它其实是每一个使用网卡的程序的编号。每个数据包都发到主机的特定端口,所以不同的程序就能取到自己所需要的数据。

"端口"是0到65535之间的一个整数,正好16个二进制位。0到1023的端口被系统占用,用户只能选用大于1023的端口。不管是浏览网页还是在线聊天,应用程序会随机选用一个端口,然后与服务器的相应端口联系。

"传输层"的功能,就是建立"端口到端口"的通信。相比之下,"网络层"的功能是建立"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只要确定主机和端口,我们就能实现程序之间的交流。因此,Unix系统就把主机+端口,叫做"套接字"(socket)。有了它,就可以进行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了。

  1. UDP协议

现在,我们必须在数据包中加入端口信息,这就需要新的协议。最简单的实现叫做UDP协议,它的格式几乎就是在数据前面,加上端口号。

UDP数据包,也是由"标头"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一):快速理解网络通信协议(上篇)_11.jpg

"标头"部分主要定义了发出端口和接收端口,"数据"部分就是具体的内容。然后,把整个UDP数据包放入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而前面说过,IP数据包又是放在以太网数据包之中的,所以整个以太网数据包现在变成了下面这样: 网络编程懒人入门(一):快速理解网络通信协议(上篇)_12.jpg

UDP数据包非常简单,"标头"部分一共只有8个字节,总长度不超过65,535字节,正好放进一个IP数据包。

  1. TCP协议

UDP协议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容易实现,但是缺点是可靠性较差,一旦数据包发出,无法知道对方是否收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网络可靠性,TCP协议就诞生了。这个协议非常复杂,但可以近似认为,它就是有确认机制的UDP协议,每发出一个数据包都要求确认。如果有一个数据包遗失,就收不到确认,发出方就知道有必要重发这个数据包了。

因此,TCP协议能够确保数据不会遗失。它的缺点是过程复杂、实现困难、消耗较多的资源。

TCP数据包和UDP数据包一样,都是内嵌在I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TCP数据包没有长度限制,理论上可以无限长,但是为了保证网络的效率,通常TCP数据包的长度不会超过IP数据包的长度,以确保单个TCP数据包不必再分割。

  1. TCP和UDP的差异
  1. 建立连接方式的差异
    • 说到 TCP 建立连接,相信大多数人脑海里肯定可以浮现出一个词,没错就是--“三次握手”。TCP 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再通过“四次挥手”断开一个连接。在每次挥手中 TCP 做了哪些操作呢?流程如下图所示(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 写给前端的网络知识 - 上_第4张图片

     

  • 上图就从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角度,清楚的展示了 TCP 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可以看到,当 TCP 试图建立连接时,三次握手指的是客户端主动触发了两次,服务端触发了一次。

我们可以先明确一下 TCP 建立连接并且初始化的目标是什么呢?

1)初始化资源; 2)告诉对方我的序列号。

所以三次握手的次序是这样子的:

1)client端首先发送一个SYN包告诉Server端我的初始序列号是X; 2)Server端收到SYN包后回复给client一个ACK确认包,告诉client说我收到了; 3)接着Server端也需要告诉client端自己的初始序列号,于是Server也发送一个SYN包告诉client我的初始序列号是Y; 4)Client收到后,回复Server一个ACK确认包说我知道了。

其中的 2 、3 步骤可以简化为一步,也就是说将 ACK 确认包和 SYN 序列化包一同发送给 Client 端。到此我们就比较简单的解释了 TCP 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

  • UDP

我们都知道 TCP 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有序的传输层协议,而 UDP 是面向数据报的、不可靠的、无序的传输协议,所以 UDP 压根不会建立什么连接。

就好比发短信一样,UDP 只需要知道对方的 ip 地址,将数据报一份一份的发送过去就可以了,其他的作为发送方,都不需要关心。

(关于TCP的3次握手和4次挥手文章,可详见《理论经典:TCP协议的3次握手与4次挥手过程详解》、《理论联系实际:Wireshark抓包分析TCP 3次握手、4次挥手过程》) 2) 数据发送方式的差异

关于 TCP、UDP 之间数据发送的差异,可以体现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

TCP: 由于 TCP 是建立在两端连接之上的协议,所以理论上发送的数据流不存在大小的限制。但是由于缓冲区有大小限制,所以你如果用 TCP 发送一段很大的数据,可能会截断成好几段,接收方依次的接收。 UDP: 由于 UDP 本身发送的就是一份一份的数据报,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有一个上限的大小。

那么每次 UDP 发送的数据报大小由哪些因素共同决定呢?

UDP协议本身,UDP协议中有16位的UDP报文长度,那么UDP报文长度不能超过2^16=65536; 以太网(Ethernet)数据帧的长度,数据链路层的MTU(最大传输单元); socket的UDP发送缓存区大小。

先来看第一个因素,UDP 本身协议的报文长度为 2^16 - 1,UDP 包头占 8 个字节,IP 协议本身封装后包头占 20 个字节,所以最终长度为: 2^16 - 1 - 20 - 8 = 65507 字节。

只看第一个因素有点理想化了,因为 UDP 属于不可靠协议,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在传输过程中,数据包被分割。所以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MTU -- 也就是最大传输单元。

在 Internet 下 MTU 的值为 576 字节,所以在 internet 下使用 UDP 协议,每个数据报最大的字节数为: 576 - 20 - 8 = 548

