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书房对联墨迹咬文嚼字(上)

    近年上网浏览当代书法家书房联墨迹,时见其文辞似有可商榷之处。今选十余副乱弹于此,或有春秋责备贤者之意焉。

  (以下书法作品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第一类:文字或有笔误

    图一:

联语释文:

不拘乎山水之行,云阵皆山,月光皆水;

有得乎诗酒之意,花酣也酒,鸟笑也诗。

    上联“不拘乎山水之”,似应为“不拘乎山水之”。所谓“云阵皆山”、“月光皆水”,都是在说形态。可能是笔误吧。

    网上可找见赵之谦(1829-1884)先生所写的此联,贴来供大家参考:

    图二:

联语释文:

经纬文武,帝砺河山。

    下联“砺河山”,应为“砺河山”,也可能是笔误。

  “带砺河山”典出《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原文如下:

    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这几句是汉高祖给功臣们授予爵位、分封疆土时所立的誓言,大意是:即使黄河变得像衣带那样细,泰山变得像磨刀石那样小,分封给你们的疆土也不会改变,要子子孙孙一代代永传下去。

    后来就用“带砺河山”表示:不管海枯石烂、沧海桑田,许下的诺言,都不会改变。

    网上能搜到清代文人张廷济(1768-1848)书写的此联:

    上图中,“”的写法很像“”,估计作者将下联误以为“砺河山”了。

    图三:

联语释文:

九点好山楼上客,一溪秋水枕边声。

    上联“点好山”,似应为“点好山”。“九点”“好山”好像也能讲通,但读起来多少有点别扭。古诗中常见“几处早莺争暖树”、“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些句子中的“几处”、“几度”、“几枝”,都是指不确定的多数。而对具体的数量呢,则没有那么在乎。

    改成“几”后,大家读一读看

几点好山楼上客,一溪秋水枕边声。

    这一联写的是山居之美——

    白日里倚栏而望,几点青山,相对无言,恰似主客。让人不由得想起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者辛弃疾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到了夜里,往床上一躺,万籁俱寂,四周静悄悄的,只有那山间的一溪秋水呀,汩汩潺潺,伴我入眠。

    这十四个字,看似平平淡淡,但平中见奇,意境悠远……也堪称难得的佳构。

    如果觉得“枕边声”有点平淡的话,还可以继续改为:

几点好山楼上客,一溪秋水枕边歌。

图四:

联语释文:

春庭草色和烟暖,午夜书声待月寒。

    下联“午夜书声月寒”,似应为“午夜书声月寒”。

    “午夜书声月寒”好像有点讲不通——文人书生午夜读书,可能会因为陶醉于书中内容而不觉夜的寒冷,但要说专门在“等待”月夜的寒冷,那就不免矫情了。

    而“午夜书声月寒”呢,则表示——郎朗书声被冷冷月色所笼括,虽曰清苦,亦是人生一乐。常说的“寒窗苦读”,也就是这个意思。古诗中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凤吐流苏带晚霞”等等,其中的“带”,和这里的意思都差不多。

    改成“带”后,大家不妨读来比较一下:

春庭草色和烟暖,午夜书声带月寒。

    图五:

联语释文:

花木清香庭院翠,琴书雅趣画堂山。

    下联“琴书雅趣画堂”,以“山”对“翠”,词性不对,意思也讲不通,应为“琴书雅趣画堂”,也可能是笔误吧。

    图六:

联语释文:

清潭三尺竹如意,宴作一支松养和。

    上联中的“”、“”,好像都是笔误。大家看看下面这首诗:

拂衣归憩旧烟萝,钟鼎山林竟孰多。

眼看空花皆是幻,心同古井肯重波。

清谈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和。

我亦行抛簪笏去,从君春日晒渔蓑。

    这是宋代文学家汪藻(1079-1154)的一首七律。

  据传清代书法家梁同书(1723-1815)曾摘其中“清谈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和”两句,写为一联(网上未搜见墨迹)。其意思大致是:

    我的日子过得恬淡平静——有时候与朋友清谈玄理,手中拿着三尺长的竹如意;有时候独自一人静坐无言,与苍松虬枝相伴,安养天地太和。

    这里的“竹如意”,是魏晋士人清谈时常用的道具。最初是用来挠痒痒的,也就是现在的“痒痒挠”——你想呀,人要身上痒的时候,有人或有个物件给你挠一下,那甭提有多舒服了。“如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后来这个“如意”越做越精巧,材质也非金即玉,据说清代皇帝选皇后时,对于如意的秀女,也是赐予“如意”、表示选中。

    魏晋士人清谈时,常用的道具还有麈zhǔ尾。麈zhǔ尾也就是拂尘,可以掸尘土,也可以驱蚊蝇。

    到了后来,这两种道具逐渐被折扇取代了。折扇在明代以后广泛流行,它不仅可以清风送爽,还可以作画题诗,又轻巧便于携带,所以就成了文人的标配。常言道:武士一把剑、文人一把扇,就是这个意思。

    这里的“宴坐”,可不是“在宴席上坐”,而是指独自闲坐、静坐。据南怀瑾先生讲:静坐修禅本应称为“宴坐”,“打坐”只是通俗的说法。这两句诗的作者汪藻是宋代文人,据记载静坐修禅在宋代文人中非常流行,苏东坡的诗文中就多次提及。

    这一联曾以讹传讹,出现过多种版本(如下两图):

(释文:清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和)

(释文:清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

    那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将“清”误以为“清”了呢?我估计有两点原因:

    一是因为梁同书先生的墨迹可能写的是“清”,大家把这个“言字旁”的“”、误以为“三点水”的“”了,给搞混了。这个“言字旁”的“”,本义是“深入交谈”(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菜根谭》、《天方夜谭》)。魏晋士人清谈时,最讲究玄妙高远,当然需要“深入交谈”了。因此,梁同书先生的墨迹若写为“清”,应该更恰当。

    二是“清三尺竹如意”好像也能讲通——三尺深的清潭之中,竹子郁郁葱葱,长得很快活、很如意。当然,要这样理解的话,不仅和下联对不上,而且和本义也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第二类:语义似乎不通

    图七:

联语释文:

一曲玉箫明月夜,半帘梅影好风移。

    下联讲“好风”将“梅影”“移”来,好像讲不通。要说“风”呀,写成“半帘梅影好风摇”才更恰当。不过,这样一“摇”,大煞风景,一点诗意也没有了。

    元好问先生有句云“一帘花影月移来”。此联这样改一下或许更好:

一曲玉箫风和远,半帘梅影月移来。

    翻译成现代文,大致是这样的:

    宁静的夜晚,玉箫吹奏的名曲、由清风应和着越飘越远、弥漫天际。当我正听得入神之时,偶尔低头,又见竹帘上映衬出疏淡的梅花,原来今夜的月色,也是这么的美呀。

    上联讲声,下联讲色,上联有大境界,下联见小清新。

    图八:

联语释文:

山为吾友并肩立,水作琴心携手行。

    大家看这一联,上联中,“山”作为“吾友”可以和我“并肩立”,这个很形象。下联中,将叮咚的溪流比作琴声,而且拟人为“琴心”,这个也很好。但是,“携手”就有点不搭调了,不管是“水”,还是“琴心”,都没法和人“携手”的。

    此联这样改一下或许更好:

山为吾友并肩立,水似琴心一路同。

    唐人李华(715-766)有一首七绝《春行即兴》,与这里的下联隐隐然有相通之处: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未完待续)

    下一篇:今人书房联墨迹咬文嚼字(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人书房对联墨迹咬文嚼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