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毒”:贪、嗔、痴、慢、疑

对于出芸芸众生,佛教提出了不少总结人性的“概论”,如“四大皆空”“五毒”“六欲”“七情”“八苦”,将人性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等方方面面总结得滴水不漏,不愧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教会。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五毒”,即贪、嗔、痴、慢、疑问。

1. 贪

贪,即欲望。是所有生物与之俱来的本能和天性,是无可厚非的,一个没有欲望的人,几乎是无法存活的,正因为有了欲望,人类才能不断地向前推动社会快速发展,不过掌握适度的分寸,尤为重要,因为过了头,就变成了“贪”。贪欲,包含了对生理和物质上的满足。一个人的毁灭,就是从他思想观念转变开始的,可一念成佛,也能一念成魔。有一段名言:思想变则态度变,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结果变,结果变则人生变。归而言之,思想改变结果,意识决定人生。控制好自己的欲望,不要一步步走向贪念欲望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2. 嗔

嗔,是嗔恨。就是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挫折、冤枉和苦痛的时候,只知道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甚至大发雷霆,怒火攻心,不能忍耐,没有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这种人,当困境来临的时候,想到的不是怎主动去奋发图强,攻克问题,化险为夷,而是消极应对,甚至有些人向相反的方向处理,把事情变得更糟糕,在正确化解矛盾的路上南辕北辙。

3. 痴

痴,是愚痴。是指智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智商上的差异不是很大,除非有些先天性的智商问题之外。我觉得这个“痴”,也可以引申为佛家时常说的有没有“慧根”,有些人智商和情商都高,啥都可以心领神会,是有“慧根”,这种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还有一些人,不管别人怎么劝说怎么讲解,始终只坚持他觉得是对的观念或行业,从而产生不好的结果,这些人是有“钝根”,只能靠天碰运气;还有一部分是介于两者之间,叫“凡根”,他既不狂妄自大,也不自告奋勇,用自己的方式去化解每一场意外。

4. 慢

慢,是傲慢。傲慢与偏见是人之常有的两种想法或看法,傲气也是人固有的特性,但当遇到一件事一个人的时候,怎么面对,就显得极其关键。

5. 疑

疑,是疑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说的也是一种怀疑,怀疑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尤其是在当今世界上,科技发达,讯息泛滥,很多时候,怀疑就变成了一种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但不能一直只停留在“怀疑”层面,而是要去“求证、求真”,找到最终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

我就是一个身中“五毒”的人,在修行修心的道路上,还得继续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教“五毒”:贪、嗔、痴、慢、疑)