(有关UDP协议的最大包长限制,详见《UDP中一个包的大小最大能多大?》) 3) 数据有序性的差异

我们再来谈谈数据的有序性。

  • TCP

对于 TCP 来说,本身 TCP 有着超时重传、错误重传、还有等等一系列复杂的算法保证了 TCP 的数据是有序的,假设你发送了数据 1、2、3,则只要发送端和接收端保持连接时,接收端收到的数据始终都是 1、2、3。

  • UDP

而 UDP 协议则要奔放的多,无论 server 端无论缓冲池的大小有多大,接收 client 端发来的消息总是一个一个的接收。并且由于 UDP 本身的不可靠性以及无序性,如果 client 发送了 1、2、3 这三个数据报过来,server 端接收到的可能是任意顺序、任意个数三个数据报的排列组合。 4) 可靠性的差异

其实大家都知道 TCP 本身是可靠的协议,而 UDP 是不可靠的协议。

  • TCP

TCP 内部的很多算法机制让他保持连接的过程中是很可靠的。比如:TCP 的超时重传、错误重传、TCP 的流量控制、阻塞控制、慢热启动算法、拥塞避免算法、快速恢复算法 等等。所以 TCP 是一个内部原理复杂,但是使用起来比较简单的这么一个协议。

  • UDP

UDP 是一个面向非连接的协议,UDP 发送的每个数据报带有自己的 IP 地址和接收方的 IP 地址,它本身对这个数据报是否出错,是否到达不关心,只要发出去了就好了。

所以来研究下,什么情况会导致 UDP 丢包:

数据报分片重组丢失:在文章之前我们就说过,UDP 的每个数据报大小多少最合适,事实上 UDP 协议本身规定的大小是 64kb,但是在数据链路层有 MTU 的限制,大小大概在 5kb,所以当你发送一个很大的 UDP 包的时候,这个包会在 IP 层进行分片,然后重组。这个过程就有可能导致分片的包丢失。UDP 本身有 CRC 检测机制,会抛弃掉丢失的 UDP 包; UDP 缓冲区填满:当 UDP 的缓冲区已经被填满的时候,接收方还没有处理这部分的 UDP 数据报,这个时候再过来的数据报就没有地方可以存了,自然就都被丢弃了。

  1. 使用场景总结

在文章最后的一部分,聊聊 TCP、UDP 使用场景。

先来说 UDP 的吧,有很多人都会觉得 UDP 与 TCP 相比,在性能速度上是占优势的。因为 UDP 并不用保持一个持续的连接,也不需要对收发包进行确认。但事实上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 TCP 已经拥有足够多的算法和优化,在网络状态不错的情况下,TCP 的整体性能是优于 UDP 的。

那在什么时候我们非用 UDP 不可呢?

对实时性要求高:比如实时会议,实时视频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 TCP,当网络不好发生重传时,画面肯定会有延时,甚至越堆越多。如果使用 UDP 的话,即使偶尔丢了几个包,但是也不会影响什么,这种情况下使用 UDP 比较好; 多点通信:TCP 需要保持一个长连接,那么在涉及多点通讯的时候,肯定需要和多个通信节点建立其双向连接,然后有时在NAT环境下,两个通信节点建立其直接的 TCP 连接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而 UDP 可以无需保持连接,直接发就可以了,所以成本会很低,而且穿透性好。这种情况下使用 UDP 也是没错的。

以上我们说了 UDP 的使用场景,在此之外的其他情况,使用 TCP 准没错。

五、应用层

应用程序收到"传输层"的数据,接下来就要进行解读。由于互联网是开放架构,数据来源五花八门,必须事先规定好格式,否则根本无法解读。"应用层"的作用,就是规定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

举例来说,TCP协议可以为各种各样的程序传递数据,比如Email、WWW、FTP等等。那么,必须有不同协议规定电子邮件、网页、FTP数据的格式,这些应用程序协议就构成了"应用层"。这是最高的一层,直接面对用户。它的数据就放在TCP数据包的"数据"部分。

因此,现在的以太网的数据包就变成下面这样:

写给前端的网络知识 - 上_第5张图片

 

小结

发送这个包,需要知道两个地址:

  • 对方的MAC地址;
  • 对方的IP地址。

有了这两个地址,数据包才能准确送到接收者手中。但是,前面说过,MAC地址有局限性,如果两台电脑不在同一个子网络,就无法知道对方的MAC地址,必须通过网关(gateway)转发。

写给前端的网络知识 - 上_第6张图片

 

上图中,1号电脑要向4号电脑发送一个数据包。它先判断4号电脑是否在同一个子网络,结果发现不是(后文介绍判断方法),于是就把这个数据包发到网关A。网关A通过路由协议,发现4号电脑位于子网络B,又把数据包发给网关B,网关B再转发到4号电脑。

1号电脑把数据包发到网关A,必须知道网关A的MAC地址。所以,数据包的目标地址,实际上分成两种情况:

场景 数据包地址 同一个子网络 对方的MAC地址,对方的IP地址 非同一个子网络 网关的MAC地址,对方的IP地址

发送数据包之前,电脑必须判断对方是否在同一个子网络,然后选择相应的MAC地址

①3000多本Python电子书有
②Python开发环境安装教程有
③Python400集自学视频有
④软件开发常用词汇有
⑤Python学习路线图有
⑥项目源码案例分享有

如果你用得到的话可以直接拿走,在我的QQ技术交流群里(技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广告勿入)可以自助拿走,群号是895937462。

你可能感兴趣的:(程序人人生,网络,前端,网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